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目前现场施工中抢工期不按规范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以郑州大学科研中心为依托工程,通过对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原位试验,实现了对预应力施加前后构件内力与基坑位移的实时监测,研究了预应力施加时段对周边土钉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锚杆张拉之后再开挖下层土体,紧临锚杆的上排土钉应力变化较大;(2)开挖下层土体之后再张拉锚杆,紧临锚杆的下排土钉应力变化较大;(3)预应力施加对周边土钉应力的影响有着较强的"工序效应"和"开挖效应";(4)预应力施加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分担或改变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而在于提高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减小土体位移。研究结论可为现场不规范施工的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厦门至昆明国家重点公路干线预应力锚索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设计与施工,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该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及试验张拉工艺,通过锚杆基本试验,得出了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锚杆的荷载一位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锚杆孔粘结强度与安全系数均满足设计要求,锚杆施工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金继伟 《河南科学》2012,30(7):938-941
预应力对拉锚杆技术在桥台加固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张家庄公公分离式立交桥工程,从预应力对拉锚杆在桥台加固中的优点、锚杆的设计、钢筋混凝土网格梁的设计及施工要点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地论述,系统地探讨在桥台加固中预应力对拉锚杆的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桥梁建设是民生工程,关系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在建造的过程中,严格把控桥梁建设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混凝土桥梁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是非常复杂的,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为混凝土桥梁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混凝土桥梁的质量。该文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混凝土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混凝土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京长江三桥接线工程为工程背景,对预应力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介绍.文中论述了主线桥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预应力张拉质量,介绍了预应力施工各工艺流程,如何对管道、预应力筋和锚具安装过程中进行详细检查,怎样合理安排预应力张拉顺序和程序,提出对张拉伸长值进行计算复核,同时对比实际发生的张担伸长值,最后做差值判定.该文为其它类似桥采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实践,介绍预应力锚杆挖孔桩在邻近有多层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郭伟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17-17,19
本文针对工程实例,主要介绍基坑支护结构中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掌握预应力锚索钻孔、制锚.注浆、张拉锁定等施工方法及质量关键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路桥工程中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分析了预应力在路桥工程中实际施工中存在诸多通病及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复杂性和专业性。并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相关预应力施工技术,希望在工程施工中起到避免问题的作用和给予相关专业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9.
边宁 《科技信息》2007,(12):227
预应力筋的张拉在预应力桥梁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本文结合施工实际,对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常见弊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或补救措施,为今后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当前大跨度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求、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孔道灌浆、裂缝控制,探讨了施工阶段的工程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硬岩地层超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随基坑开挖的受力与变形演化规律,依托于崂山区某基坑支护工程,对南侧支护完成区域基坑的预应力锚索轴力、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桩锚支护体系在该地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探讨锚索轴力急速下降与基坑水平位移增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预应力锚索轴力持续、急速的下降与基坑紧邻原状山体的土压力和北侧后挖区域的持续施工有关,工程中采取预应力锚索2次补偿张拉适用效果良好;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为19.98 mm,最大竖向位移为12.11 mm,南侧支护完成区域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受后续施工区域的影响明显;桩锚支护体系在硬岩及土岩二元地层超深基坑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类似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应重视周边地质环境、邻近区域持续施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杆支护方法近几年在我国深基坑支护及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际工程施工并进行现场位移监测比较,都证明了预应力锚杆设计理念上的正确性和施工工艺上的日趋成熟.通过数据分析,体现了预应力锚杆支护及加固相对控制基坑变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按照实际施工工序模拟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得到了桩锚支护结构以及基坑外土体沉降和基坑侧壁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的变形规律: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外土体沉降逐渐增大,变化曲线呈"勺状"分布;基坑顶和基坑侧壁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增加均逐渐增大且都在开挖至基坑底时位移最大;桩身弯矩最大值处基本出现在基坑开挖深度1.5 m以上的位置,最大负弯矩值为76.7;锚索轴力最大位置出现在锚索的端头处,且从端头位置向端尾位置逐渐减小,而第1排至第3排锚索最大值逐渐增大,说明支护结构中第2、3排锚索起主要作用,验证了深基坑桩锚支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土岩组合二元地层超基坑受力、变形和邻近建筑沉降随基坑开挖的演化规律,依托于青岛海天中心城市综合体桩锚支护结构体系超深基坑工程,对预应力锚索轴力、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以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期间内,预应力锚索轴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分快速下降、稳定变化和基本稳定3个阶段,锚索轴力平均损失率约为15.08%;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为12.30 mm,最大竖向位移为11.01 mm,基坑临近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1.2 mm,远小于设计和现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的容许变形值,说明桩锚支护结构体系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毗邻建筑物安全;同时表明该基坑的支护设计方案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从而节约工程成本。研究成果对相似地质条件的超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根加配横向预应力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对比试验,初步考察了横向预应力筋对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良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加配横向预应力筋并施加适当预应力之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提高70%以上,即使在不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下,梁的抗剪承载力也约有40%的增长;(2)在横向预应力筋的总截面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横向预应力筋和较小的间距,更有助于改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海南某工程地下洞室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施工情况;对锚索的有关设计验算、制作安装以及注浆和预应力张拉均作了详细说明。观测表明,地下洞室锚索的施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锦屏一级电站大奔流沟料场高陡顺层边坡岩体变形情况,确保开挖支护的工程安全性,特对其锚索、锚杆锚固状态进行了典型断面上的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和多点位移计安全监测分析.分析认为,料场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到降雨、开挖爆破、锚索张拉施工、岩石体蠕动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成果能够明确地反映预应力锚索的张拉情况和预应力发展变化情况,是反映锚固效果和锚索工作性况的最直接的参考资料;锚索、锚杆在加固边坡稳定方面作用显著,料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该文结合245省道的先张法预应力板梁施工实践,介绍先张法预应力板梁台座准备、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在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工程中,由于锚杆、预应力及堆载的存在,使得边坡应力状态复杂.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黄土地区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的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锚杆预应力的大小、位置及其施加次序是影响边坡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