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字经济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强数字经济产业的相关研究是理论发展和实践的需要.文章本着厘清数字经济产业核心内涵的目的,基于数字经济产业的演化历程分析其范畴并解析其含义,经由数字经济产业、数字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相关概念的辨析来明确数字经济产业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版权保护机制不成熟、技术标准不统一、内容资源匮乏以及数字出版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多角度地分析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符合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策略,旨为研究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两岸以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出版、数字学习、移动内容、数字视听及网络内容服务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学习产业作为台当局进入21世纪以来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在岛内表现亮眼,业已成为台商扩展大陆市场的重要领域。本文将就台湾数字学习产业的  相似文献   

4.
刘智 《科技信息》2010,(28):251-251
本文简要介绍了媒体、数字媒体和数字媒体技术三者的概念、特性以及分类,进一步介绍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方向,最后对我国的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仅仅一首《老鼠爱大米》的彩铃,最多一个月竟然有600多万元进帐.可见数字内容产业的高附加值。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促使全国各地对这个产业趋之若鹜。但目前为止,这一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还没有哪个地区形成真正的数字内容产业链。而对上海来说.正借助现有政策、环境及产业优势,图谋成为国内数字内容产业的龙头老大。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的领导、高管,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数字艺术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目前拥有7800万网民,2.1亿手机用户,4000万网络游戏用户,9000万有线电视用户。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已经越来越依赖数字终端和丰富的数字内容。而将IT技术运用于数字艺术加工中,可以使艺术产品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增加了人们对数字内容的渴望,这种渴望同时又促进了IT产业的发展。数字娱乐产业链包括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配套教育培训及其他周边衍生产业,即将来临的3G也必将给数码娱乐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7.
魏海  郑丹  邱珊珊 《华东科技》2022,(11):103-105
在社会全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为有效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的稳步升级,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增强数字化经济产业深化发展、横向发展的决心。基于此,本文通过重点研究新时期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特征、限制条件等内容,分析并提炼了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平衡各区域的经济实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内容产业的新兴性、高成长性、融合性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开设数字内容加工类专业需要探索创新机制。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表明,应瞄准数字加工环节设置专业,以此加强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9.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可以确保数字内容的合法、合理授权使用,是关系整个数字内容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数字版权保护的多媒体内容安全使用控制问题成为数字家庭网络应用场景下的瓶颈.基于对典型的使用控制模型、数字家庭网络架构及其DRM机制的分析,着重讨论了基于角色、基于安全域和基于证书链的三种典型多媒体使用控制方法.最后指出了数字家庭网络及其数字版权管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是以数字形式展示传统出版内容的新兴出版产业,依托互联网、流媒体等高新技术,给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介绍了数字出版在内容、媒介、成本和利润方面的优势,指出图书馆应当借鉴数字出版的这些优势,在资源建设、服务模式、网站架构和管理模式上进行提升与完善,为图书馆的发展寻找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以对数字娱乐产业的思考为重心,展开对文化产业本质和特征的考察,从市场需求、政府行为模式、民族品牌与城市形象互动等方面建立数字娱乐产业操作性的基础理论。根据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应严格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尊重文化产业客观规律,优先发展现代形态的文化产业,避免不分主次全面开花。针对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在操作层面应注重营销、强化传播。鉴于文化产业既是一种产业形态又是一种意识形态,以及中国文化产业面临外强竞争的局势,必须重视建立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和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为。政府应增加“弱控制”,减少强控制,从而达到提高国家软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时代内容产业飞速发展,但在精英化专业内容生产资源后继乏力下,BOP内容生产者成为竞争的关键资源.首先基于包容性创新和价值共创视角,结合业界实践观察,探讨了"BOP内容生产"概念及其与UGC/PGC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平台价值体系、BOP内容生产的动机因素,以及由数字技术赋能和权益计划激励构成的关键调节量"平台支持";最后构建了"平台支持"调节下的"BOP内容生产的动机因素-平台共创价值"概念模型,初步探讨了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和权益计划激励推动BOP人群参与平台价值共创的机制问题,对平台能力塑造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模型是三维数字盆地建设的基础。分析三维数字盆地建设中涉及的地质模型及其适用的模型类型。讨论三维数字盆地中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策略和方法,提出采用分级模型的方式建立不同层次和表达内容的三维地质模型。参考行业标准SY/T 5978—94中的构造单元划分,提出数字盆地中构造单元的归类方法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的划分。针对数字盆地建设,细化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的流程,重点讨论了构造建模的过程。以某盆地为例,按照盆地、凹陷、储层三级划分体系建立构造模型。针对储层模型又细分为多级模型。详细描述了数字盆地三维构造模型的建模过程,建立了多层级三维构造模型,界定每级模型的信息集成范围;讨论建模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该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区域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2)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和劳动配置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3)经济发展水平负向调节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字娱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因此在把握数字娱乐产业的一般产业规律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数字娱乐产业的审美经济属性,这是解决我国数字娱乐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现辨析审美经济与经济审美化之间的区别,进而探讨数字娱乐产业的审美经济特征,在其娱乐消费行为中存在的独特而丰富的感知意义,以及娱乐体验中的程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编辑出版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与出版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三种不适应:仍以纸质书刊出版为直接目标的培养宗旨与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不适应;仍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与数字出版产业对出版实践技能需求的不适应;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授课方式的教学方法与数字出版课程群的教学需要的不适应。为此,基于出版流程训练的数字出版类课程合作性教学模式将是实现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逐步转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数字出版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那么,高校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最好的办法是和业界紧密联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实践+竞赛”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培养出数字出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为了培养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型人才,提出了数字化钣金制造综合创新实验。以拉弯成形为代表,介绍了其实验内容和所用的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实验组织方式及创新实验的方法。以离散模拉弯成形实验研究的教学为例,讨论了创新研究实验教学过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数字化钣金制造过程中数字量传递的过程,提高了创新研究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相关数字经济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理论性、经验性、范例式,较少涉及数字经济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本研究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中关于数字经济部门类别的界定,提出数字经济的定义,分析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与驱动机制,提炼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从OECD、世界银行、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数据库中筛选出96条数据,对比前进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的回归结果得到基础模型,最终得到的回归方程包含7个均具有显著作用的变量,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各地选择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服装物流目前存在的瓶颈,作者将对数字化管理的研究应用到服装物流过程中.提出了针对服装物流管理的技术方案及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基于近年来服装市场及服装物流的发展趋势,对数字化管理在服装物流中的应用进行技术研究,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服装行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有利于服装行业和服装物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