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红卫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23-25,44
王邦直因清正为官留名青史,更因其罢官后潜心撰成的六十卷《律吕正声》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理论史上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律吕正声》是王邦直罢官后笃志研思之作,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闭户二十年,完成《律吕正声》的创作?《律吕正声》与其政治理想有无关联?《律吕正声》的创作目的是什么,又是怎样体现在这部音乐理论巨著之中的?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无不与王邦直的儒家情怀密切相关:一、《律吕正声》体现着王邦直律以辅政的创作精神与创作目的。二、《律吕正声》重视乐教,始终贯穿着音乐与政治教化密切相关的思想。三、在王邦直所理解的律政关系中,以民为本始终是其政治理想的核心,充满着深重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儒家乐理极力追求的一种哲学境界,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在对律学的研究中,承继中国传统文化,把对律学的研究与崇尚"自然之理"联系起来,这也是王邦直《律吕正声》重要的指导思想。王邦直《律吕正声》对"自然之理"的崇尚,主要表现在黄钟尺寸的来源,黄钟尺寸的还原,律吕尺寸的载体,律吕之数的计量,律吕侯气的方法,律吕之数的运用,以及制作八音的材料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4,(1):28-30
王邦直饱读史书,潜心钻研,立志恢复中国古律制之本源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律吕正声》在律学理论上主要有二:其一,黄钟律管尺度三寸九分说;其二,三分自三分隔八自隔八学说。其中,黄钟三寸九分说是着重探讨并贯穿《律吕正声》总六十卷的重要律学理论,三分自三分隔八自隔八则是用黄钟三寸九分学说解决旋宫问题时派生出的乐律观点。因此梳理黄钟三寸九分说的来龙去脉是解读王邦直律学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王邦直《律吕正声》的台湾存本与林增志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邦直所著《律吕正声》在台湾存有两本,一本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一本藏于傅斯年图书馆。其中傅斯年图书馆本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影印的北大本完全相同,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本虽然正文与北大本相同,但李维桢的序有个别文字改动,且多出了林增志的序。林序的存在,证明《律吕正声》虽然没有一个新的刻本,但可能是黄宗昌的一个重印本。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4,(3):62-64
王邦直的《律吕正声》问世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郭子章的三篇《律吕论》最为重要。郭氏的这三篇《律吕论》不仅对他研读律吕的心得做了具体论述,而且从不同的侧面对《律吕正声》进行了褒扬。  相似文献   

6.
王邦直是明代一位在乐律方面颇有研究的音乐家。但由于政治上不得势,因此在音乐方面的研究也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耗费二十多年心血所撰写的《律吕正声》六十卷被当权者束之高阁。《律吕正声》虽然是乐律学著作,但其学术思想却涉及政治、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王邦直的乐律思想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实用性,如极其重视音乐的社会教化作用,重视音乐中"和"的内涵,提倡"律历合一"以求天地人和等等思想,是对明代以前中国传统乐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律吕正声.总序》为切入点,窥探王邦直乐律研究的指导思想,以期为王邦直总体研究工作做基础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四百多年前出版的《律吕正声》,现有存世善本18部,分散在大陆和台湾的13个图书馆中。通过对这13个图书馆的调查,可以得知《律吕正声》现存的版本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有黄嘉善的初印本和黄宗昌的重印本之别;其中只有李序的是初印本,既有李序又有林序的是重印本。《律吕正声》60卷,其初印本和重印本都是12册,这12册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后来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有些存本经过了后人的修缮,甚至经过了重新装订,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两部16卷本和两部20卷本。  相似文献   

8.
《律吕正声》的成书时间及版本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邦直《律吕正声》的成书时间及版本情况众说纷纭。本文依据《明实录》、《律吕正声》李维桢序、《即墨黄氏族谱》等相关资料,确认《律吕正声》的具体写作时间应始于1568年、成于1586年。而这部律学著作应是由黄作孚校、李维桢审校定稿并作序、黄嘉善刻板印制的,具体刻板时间应不早于1608年。  相似文献   

9.
王邦直和他的《律吕正声》跟即墨周、黄、蓝、杨、郭五大家族都有密切关系。周氏家族中的周如砥曾把《律吕正声》上于国史馆,今天周如砥文集中尚存他写给王邦直的一封信和一首长诗;黄氏家族中的黄作孚不仅跟王邦直是儿女亲家,而且他还是《律吕正声》的校对者,他的侄子黄嘉善是《律吕正声》的刻版者,他的孙子黄宗昌又重印了《律吕正声》;蓝氏家族中的蓝田应王邦直的邀请,给王邦直的父亲王镐撰写了墓志铭,这篇墓志铭中也保留了很多王邦直的生平资料;杨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杨还吉撰写了《东溟先生传》,这是现存篇幅最长的王邦直传记;郭氏家族也曾经收藏了《律吕正声》的刻版。  相似文献   

10.
王邦直是明代在舞蹈理论研究领域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他的著述《律吕正声》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四大量引用了《尚书》、《礼记》、《乐记》、《毛诗》等儒家经典以及韩邦奇的乐舞思想,较为系统的记述了古代乐舞的概貌,为后世学者的舞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作用。本文着重从乐舞的形式与作用、乐舞构图、乐舞的伴奏乐器、乐与舞的配合、乐舞的本质五个方面入手,对王邦直的乐舞思想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明代王邦直所著的《律吕正声》六十卷中,有14卷是专门讨论乐器的,而有关古琴的文字即占据了乐器篇幅总量的近一半,足见王邦直对古琴艺术的偏爱。王邦直主要从十个方面对古琴进行了阐述,即《琴说》十篇,从古琴的历史沿革、制作、形制、演奏、审美等多层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其间透露了王邦直对古琴文化内涵的深刻研究。王邦直所重视的古琴文化内涵着重有二:其一,古琴的自然本性;其二,古琴的道德内涵。王邦直在他的古琴艺术研究中融入了明显的政治思想,他对古琴艺术内涵的研究也折射出了他的政治理念,所谓乐与政通。  相似文献   

12.
《律吕正声》梳理了《尚书》《礼记》《乐记》《毛诗》等儒家经典关于乐舞的记载,采纳了韩邦奇的乐舞思想,系统地记述了先秦至明代的乐舞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律吕正声》中乐舞的剖析,进一步阐释我国古代雅乐舞中蕴含的人道、政道和阴阳变易之道。  相似文献   

13.
王邦直《律吕正声》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八,从古代八音分类法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每类乐器的制度、尺寸、用途等信息,反映出王邦直对"八音"内涵的梳理与理解。本文从两个方面来阐释王邦直《律吕正声》中八音的意涵,以对王邦直所阐述的"八音"作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八从古代八音分类法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每类乐器的制度、尺寸、用途等信息,体现了儒家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论证王邦直《律吕正声》中的美学思想,使我们对《律吕正声》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4,(1):23-25
<正>我们关于王邦直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2000年我与刘新海先生在一次长谈中论及王邦直和《律吕正声》,从此便开始了此项研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至2005年前后一些研究成果逐渐见诸公开报端,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09cwyz08),2010年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BD036)。  相似文献   

16.
明代著名律学家王邦直的专著《律吕正声》,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乐理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律学观中的乐道、天道与人道;二是"律历同道"观及其对自然之"天"的重视;三是乐律之度量规制与"天人合一"的律学观;四是"天人合一"律学观中的律以辅政思想。"天人合一"包含了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它渗透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许多思想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态建设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易》通过打通天道与人道,为人道之“德”找到了形上学根基,并通过九卦的三陈建立了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天下的完整的“德”论体系。“德”不仅是沟通天人的桥梁,而且是谛造君子和天下得平的途径。透过《周易》的占筮形式和思辨语言,可以发现其核心是在表“德”。  相似文献   

18.
《律吕正声》分别从瑟制、瑟论、瑟之歌调等方面对乐器——瑟进行了大量的记载和梳理,这对于我们了解这一古老的弦乐器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对其中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管理与人格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当代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格困惑,这种人格困惑客观上影响着当代管理的效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周易》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人格义理,它对当代我们进行的宏伟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易》中的“诚信”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道之源 ,对为什么要讲诚信以及如何践履诚信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闪光思想。然而 ,《周易》中的“诚信”思想却又呈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