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交织双轴向纬编针织结构.以高强涤纶作针织纱.玻璃纤维为衬经和村纬纱线编织出织物样品,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加工成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拉伸方向、不同铺层的拉伸试验进行比较.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单层铺层复合材料经纬向的拉伸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拉伸曲线存在拐点,采用双层90.镝层可减少复合材料经纬向拉伸性能的差异,并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经纬纱和针织纱分别使用玻璃纤维和高强涤纶编织新型机织针织复合织物作为增强体,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制作聚乙烯树脂复合材料.对该新型复合材料的横向、纵向和斜向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拉伸应力-应变特征曲线及其拉伸断裂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类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横向和纵向的拉伸性能均优于斜向,...  相似文献   

3.
双轴向经编结构拉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机织平纹及双轴向经编织物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与比较,对双轴向经编织物的拉伸强力与受力方向上的衬经(或衬纬)纱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探讨了双轴向经编织的拉伸特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4.
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TB)装置测试机织针织混编(CWK)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应力-时间曲线及破坏形态;根据材料结构建立简化模型,即将针织纱力学性能强化到树脂中,形成等效树脂,并计算等效树脂的刚度矩阵;结合等效树脂和机织纱性能,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材料冲击拉伸过程,并比较试验与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时间曲线以及破坏形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简化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混编复合材料的冲击拉伸性能,对设计其他混编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玻璃纤维编织一种新型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织物,采用轻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LRTM)制作了该新型结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在经纬向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制作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针织复合材料的关键是织物在厚度方向上不被压扁;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面层衬经衬纬纱的拉、弯性能.压缩性能不仅与纤维束的压剪组合破坏有关,还与纤维束与基体的界面黏结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试织了4种结构的三维机织物,并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制成三维机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板材,测试并分析了4种复合材料板材的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研究表明:织物的结构对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织物内部纱线的屈曲程度和垂纱的贡献,对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垂纱参与层间连接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选用玻璃纤维作为经纬纱,高强涤纶作为针织纱,编织机织针织复合(CWK)织物,并以其为增强体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作增强复合材料.对该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纵向和斜向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各个方向的弯曲载荷-挠度特征曲线及其弯曲断裂形态.研究结果显示:该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轴向弯曲性能,其横向和纵向弯曲性能均优于斜向,且弯曲断裂都表现出一定的塑性,横向的弯曲能量低于其他方向.  相似文献   

8.
用苎麻和玻璃纤维设计、织造了米拉诺罗纹加衬纬和变化畦编加衬纬三维结构纬编针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并测试和分析了预制件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米拉诺罗纹组织的织物强度和衬纬强度都比变化畦编组织高;苎麻纱线性能的一致性差,易发生非均匀断裂,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三维整体夹芯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和破坏机理,本文对14组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抗落锤冲击测试,得到试样的中值破坏能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三维整体夹芯机织复合材料抗落锤冲击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结构中各部分的纬纱密度,接结纱的接结方式以及增强纤维的性能;另外,预制件的经纬纱织造密度亦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存在强度低、抗压性差的问题,选用经编间隔织物和玻璃纤维机织物作为增强体,聚氨酯泡沫作为基体,制备系列三维针织/机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并测试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将经编间隔织物/玻璃纤维机织物以三维夹芯结构形式嵌入复合材料中,能够提高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压缩性能;在表面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下,经编间隔织物厚度大的三维针织/机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在织物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填充大六角形网孔的间隔织物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增强结构有关.探讨了正交结构的机织三维整体织物的设计和成型工艺.对两种正交组织的机织多层整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含量高,纱线屈曲程度小,材料对疲劳载荷越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玻璃纤维和丙纶的共混纱来加工双轴向纬编针织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内容包括双轴向纬编针织预制件的编织,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加工以及试样的拉伸试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玻璃纤维和丙纶(GF/PP)的共混纱作衬经和衬纬纱,有利于基体树脂丙纶的浸渍和分布以及基体树脂丙纶的界面结合,不仅大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质量,而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根据织造前纱线的拉伸性能和织造、后整理工艺预测织物的拉伸性能,研究了织造和染整加工前后精梳毛纱拉伸性能的关系,获得了三方面的结论:(1)经常规后整理加工的各种精梳毛织物中经纱的伸长变形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其纬纱的伸长变形能力与织造和染整工艺有关。(2)坯布染色情况下织造前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在伸长率方向扩大一定倍数以后与织物中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相当。纱线染色情况下织造前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的某一部分与织物中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相当。(3)后整理加工中的经向张力和拉幅张力对精梳毛织物中纱线的伸长变形能力的影响特别大。树脂整理有降低织物变形特别是变形回复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纬纱线在织物内不同屈曲程度的配合,将使织物呈现不同的几何结构相和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能;而织物经、纬纱线的屈曲波高及经、纬密度的合理配合,是由经、纬纱线的直径决定的。在当前纤维品种和纱线结构日益丰富的时代,研究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1. 纱线的自由态直径系数和织物内纱线直径系数宜给以区别的观点;2. 织物内纱线直径系数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织编物是把机织与针织的原理相结合所生产出的一种带条纹的织物。为了深入研究织编物的特性、用以指导在设计这一类织编物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织编物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本文就织编物的厚度与经纬纱的细度,经纬纱的密度与用纱量之间的关系,织编物的几种基本组织结构及其经纬密度的配置,以及经纬向的强力与伸长,纱线复盖度与透光及透气性的问题一一作了研究,虽然这一工作仅仅是开始,但它有助于对这类新型织物的生产研究工作,以供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与研究织物拉伸破坏模式的时频特征,通过改变织物组织结构和纬纱密度织造4种不同织物,在常规织物强力仪上利用自主搭建的声发射检测系统,分别采集对应织物拉伸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动态声频信息,利用Matlab软件运行基于HHT方法编译的程序对所采集信息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织物拉伸过程的AE信号曲线与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完全对应,所表征的结构相变化、纱线形变以及纱线断裂3个破坏模式可明显区分;4种织物结构相变化阶段特征频率相同,均为100Hz,且来自同一来源——经纬纱间正交摩擦,与织物组织、密度无关,表现在持续时间、幅值、能量等声发射信号参量上,结构相变化阶段与纱线强力利用系数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三维双轴向间隔纬编织物的力学性能,在华龙通用测试系统上对这种织物进行了拉伸、剥离和撕裂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纱、纬纱和连接纱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维双轴向间隔织物的拉伸、剥离和撕裂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机织间隔织物的厚度由柱纱的高度决定.为了确定影响柱纱高度的因素,从几何结构角度出发,定义了影响机织间隔织物柱纱形态的5个结构参数,并建立了结构参数间的几何关系.通过将柱纱高度计算值同实测值的比较,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证明所建立的柱纱结构参数间几何关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黄跃进 《科技信息》2009,(14):307-307
灯芯绒织物是高纬纱密度织物,其纬纱密度超过经纱密度很多,织布机在织造时打纬阻力比较大,开口次数和打纬次数多,因此,纱织承受的张力和摩擦较大,经纱断头比较多。为了使织物在织造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要求经纱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耐磨性能,尤其是纱经灯芯绒织物对经纱上浆率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以双轴向经编针织物为骨架的增强塑料布的撕裂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增强塑料布的撕裂性能,衬经衬纬纱的品种影响最大,其次是织物疏密,编链纱品种影响较小;增强塑料布的撕裂性能与受力方向上的纱线根数呈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