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翻译教学长期以来一直被教育界所质疑,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属于外语语言知识而非独立的技能范畴。而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翻译。这种教学模式也符合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改革趋势,充分体现了高职翻译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工作坊式翻译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科技信息》2011,(12):159-159
本文通过对现行翻译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匹配的反思,主张翻译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以翻译工作坊(WORKSHOP)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适应真实市场的实践性、协作性和很高的学生参与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符合主流的学习理论和翻译教学的改革趋势,也更注重翻译材料的真实性,译者的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等的培养,为今后的翻译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翻译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翻译的真正需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弊端,学生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开始不满意,教师也觉得翻译课难上,一堂课下来,疲惫不堪且收效甚微。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翻译教学方法严重滞后等原因让翻译教学似乎进入了一种误区。因此,引进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实施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等会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并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获得明显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翻译工作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该文介绍了翻译工作坊的研究现状、特点以及实施过程,并对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及语言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社会对各语种翻译专业人才需求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除了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外,翻译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技术及翻译软件运用能力也都提升到了同样的高度。基于"翻译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提出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以电影字幕翻译为项目,以翻译工作坊为组织形式,全程模拟翻译公司项目组织及活动,全方位演练专业实践,从而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方小卿 《科技信息》2010,(22):162-163
探讨课堂10分钟的任务型学生陈述在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回顾性分析对比近两年来浙江科技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课堂陈述材料,通过搜取资料——制作课件——课堂陈述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翻译课堂教学,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注入式"的理论讲解和机械操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此环节中扮演了总指挥、协调者、促进者、资料顾问和采集者的角色,也为建立相关的翻译实践语料库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翻译课应定性为翻译教学。对比大纲的要求,翻译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翻译课是一门实践课、技能课,教学中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同时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翻译能力。翻译测试要题型多样化、手段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培养职业型师资队伍、引进翻译工作坊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翻译实训平台和网络技术等举措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翻译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以翻译实践能力为视角阐述目前体育院校翻译教学面临的困境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模式,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建立互助翻译小组、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组建课外翻译团队、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布置务实的翻译作业,以期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着教学方法老套、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欠缺、实习基地构建薄弱等问题。该专业应立足社会需求,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着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内多模态训练和课外多元化拓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翻译实践能力训练,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建立以“工作坊”形式互联互动的综合技能训练模式,以期实现职业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翻译技能是其在课堂教学中必备的一种技能。如何使用好翻译技能使学生掌握好英语是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所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高职法语翻译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课下学生鲜有机会进行补充学习,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也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教学模式正逐渐普及。该文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法语翻译课程的移动教学模式设计,以期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有效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难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合作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以避免传统翻译教学法的弊端,改善某些不良的教学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性,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重视教的方法,忽视学的策略,忽视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实践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正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挑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协调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当前教学现状,从三方面对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提出了要求,以期望能有效地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动态评估理论的启发之下,提出了多维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指出该教学模式基于学生、课堂与教师的多维关系从词汇翻译教学、句法翻译教学以及文体翻译教学的多角度展开。该过程实现了动态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学生语言能力内化与输出的效果进行适时调整,是一种可取的科学的教学新态。  相似文献   

16.
在对河南省翻译教学现状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创立了“工作坊+博客”的翻译教学新模式,总结分析了该研究与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期望探索出适合我省省情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合理嫁接,以适应学生特点,突出中国特色。认为语法翻译法与交际式教学法经过糅合、嫁接、改良后可成为目前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提高,并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孙乃玲  张永义 《甘肃科技》2010,26(1):192-195
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大学外语翻译教学边缘化、外语专业学生翻译素质亟待提高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改革翻译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制定系统完整的翻译教学大纲、编写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翻译教材、改革翻译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改进翻译教学方法、加强翻译教学实践、开展翻译教学评估活动、加大翻译教学资源投入等诸方面,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当今的大学翻译教学形式越来越趋于互动型,但注重翻译结果、以参考答案为权威的教学理念却还在支配着很多教师的翻译教学。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接受美学的启发,认为重视学生的翻译体验过程更应该成为翻译教学重点。从教学原则、教学重点、翻译课程评估三方面探讨了以过程为中心的互动型大学翻译教学新模式,并通过一次课堂实录论证了以过程为中心的互动型大学翻译教学新模式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学生通过探索式、发现式和"做中学"的活动发现、总结和归纳语言运用的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适用于翻译教学的语料库主要有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自建小型语料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