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集合覆盖的VTS雷达站选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雷达站选址双目标优化模型,第一目标函数为雷达站的建设成本以及雷达站与船舶交通管理(VTS)中心线路的铺设成本最小,第二目标函数为多重覆盖的水域单元权重之和最大;并针对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 算例结果显示,最终选址方案能够实现对水域的全面覆盖和重点加强,VTS中心的位置和雷达站盲区的存在都会对雷达站的选址方案造成影响. 将程序运行10次,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表明模型算法是收敛、稳定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区域海港-无水港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海港-无水港网络总体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将贪心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区域海港群-无水港系统布局协同优化。该模型适用于解决已知需求点分布的区域海港-无水港宏观配置优化问题。将其应用于海峡西岸港口群-无水港系统布局优化实践,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有效解决区域内海港群-无水港系统的协同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雷达站选址问题,考虑单个雷达失效和雷达覆盖需求因素,以建站总成本最小和水域总面积覆盖率最大为目标,构建双目标模型并设计自适应权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满足覆盖次数和面积覆盖率约束条件下实现对VTS雷达站的选址优化,提高了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海事主管机关选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中的节点进行合理选址以提高城市地下物流服务水平,首先对城市地下物流节点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将城市地下物流节点选址问题抽象为"选址一分派问题",再经进一步分解,将"分派"镶嵌在"选址"中;其次构建了从决策者成本角度出发的上层规划模型和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的下层规划模型;最后针对此类双层规划模型,采用组合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将物流部门成本与客户利益综合考虑的双层规划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物流节点选址问题,且模型的算法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5.
海上油气开发平台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以产业选址问题为基础,对海上平台选址决策过程中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随机油价下海上开发平台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下层规划时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提高了模型的优化效率和优化效果.采用这一优化过程,成功地解决了海洋石油平台选址过程中平台产能、成本及资源最优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欧班列集配中心选址和起始点发货周期问题,构建了两级配送模式下的轴辐式网络的集配中心选址模型,分别以18条铁路干线的满载率最大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一个双层规划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双层规划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班列的满载率,减少空驶情况,降低了班列的运力成本和集配中心的存储成本,从而降低了班列的综合运输成本,为中欧班列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红双  张欣蕾  赵娜 《科技信息》2010,(12):I0124-I0125
配送是物流的核心问题,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直影响物流成本的控制。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将配送中心选址涉及到的选址规划者和客户两个具有明显不同目标的决策者联系起来,还考虑到配送中心建成后遇到的竞争问题,从而使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布局包含匝道数量、匝道间距和匝道选型的问题特征 ,在研究高架道路影响域确定方法与影响域交通需求推算方法的基础上 ,运用交通网络设计思想 ,将备选匝道作为网络设计的备选路段 ,建立了匝道布局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 ,针对模型是约束区域非凸的 0 - 1规划问题的特点 ,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 ,并给出算例 .  相似文献   

9.
为统一调配区域性应急物资及技术资源,提高区域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救援能力,减轻区域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通过构建民航应急救援区域支持中心建设布局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得到区域支持中心建设布局的指标体系.结合应急选址问题中的p-中心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区域支持中心的布局方法.以西南地区民航应急救援区域支持中心选址为算例,对上述选址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有效性和实用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与模型对于解决民航应急救援区域支持中心选址问题具有科学的参考意义和支持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物流中心选址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本文在城市物流中心选址建模与算法中,运用0~1规划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分析,将遗传算法编码、种群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并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编程计算能力解决变量较多的0~1规划问题,在物流中心选址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设置公交专用道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但是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同时会占用私家车的路权,减少私家车的道路通行能力,从而影响整个交通网络。为了对多时段公交专用道进行布局优化,考虑从整个交通网络出发,以网络中私家车和公共汽车总出行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来建立双层规划模型求解最优的公交专用道布局,双层规划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采用了算例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多时段情况下网络采用不同OD需求下的公交专用道优化布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层规划模型在对多时段的公交专用道进行布局优化时,为了得到最优的公交专用道布局,需要道路网络将公交专用道开放时段内网络中每个小时的OD需求量作为网络的输入。  相似文献   

12.
服务销售系统供应链模型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服务销售系统供应链模型,建立了不但具有选址、设施产品及市场顾客配置,还具有对于市场销路调控的供应链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且设计了适用于这种混合整数规划供应链管理决策的遗传算法,最后对于报纸零售问题进行了供应链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供应链模型对商业服务中设施选址、产品和市场顾客配置问题的进行优化,可以大大降低其零售过程中的销售成本·因此,如果能够结合实际问题作进一步的改进的话,此模型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奶制品配送问题为场景,研究了共同配送选址-路径优化问题。建立了两层级带容量约束的共同配送选址-路径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三阶段算法。第一阶段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带容量限制的K-means聚类方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客户集;第二阶段计算每个备选配送中心为每个客户集提供服务的最优配送路径及成本,在此基础上将共同配送中心选址与第二层级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简化为配送中心选址和客户集分配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求解;第三阶段确定从物流中心到共同配送中心的最优配送路径。通过对比两大品牌奶制品在北京地区各商超的单独配送与共同配送成本,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解决不同类型产品共同配送网络优化等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BSA的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点整合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点作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基础设施之一,其选址布局、建设规模和职能分工的合理性对于提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效率、满足运输需求和环境风险控制目标都至关重要.为了有效解决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点整合优化的多目标选址-分派模型组合方案规模庞大、计算困难的问题,采用了改进双层模拟退火算法对此问题进行优化.算例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运行稳定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定规划时段内的城市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及时序安排,从公交专用道布设规划与建设实践以及路网需求的动态变化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考虑时间维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大化路网消费者剩余为目标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设计决策,下层模型是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小汽车和公交车客流分配模型,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文中还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双层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以及考虑时间维的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相较于单一分阶段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模型能够同时优化公交专用道的布局方案及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16.
为兼顾物流园建设、运输、管理、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新的物流园选址模型。结合物流园选址目标及相关影响因素,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把决策者和客户的目标统一起来。将影响上层决策者的建设、投资风险等因素纳入上层模型中,在下层模型中分析影响客户选择的距离等因素,并统一量化为成本。采用启发式遗传算法对选址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计算得出选址结果,验证了模型对成本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运输机场布局的定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立足于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机场扩展布局规划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并据此对各需求点权重进行量化分析,结合P-中心模型,即使得选址点距离各航空需求点的总距离最小进行选址。最后以某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选址为算例,对上述选址模型及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上海城市配送末端节点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配送末端节点布局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模型从规划者的角度使整个系统最优,下层规划模型从客户的角度综合考虑末端节点到客户距离、末端节点的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主要因素使客户系统最优.利用反应函数设计了启发式求解算法.将上海徐家汇街道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及算法能解决城市配送末端节点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基于碳排放-位置分配模型的公共中心规划支持系统(CELA-PCPSS),该系统可分为支撑层、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和表示层.其中,基于小汽车出行碳排放的位置分配模型是模型层乃至整个CELA-PCPSS的核心.CELA-PCPSS的主要功能是基于低碳视角计算出公共中心布局选址的最优位置,定量、可视化地模拟出不同公共中心布局形式下的小汽车出行碳排放空间格局与碳排放总量.以广州市为例,将CELA-PCPSS应用于其假设的公共中心规划选址中,模拟与计算出规划1~6个公共中心的最优选址位置及其相应的小汽车出行碳排放空间格局与碳排放总量.发现新增公共中心能减少小汽车出行碳排放总量,具有边际效应.因此,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成本和人文因素来确定规划公共中心的数量和调整其选址位置,以使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物流网络宏观决策部门和客户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双层规划的选址模型.此类问题大多属于非凸优化问题,现有的求解算法存在算法复杂度及计算效率问题.基于进化博弈及多目标优化非支配排序的思想设计层次粒子群算法,通过两个粒子群算法的交互迭代求解物流配送中心双层规划选址问题.通过测试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