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单体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选取聚乙烯为聚合物底材接枝丙烯酰胺,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反应温度愈高,接枝率愈大,当反应温度达到溶液的沸点时,接枝率急剧增大;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几乎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接枝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溶剂对接枝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当体积比R(R=V(H2O)/V(CnH2n+1OH))为零(即选用醇作为单一溶剂)时,选用乙醇和异丙醇作为溶剂时,接枝率不为零,而选用甲醇作为溶剂时,接枝率为零.在相同体积比情况下,选用(醇+水)混合溶剂时接枝率的变化规律是:(异丙醇+水)≥(乙醇+水) >(甲醇+水).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丙烯酰胺单体接枝到聚合物薄膜样品表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乙醇连续回流法和超声波技术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取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6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6,先进行30min超声处理,然后在40℃下提取3h。试验结果为提取率27.54%,产品纯度为83.65%。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乙醇连续回流法和超声波技术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取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6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6,先进行30min超声处理,然后在40℃下提取3h.试验结果为提取率27.54%,产品纯度为83.6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影响蛋白和SDS结合比例的各种因素.该比例与离子强度无关,但与巯基乙醇和SDS的质量分数相关.建立了测定蛋白-SDS胶束中蛋白与SDS结合比率的方法.当总SDS质量分数为蛋白质量分数的3倍左右,离子强度小于0.2,测出牛血清白蛋白、鱼精蛋白、溶菌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蛋白/SDS比例分别为1∶1.42、1∶1.62、1∶1.36、1∶1.53和1∶1.41.而乙醇酸氧化酶的蛋白/SDS比例则仅为1∶0.23.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分级提取法研究花生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清蛋白的较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50℃,时间为12 min,料液比为1∶12,提取率为53.59%,清蛋白质量分数为72.14%;花生粕球蛋白较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50℃,时间为10 min,NaCl溶液质量浓度为0.4 g/L,料液比为1∶10,提取率为9.03%,球蛋白质量分数为73.20%;花生醇溶蛋白较佳提取条件: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12 min,料液比为1∶6,提取率为8.62%,醇溶蛋白质量分数为64.28%;花生粕谷蛋白较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45℃,时间为15 min,pH值为8,料液比为1∶10,提取率为4.85%,谷蛋白质量分数为68.7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4种花生蛋白表面具有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玉米淀粉渣中富含醇溶蛋白,醇溶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不溶于水.因此,研究其提取工艺有重要意义.以玉米淀粉渣为原料,优化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艺,以物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其对提取醇溶蛋白的影响.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吸光度为指标,确定了最优条件为物料比1:13、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  相似文献   

7.
以MOC中醇溶性Cl-质量分数作为衡量自由Cl-质量分数的指标,通过测定经不同预处理方法得到的MOC样品中的水溶性或醇溶性Cl-质量分数,分析干燥温度、粉碎方式和萃取溶剂对MOC中自由Cl-溶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高于80℃时,因MOC的主要水化产物5Mg(OH)2·MgCl2·8H2O(P5)发生部分热分解使结构破坏,导致水溶性和醇溶性Cl-大幅度增加;粉碎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使P5在球磨过程中发生非晶化转变,非晶化的P5更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用无水乙醇或水作助磨剂能阻止P5的非晶化转变;用水作溶剂时P5被水分解释放出的Cl-质量分数约为MOC中醇溶性Cl-质量分数的5倍.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DS32-Ⅱ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挤压膨化,以处理后的蛋白粉为原料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研究挤压膨化对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工艺可使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特性发生改变,微观结构中蛋白聚集体发生融合,FT-IR光谱中蛋白酰胺带出峰位置与强度发生变化,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热学性质中蛋白变性温度减小.蛋白的物性研究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的玉米醇溶蛋白物性得到改善,持水力、吸油性和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为材料,以蛋白质提取率和电泳图谱效果为标准,分析不同提取剂、种子粉末质量(g)与提取剂体积(mL)的比例、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DTT)的浓度对种子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上样量、不同胶浓度对SDS-PAGE检测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草的最佳提取剂为含有0.2%DTT的70%正丙醇,种子粉末质量与提取剂体积的最佳比例为1∶8.在上样量适当的情况下,12%分离胶电泳可以得到清晰的电泳图谱.以苏丹草种子为材料所建立的醇溶蛋白提取和电泳条件,也可应用于其他几种常见的禾本科种子醇溶蛋白的分析,并可得到较好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作为磁核,用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苯乙烯为单体,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聚苯乙烯磁性高分子微球.研究聚合温度、Fe3O4用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以及乙醇/水比例等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磁性微球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找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单体用量为15 mL,Fe3O4用量为0.5 g,引发剂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0∶1 000,醇水体积比为45/50,分散剂PEG用量为25 g,最佳反应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乙醇、乙醇-水为溶剂,采用水浴回流和浸泡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率.结果表明:采用水浴回流法时,以体积比为3∶1的四氢呋喃/乙醇为溶剂,银杏叶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为1∶13.3、水浴温度为50℃、时间为2 h,提取率可达14.7%;采用浸泡法时,以体积比为3∶1的乙醇/水为溶剂,银杏叶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为1∶10、浸泡时间为24 h,提取率最高达9.3%.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番茄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番茄番茄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C)的提取工艺,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以正交实验优化番茄中SDC的提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水用量40mL/g,乙醇与提取液体积比为4∶1,提取时间30min,浸取温度60℃时产率最高。在此条件下提取产率达到20.3%。结果表明,番茄膳食纤维按照此工艺提取的SDC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渣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从玉米渣中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工艺。从玉米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和无水乙醇,而只溶于60%~95%的醇水溶液中的特殊溶解性出发,利用90%的乙醇溶液,在45~55℃、pH8.0的条件下处理3~4h,可将玉米醇溶蛋白从玉米渣中提取出来。并通过实验确立了各步的工艺条件,在此奈件下玉米醇溶蛋白的得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4.
KI/LiCl/LiBr-水-乙醇三元体系电导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逆向电渗析原理的热-电转换循环要求工作溶液有较强的导电性和尽可能低的热分离能耗.因此利用低汽化热的乙醇部分替代高汽化热的水来降低电解质溶液热分离过程的能耗.为了了解不同电解质在电解质+乙醇+水三元体系中的电导率特性,应用电导率仪在20~40℃测定了KI、LiCl与LiBr分别在水与乙醇质量比为2∶8和3∶7的溶剂中不同浓度下的电导率,讨论了温度、浓度、溶剂组成对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且溶液浓度越高,温度对其电导率的影响越大;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溶液体系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增加溶剂中水的比例会显著地提高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相似文献   

15.
以醇类为助溶剂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醇类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中的助溶效果,以及添加醇类助溶剂后,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性能,分别做了助溶试验和排放性能试验。助溶试验时,选择碳原子数依次增大的正丁醇、正庚醇、正癸醇作为助溶剂,按柴油、乙醇、助溶剂的体积比为75∶20∶5的比例,分别在温度为0、10、20、30℃的恒温条件下配制混合燃料,摇匀静置,观察互溶情况和分层时间,结果发现,柴油乙醇直接混合会立即产生分层;加入助溶剂后会提高互溶效果,过一段时间才会分层;10℃以上环境均能保证柴油乙醇燃料稳定互溶15 d以上;随温度的升高和助溶剂碳原子数的增加稳定互溶时间有增大趋势。排放试验在一台YC6 J170-21车用柴油机上进行,在100%负荷率下,分别测试不同助溶剂的柴油乙醇燃料的CO、HC、NOx和碳烟的排放,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柴油乙醇燃料的CO排放没有增加;中高转速下,HC和碳烟排放明显下降;NOx排放全程下降;以正丁醇为助溶剂的柴油乙醇燃料的CO、HC、NOx和碳烟的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16.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红霉素A的溶剂系统的选择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溶剂系统中各组分的比例、体系的温度、pH,通过测定分配系数和分层时间选择适宜于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红霉素A的溶剂系统。结果表明:适宜于HSCCC分离红霉素A的溶剂系统组成为V(正己烷)∶V(乙酸乙酯)∶V(甲醇)∶V(水)分别为3∶5∶5∶5,3∶6∶5∶5,4∶7∶5∶5,6∶10∶6∶5,5∶5∶4∶5,体系温度为20-30℃,体系pH为7-10。实践证明当pH=7,T=298 K时,选取3∶6∶5∶5的溶剂系统用HSCCC分离红霉素A,其纯度为99.99%。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Triton X-100)、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及其组合对土壤中BDE-15的溶出效应,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Na Cl溶液对表面活性剂溶出BDE-15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大于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对BDE-15的溶出效果明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出效果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单一表面活性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BDE-15的表观溶解度,且混合体系的溶出作用随非离子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在非离子与阴离子质量比为7∶3时具有最大溶出能力;添加一定质量浓度Na Cl溶液可明显提高混合表面活性剂对BDE-15的溶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高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浓度和还原剂浓度对高粱种子醇溶蛋白提取的影响.蛋白浓度测定和SDS PAGE电泳表明,DDT浓度为4%的60%叔丁醇溶液,样品质量比提取剂用量为1∶8(g/mL)是提取高粱种子醇溶蛋白的最佳条件.该条件下,提取高粱属不同种的种子醇溶蛋白,得到的高粱属种子醇溶蛋白的“指纹”图谱,可以用来区分高粱属内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制备稳定性更好的米糠油乳液,以酪蛋白酸钠和米糠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研究了酪蛋白酸钠添加量、脂水比、超声波强度对制备米糠油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酪蛋白质量分数为0.6%时,蛋白利用率较高,乳液的蛋白吸附量达到90%,乳液中油滴的平均粒径比质量分数为0.5%的样品明显减小。油相比例的增加会明显增大米糠油乳液的黏度,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发现,脂水比为3∶2的米糠油乳液中油滴的空间分布密集,此时乳化活性比脂水比1∶2的乳液高出16 m2/g左右。当蛋白质量分数为0.6%、脂水比为3∶2、超声波强度在240~360 W时制备的酪蛋白酸钠–米糠油乳液蛋白利用率较高且稳定性好。超声处理明显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超声波改变了酪蛋白酸钠的二级结构,影响了β–转角和β–折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以偕胺肟化的聚丙烯腈纤维为载体,制备了偕胺肟纤维-钯(Ⅱ)配合物[AOFs-Pd(Ⅱ)].考察了AOFsPd(Ⅱ)催化苯硼酸频哪醇酯与卤代芳烃Suzuki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乙醇/水(V/V=2∶1,30mL)为溶剂,碳酸钾(10mmol)为碱,AOFs-Pd(Ⅱ)(0.1g)、苯硼酸频哪醇酯(6mmol)与碘苯(5mmol)反应时,产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且本反应对于溴代苯及其衍生物和溴代杂环芳烃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反应后催化剂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并可以重复使用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