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对羊毛织物在低温等离子体、壳聚糖和等离子体/壳聚糖条件下进行处理.分析了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时间、功率和压强及壳聚糖工艺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等离子体/壳聚糖对羊毛联合整理,羊毛织物的防缩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分子量20万,质量浓度1.0g/L,等离子体功率150W,压强25Pa,时间3min.此条件下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为7.3%,白度54.2,断裂强力:经向673.2N,纬向272.7N.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含氟拒水整理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可以使纯棉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其服用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其使用范围.针对棉织物良好的亲水性能,采用两种不同的拒水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选择了整理剂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浓度、醋酸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考虑多因素对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并测试经整理后织物的拒水等级、耐静水压等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及工艺条件.同时得出用耐静水压值来表征相同类型亲水性织物拒水整理的效果较常规的拒水等级的方法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的拒水剂主要是有机硅化合物和有机氟化合物,但有机氟化合物可同时赋予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可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纺织品的需求.本文使用含氟化合物TG-581拒水拒油整理剂对4种织物进行整理.文章探讨了整理剂质量浓度、整理液pH值、烘干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拒水拒油整理最佳工艺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溶解性差异较大的两种单体全氟烷基丙烯酸酯(PFAA)和丙烯酸(AA)进行共聚,得到聚(全氟烷基丙烯酸酯-丙烯酸)(P(PFAA-AA)),并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将聚合物乳液整理到棉织物上,发现该聚合物涂层具有疏油/疏水-亲水转换功能.正十六烷在织物上的接触角为122°,水在织物上的接触角在30min内从127°减小到33°.对疏油/疏水-亲水转换机理进行了推测,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通过测试润湿前后织物上涂层不同深度化学元素组成变化,证明转换机理的推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整理剂HF-1通过后整理方式赋予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提高涤纶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改善织物手感和服用性能.通过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整理工艺的研究,确定出涤纶织物应用整理剂HF-1进行吸湿排汗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综合值、导湿综合值、干燥速率及耐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整理剂HF-1整理后的...  相似文献   

6.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碳化锆粉体进行偶联改性处理,再使用改性后的纳米碳化锆粉体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及染色.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性能测试技术对纳米碳化锆粉体和涤纶织物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化锆粉体经过KH560改性之后,团聚现象明显改善,且发生了化学接枝反应,并通过KH560的桥接作用使纳米碳化锆颗粒牢固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涤纶织物经过纳米碳化锆粉体整理之后,起始和终止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下降.染色之后纤维表面仍粘附有纳米碳化锆颗粒,纳米碳化锆整理对涤纶纤维染色和热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对PET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探讨超声频率、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及碱浓度对处理后织物所得色深的影响,找出对PET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超声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ET织物经过超声频率为40 kHz、NaOH质量浓度为3.0 g/L、60 ℃下60 min的超声处理后,PET织物可在较低的染色温度下取得更高的色深值,从而降低染色温度,节约能源,并提高染料上染率.  相似文献   

8.
芳砜纶织物的纳米抗紫外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条件下,将经过一定浓度氢氧化钠处理的芳砜纶织物,用自制的TiO2-SiO2复合溶胶整理.整理后芳砜纶织物上原位生长有纳米TiO2,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纳米TiO2原位生长于芳砜纶纤维上.紫外老化实验证明,纳米TiO2可以有效地提高芳砜纶织物的紫外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和栓-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研究了表面改性纤维织物衬垫材料的疏水疏油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表面改性衬垫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纤维织物衬垫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情况下,全氟辛基三氯硅烷表面改性可以增大衬垫材料表面对水或油的接触角,使得衬垫材料在油污、水汽等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涤纶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的优化工艺及整理后织物性能的改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涤纶针织物染色后的吸湿快干整理工艺为:吸湿快干整理剂TWSOFT HS-TC用量为3%,整理温度为130℃,整理时间为30min,整理浴pH值为6.5.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的涤纶针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吸湿快干性能显著的提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对织物色光的影响较小,且耐洗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1.
将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FAs)改性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有机蒙脱土(OMMT)混合制成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具备超疏水性能的复合涂层,研究了二氧化硅/OMMT不同配比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静态接触角随二氧化硅/OMMT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滚动角随二氧化硅/OMMT质量比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表面微观结构,发现超疏水涂层表面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结合FAS改性二氧化硅的低表面能,赋予了复合涂层优良的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石弼 《科技资讯》2008,(35):4-4
本文采用皂铝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整理,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探索涤纶防水整理的较佳工艺条件,并对整理后织物的悬垂性、透气性、防水性、强度等性能进行测定,为涤纶织物的功能化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纯毛织物作为亲水性织物的代表、以纯涤纶织物作为疏水性织物的代表,利用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测试仪,采用定量汗液蒸发的方法,研究了两类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在动态条件下由于皮肤要经历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织物要经历干燥—吸湿—放湿—干燥的过程,此时,亲水性的吸湿性好的织物对汗液的蒸发起了阻碍作用,因此动态条件下使用疏水性的织物比使用亲水性的织物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低折射率二氧化硅(SiO2)增透薄膜,用AF2400(Telflon)对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得到AF2400-SiO2疏水复合光学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疏水性能、光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显示AF2400-SiO2复合光学薄膜表面平整,折射率为1.21,疏水角可以达到110°~120°.  相似文献   

15.
利用溶胶一凝胶技术,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得纳米TiO2水溶胶,以该水溶胶对纯棉织物进行抗紫外整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TiO2的晶型,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TiO2粒子的形貌.并对织物整理前后的白度、撕破强力等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溶胶一凝胶技术,在低温条件下,对纯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是可行的,在织物表面生成了锐铁矿相纳米TiO2.经过整理的织物具有突出的抗紫外、抗静电性能和一定的拒水性.  相似文献   

16.
纳米级陶瓷粉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纳米级陶瓷粉作为抗菌剂对纯锦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的工艺以及处理后织物的抗菌性能。将抗菌剂、粘合剂、分散剂和水以一定比例配制成抗菌整理液,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抗菌效力实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真菌不具有抑制作用,且抗菌织物的耐洗涤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三聚氯氰、对氨基苯磺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并得出了优化整理工艺,即浴比1:15,反应温度55℃,元明粉质量浓度35 g/L,反应时间20min,纯碱质量浓度20 g/L,田着温度80℃,固着时间20min.整理后织物应用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和耐洗涤性能,经50次洗涤后,织物的抗紫外指数保留率高于90%,且整理前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为一种优良的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合二氧化硅和镍粉体纳米材料作为抗紫外线整理剂,对棉和涤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镍粉和纳米水合二氧化硅均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整理后棉织物的UPF值分别达到52.35和50.32,UVA透过率仅分别为2.72%和4.09%;涤棉织物的UPF值达到188.12,UVA透过率为4.53%。同时,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度、折皱回复度、抗静电等物理性能均有所提高。避免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过程中,由于加工体系中存在酸性物质所引起的纤维分子降解,导致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度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Young's、Wenzel、Cassie-Baxter模型等研究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微观性能、毛细效应、化学组成等影响织物润湿性能的因素,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层层自组装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刻蚀法、电纺丝法、聚合物成膜法、相分离法、辐射接枝法等超疏水织物表面的制备方法,预示了织物未来发展方向应为抗菌性、阻燃性、油水分离、超双疏、抗紫外性等多功能性研究,提出了目前超疏水性织物研究瓶颈及拟解决办法,展望了超疏水性织物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硅烷化自组装方法,实现了普通硅酸盐玻璃的表面疏水改性,改性后的玻璃表面具有疏水性和良好的透光性.该方法首先运用氢氟酸(HF)溶液预处理玻璃表面,进行化学织构化,形成微纳结构,然后利用OTS分子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疏水分子膜.实验考察了HF溶液的处理时间、OTS甲苯溶液的浓度及其处理时间、以及其他预处理方法对玻璃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得到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玻璃疏水改性处理方法,能够方便的制备出接触角为107o的透明疏水玻璃.同时,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了光面玻璃和磨砂面玻璃在疏水改性过程中玻璃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提出了该疏水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