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学术思想品德教育应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做人和中国人的品质,进而引导他们树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社会公德教育中,应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作为教师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对于人才的培养标准较其他专业院校有所不同,在师范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对于师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师范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效性体现,帮助师范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师范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施政治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建伍 《小学科技》2013,(12):I0001-I0001
作为深圳市龙岗区一级学校、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辅城坳小学一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科技教育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5.
素质实际是品格、智力、智慧、能力的综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高等教育而言,应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正确认识教育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6.
防止腐败,教育是基础,当前应突出理论教育、宗旨教育、法规道德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重点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法制观、道德观、消费观、苦乐观等。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处在人们精神生活最深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重大历史责任,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应重在以人自身为价值取向,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重在品德修养、道德情操、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树立起追求完满人格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所谓“‘3331’德育工程”,即要求在中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共同理想教育.这项德育工程与中国史中的国情教育的主题互为渗透、互相补充,国情教育始终体现着“‘3331’德育工程”的内涵,而这项德育工程又使国情教育的内容形成循序渐进、层次递进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中专学生的思想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熏染,由此而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趋向“实用”,呈现出“自我”和“自私”型。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以成熟教育、美育教育、心理疏导等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情感、意志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使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当前各大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人文关怀,这也成为思政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应从加强职校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加强职校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学生法制、道德意识的重要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何军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233-233,235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灵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精髓;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础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必须回归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高校哲学教育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宏大的政治视野,深沉的时代情怀;在反思现实、探求规律的层面上,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论信念增强理论功底,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视听能力的培养;艺术有心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因此在进行历史教育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感教育。在教育理念转型的今天,古典的应试教育和单一教学目标依然在大肆流行,那是因为它们具有短期效应,但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狭隘、自私和追名逐利的市侩商人。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教学目标是一个持久战过程,有利于学生良好健康心态的形成,培养真正的人才,这才是我们教育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和为之孜孜奋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青年学生社会公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开展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训练;全社会重视社会公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公德氛围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师魂工程,是实验课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验课作为高师理科生的一项技能实践课,能够而且必须在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整个世界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