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3):F0002-F0002
我们生活在将现代技术应用于人类需求时遇到新的问题,却很少能从人类过去的经历中得到启迪的时代。应该以哲学的睿智重新审视现代技术的价值观,使现代技术纳入人类和谐持续生存发展的价值体系。呼唤人文精神在现代科学技术时代回归,以理性和道德引导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现代技术的时代守望人类的家园,是当代最紧迫的事情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
彭炳忠 《安徽科技》1999,(11):47-48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科学文化的过程。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在化而形成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 从某个特定角度给科学精神下个定义并不困难。然而,  相似文献   

5.
张扬  张婷婷 《科技信息》2007,(36):143-143
本文从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的涵义界定入手,描述了两者的发展现状及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铁梅 《科技资讯》2008,(36):210-210
本文阐明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般内涵,指出了信息安全科学实践中应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这对于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信息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弘扬科学家精神,铸就新的创新丰碑和新的精神特质。在梳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针对多部门推进、科学家精神传播体系、作风学风建设、科学共同体微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基本路径:健全部门机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科学家精神传播体系;筑牢作风学风建设底线要求;加强科学共同体微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必要更加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论述了科学文化建设的3个问题:(1)全面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具有繁荣科学、促进发展、培育人才和塑造文明的功能。(2)勇于承担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须具备高度的伦理意识和人文修养,自觉担负特殊的社会责任,履行负责任的科研行为。(3)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其精髓是崇尚理性,提倡质疑、批判、出新,追求实证和普遍确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求真、创新的产物,可持续发展是一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历史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的不平衡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造成了文化对人类的严重异化。因此,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在理性重构过程中应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1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高校可以融通的关键是如何总结已经取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何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这个系统工程中寻找一个提升的切人口。这个提升的切人口在专业教育,只有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绪远 《科技信息》2013,(4):100-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领域。科学在带给人类社会高度文明化的同时,它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接踵而至,如何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使命。本文分析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思想趋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三要素及其人文意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科学知识是零散的,科学的精神和理念也就无法张扬。在西方文明中蕴育成长起来的科学传入中国之后,国人先是接受西来的科学知识,然后才体味这些知识所包含的人文理念和精神。纵观历史,科学的发展首先增加了人类的知识,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这主要表现在当代人对宗教的信仰逐步弱化,对各种古代迷信逐步疏远,对科学的信念逐步增强。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精神处于更高的层面。在很长时期里,我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都把努力普及科学知识放在首位,希望通过科普让社会公众掌握科学以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但…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我国科学教育的目的基本上也停留在“实用”的层面,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吴建荔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87-189
当前儿童文学教学较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个性教育和人文教育,这样会导致学生感性与理性的失衡,知识结构的失衡和人格的失衡.儿童文学的教学必须重视儿童的特点,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既要着力倡导科学精神,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又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平衡。只有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克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是最高学府,要在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上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它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生态化、消费方式生态化以及发展方式生态化等三个方面,而思维方式生态化蕴涵科学精神;消费方式生态化体现人文精神;而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东汉时期的张衡是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发明家。他的一生在天文、数学、地震学、机械学、绘画等方面都具有杰出的成就。纵观他的科学研究历程,包含了敢于同图谶迷信斗争的精神;具有坚持客观真理,尊重事实,表里如一的实事求是精神;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解放思想,不墨守陈规,敢于超越前人的创新精神;严谨认真的求实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支配下,张衡的一生才创造出惊人的奇迹,达到“术数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