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正确地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二是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把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和中国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相结合的产物;三是从人类社会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交叉现状中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问题”的科学论断;四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正确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北方谈话”产生于中国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邓小平“北方谈话”最主要的创新性在于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方针.“北方谈话”是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理论思考,是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序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走有序梯次开放开发之路。“沿江开发”与“承东启西”是邓小平推进区域经济腹地开发、实施主轴发展战略的大举措。沿边后发协同战略是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外经济开放思想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指出对外经济开放是全方位的,相互的开放,中国对外经济的最终目标是使中国经济成为开放经济,全面认识邓小平的对外经济开放思想,无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理论,还是对于指导我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对于指导以后的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与邓小平“南方谈话”分不开的。南方谈话在关键时候消除“左倾”错误疑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行;在关键时候澄清“右倾”错误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白银经济的战略性跨越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杨光宇1.正确分析我市科技工作的形势,把握科技发展的时代脉膊白银市恢复建市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认识的科学浓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对推动我国科技、乃至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其“共同富裕”思想所作的最完整、最准确的表述。同样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还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号召全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敢闯敢冒,奋身投入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去,为达到共同富裕目标而奋斗。邓小平同志这一“共同富裕”思想,既是他本人多年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研究与探索的理论升华,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既是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是把我国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进行高度观察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设想,体现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治国艺术,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勾画了蓝图。我们今天纪念邓小平同志,重新学习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深入领会和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正确估量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指导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著述较多,认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准确把握国际局势;一切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确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首倡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和发展新型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宏伟愿望。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直接的理论渊源.邓小平经济思想则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关系,是继承与突破、坚持与发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的又一次转折关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突破原有思想的局限和束缚,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发展和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拓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南方谈话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时代特征和中国面临的新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是在邓小平认真观察和分析世界局势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是中国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对当代社会主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经济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议“思想更解放一点”陈雷,黎晓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这三个“一点”精僻地概括了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和任务.在这三个‘一点’中,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6.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相信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真实性,以及它的运行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他不仅讲过“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邓小平文选(三)》第316页),而且在南方谈话中称赞“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说后者“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同上第382一383员)。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们还可以看出,邓的这种思路,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的“天道哲学”的一种反映;在老聃-张戴一工夫之等人一脉相承的中国唯物主义思路中.人之外的“天道”及其运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构成了世界发…  相似文献   

17.
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实际上设计出了自己的“经济表”。这份天才的“经济表”就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设计上,总设计师既继承前人而又突破陈规,寓在于文字之中。“我们发展战略的‘三部曲,”,理当是对邓小平“经济表”的科学规定。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反思出“不开放不行”,使对外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正确判断。同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是硬道理”和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等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与知识经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不仅显示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超前性,也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搞好经济建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有着丰富的哲学依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战略指导意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