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基于MAS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Agent技术是进行分布式制造系统建模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订货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模型的运行模式,并对系统中MAS的框架应用结构以及多Agent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计划的不可行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超高级实时控制语言FOFIB(Function Blook Fill-In-the-Blank).描述了实现该语言的四个系统程序.通过合理的方案选择,FOFIB具有面向控制功能,使用方便,通信透明,支持多任务并发执行,兼顾连续量控制和顺序控制等特点,不仅为分布式控制系统用户提供了有力的开发工具,而且为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高级控制策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实时网络通信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在实时多任务系统AMX环境下,由多台工业微机构成局域网络,开发分布式监控系统时如何实现网络的实时通信。提出了需解决的问题及实现方法,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其它分布式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布式实时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用多台微机代替图形工作站实现分布式实时三维仿真系统的系统框架和相关的问题,分析了多台微机并行同步渲染出整个三维场景时,因为各台机器之间的数据帧包和控制帧包的同步而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使用广播和UDP包传送数据帧包和控制帧包的解决方案。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机场塔台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一种专用于工厂供用电实时监控和自动化管理的微机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主微机和一台通讯控制器及多台智能化远动终端按分布式微机系统结构组成,并配有功能齐全的软件。对工厂电网上千个参量实现了实时监测、调控和自动化管理。连续工作时间超过12000h,无故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用多微机系统实现SPWM型矢量控制——解耦控制的方法.该系统采用了交流变速领域内多种新技术,使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文中推导了系统中进行的矢量变换公式,导出了产生转子磁通与转子电流解耦控制的条件,对利用微机进行正弦脉宽调制及其计算也作了说明.本文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构成.对SPWM型矢量控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了分析,探讨了利用电流矢量跟踪法实现磁通相位角间接控制的办法.叙述了多微机系统的结构,及其通讯方式.最后,给出了控制系统在2.8千瓦感应电动机上进行试验的结果,电流波形良好,低频运行平稳,动态性能接近于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智能主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鲁棒性不强、容错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主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ADIDS并对其进行了实现。该系统使内部多种智能主体协调工作,实现了按需装配,并对入侵攻击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处理,避免了传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缺点,提高了入侵检测效率。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性能要好于一般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魏秋辉  李朝中 《科技信息》2008,(32):357-358
文章旨在介绍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区域稳定控制装置——RCS-992A系列电网稳定紧急控制装置在南阳电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RCS-992A分布式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在该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整体框架、通信结构和内容、实现功能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充放电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电池过放/过充,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体电池电源模块串联的分布式储能结构,以单体锂电池估算SOC为控制对象;然后,设计基于SOC均衡的加权因子分配公式,通过对电源模块分配不同的加权因子来调整各电源模块的占空比,从而动态调节各单体锂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实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SOC均衡控制,改变了传统电池组组内、组间两级均衡控制形式,消除了组内单体锂电池间能量传递造成的功率损失;最后,采用负载电压调节与SOC均衡的双闭环控制结构,保证均衡过程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均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储能系统的动态均衡控制,与SOC比例均衡控制方法相比均衡时间缩短了47%。  相似文献   

10.
在CIDF(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智能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结构框架,并介绍该系统结构框架中的组成模块.该系统框架具有实现机制与策略分离、控制安全可靠、扩展性好等特点,能适应于分布式入侵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面向动态联盟协商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种半集中式的协商控制策略,提出一个面向动态联盟的协商过程模型,按时间将协商过程划分为协商准备,协商进行及事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并在此模型上构建了一个基于CORBA标准和DMAS(分布式多Agent系统)技术的协商系统框架。盟员企业的推理,决策和协商功能以Agent形式进行封装,多方协商由多个分布式Agent实现。而不同环境下Agent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构建在CORBA平台上的组件来实现。为实现动态联盟盟员企业之间的协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述了分布式测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结合温室群环境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介绍了采用RS-485构成的总线型温室环境分布式测控系统,利用主控计算机和多个单片机的主从通信方式实现了对多个温室环境的集散控制和采样信息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任务分解与冲突控制是网络分布式环境下进行产品并行设计的关键.通过收集产品各领域的指标约束与关系约束来构建基于约束网络的产品参数协调模型,采用区间描述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信息,并将区间算法与基因算法相结合实现了一致性模型求解框架,使用该方法能够检测潜在冲突,得到与给定产品指标相对应的设计变量可靠解空间,进而辅助设计人员决策。同时采用Agent技术对协同设计中多群体多层次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进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建立了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的协同设计Agent模型,研究了模型共享、协同设计agent、并发控制机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实时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应用实例说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可重组制造系统集成设计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目前缺乏能够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具体实施与应用的可重组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开放式架构、模块化技术方法的可重组制造系统集成设计框架.分析了集成框架的规划问题,给出了体系结构.建立了集成框架的系统功能模块,并就实现每个模块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依据该设计思想,结合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开发了集工艺分析描述、布局规划、生产调度、仿真优化、成线监控和资源管理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超声成像对于高帧频的需求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接收的延时乘累加(multi-line acquisition delay multiply and sum, MLADMAS)超声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借助于多线接收技术,由一条传输线得到多条合成传输线,再利用复杂度更低的延时乘累加算法,并行进行波束形成操作,以得到多条接收线输出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延时叠加算法相比,MLADMAS算法能在将帧频提高两倍的同时,得到质量更好的图像,其评价指标FWHM,PSL和CR分别提高了28.49%,26.29%,26.06%.当使用幅度变迹时,MLADMAS算法的性能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DMDS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定义及其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定义,分析了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等的关系.设计的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已在现场顺利实施,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框架,并在该系统中的智能体模型中引入了学习机制,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专家系统的特点、可以不断进化的分布式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结合3层Client/Server应用软件安全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扩展形式的基于Client/Server的应用软件安全控制系统模型,增加了应用接口层和数据接口层,屏蔽了原模型各层间的模糊界限,使得各逻辑层的变动相互不影响.这有利于体系结构的建模与系统的一致性实现,增强了分布式应用的伸缩性和灵活性,并按4层Client/Server模式设计出该安全控制系统的框架,利用本系统的扩充Web服务器实现了Web上的安全验证.  相似文献   

19.
扩展C/S模式分布式应用软件安全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三层Client/Server应用软件安全控制系统模型,提出扩展形式的基于Client/Server的应用软件安全控制系统模型,增加了应用接口层和数据接口层,屏蔽了原模型各层间的模糊界限,使得各逻辑层的变动不再影响其他层,这有利于体系结构的建模与系统的一致性实现,进一步增强了分布式应用的伸缩性和灵活性。然后按四层Client/Server模式设计出该安全控制系统的框架。最后利用该系统的扩充Web服务器实现了Web上的安全验证。  相似文献   

20.
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专家系统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Intemet/Intranet松耦合环境设计分布式选矿专家系统,采用面向agent(智能体)的系统开发方法和multi-agent分布协作求解模式,采用异构异质agent,即agent可建构于广域网、局域网和单处理器紧耦合模式,且求解agent可以是基于符号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agent的协作.此外,建立了统一的知识库标准,基于关系数据模式表征了传统的规则、框架、语义网络及谓词逻辑等知识表示方法.其中,基于数据库引导及搜索技术实现了正向推理机制及反向推理机制,易于agent之间知识的传输,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基于DCOM技术,以C++构建框架类加速了agent的实现.以矿石可选性预测求解为例,实现了多agent协作求解的仿真系统,较好地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及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