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对西藏措勤盆地中、新生代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措勤盆地经历了晚二叠世的大范围隆起和三叠纪的局部拉张后 ,在侏罗纪逐渐进入了大范围的拉张沉陷阶段并接受沉积 ,进入白垩纪后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海浸 ;从早第三纪开始 ,由于受喜山运动的影响 ,盆地大范围隆升 ,沿边界有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并形成了巨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沉积 ,局部发育陆相碎屑岩沉积。此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在该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措勤盆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分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和中-晚志留世两个陆表海演化时期;晚古生代分为泥盆纪-早石炭世缓坡-台地、晚石炭-早二叠世北部冰海裂谷南部残留海孤台、晚二叠世萎缩台地三个演化阶段;中生代呈现三叠纪-侏罗纪南陆北海、晚侏罗世- 白垩纪末活动边缘下的两个沉积盆地夹持一个(隆升)暴露岩浆弧格局.早-晚石炭世之交是本区古地理分异的重要时期:之前属于陆表海,中部深,东部浅,盆地中心和沉积中心各仅有一处,海水侵漫方向由西向东;之后,沉积体系复杂,盆地中心和沉积中心多个,古海水侵漫主要源自北部的班公-怒江缝合带.  相似文献   

3.
西藏措勤盆地晚中生代构造—岩相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措勤盆地的坟要形成、发育期为中生代。由于受南、北两条特提斯构造带的影响,盆地内东西向构造岩相分带比较明显,并与一定的沉积环境相对应,即由海相-三角洲相-滨滩相-台地相-陆相沉积。晚中生代措勤盆地的地层说明了分盆地的演化经历了从沉陷-稳定-隆起的构造旋回过程,从而反映了从裂谷-洋盆-残余海封闭及断陷盆地发育的9沉积历史。在盆地内,川巴-色林错地区发育了一套具有一定生油条件、富含有机质的残留海盆沉积,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6,(7):1130-1134
西藏措勤盆地是仅次于羌塘盆地的第二大盆地,盆地盖层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十分复杂,褶皱、断裂特别发育.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物探测量,各地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铀异常特征.并对盆地铀成矿远景区进行了评价,认为该盆地具有良好的铀源、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西藏措勤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地块中西段,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通过对措勤盆地内发育的构造、地层、岩石及沉积相综合分析,讨论了措勤盆地与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班公-怒江构造带的对应演化关系,反演了措勤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其演化经历了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E2)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三个阶段(Es-现今).  相似文献   

6.
7.
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并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济阳坳陷侏罗系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济阳坳陷为一受北西向断层控制而相互分割的山间盆地,早、中侏罗世以冲积平原和滨浅湖沉积为主,晚侏罗世以冲积平原沉积为主。对应于早-中侏罗世早期—早-中侏罗世中期—早-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北西向断层的活动依次表现为较强—弱—消失—极微弱—较强5个不同的阶段。相应的沉积表现为:在北西向断层的东北侧,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逐渐演化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北西向断层的南西侧,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不断向盆地中进积;滨浅湖发育范围逐渐变小,沉积中心逐渐向北西向断层的南西侧迁移。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并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济阳坳陷侏罗系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济阳坳陷为一受北西向断层控制而相互分割的山间盆地,早、中侏罗世以冲积平原和滨浅湖沉积为主,晚侏罗世以冲积平原沉积为主.对应于早-中侏罗世早期-早-中侏罗世中期-早-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北西向断层的活动依次表现为较强-弱-消失-极微弱-较强5个不同的阶段.相应的沉积表现为在北西向断层的东北侧,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逐渐演化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北西向断层的南西侧,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不断向盆地中进积;滨浅湖发育范围逐渐变小,沉积中心逐渐向北西向断层的南西侧迁移.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岩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的全过程以及拉萨地块在碰撞-后碰撞之后的岩浆作用类型.基于对措勘—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表明火山岩中以明显富碱和高钾为特征;Sr同位素呈递增而Nd同位素呈递...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Osq7、Osq8和Osq9层序,以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实践,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可划分为19个三级层序,其中的马家沟组包含了8个三级层序,而且大多数属于Ⅱ型层序,主要由陆架边缘-陆架内低位、海侵、高位体系域构成。陆架边缘-陆架内低位域以中央古隆起出露海面成为规模较大的古陆为特色;海侵域以发育碳酸盐台地相以及出现碳酸盐陆棚、斜坡、海槽相为特征;高位域以云坪扩大、碳酸盐台地增生以及台内浅滩出现为典型特征。在盆地西部中央古隆起、贺兰拗拉槽等组成的古构造格局以及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下,该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总体上呈现出自西向东依次为海槽、斜坡、陆棚、台地/古陆、陆架内盆地边缘等错落有序的相带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川西南部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该地区栖霞组的岩性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并将栖霞组划分为2个沉积旋回,分别代表栖霞期的2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其中第二沉积旋回———海平面下降阶段为栖霞期最重要的成滩期,该时期浅滩广泛发育,岩性主要为亮晶生屑灰岩,局部高地发育白云岩,经后期东吴运动改造,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特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2.
西藏羊湖盆地雅西措群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地球化学资料,对西藏羊湖盆地新生代雅西措群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烃类有机组分包括正构烷烃、萜类、甾类和类异戊二烯烃等.分析图谱结果显示正构烷烃主峰为C23、C27、C29及C31,碳数分布范围很宽;OEP的平均值为4.56,Pr/Ph的平均值为0....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围绕,形成"三山一盆"的构造格局,具有复杂的盆山关系。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首次发现跃进二号东构造下部干柴沟组构造为正花状构造,而其上部干柴沟组、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七个泉组构造为负花状构造。构造演化剖面分析表明,走滑构造发育经历了七个泉组沉积末期强烈的压扭构造作用,发育了正花状构造样式,而至柴达木组沉积的前期构造由经历了强烈的张扭构造作用,发育了负花状构造,且叠加在早期正花状构造之上,使得浅层层序主要发育正断层,两期走滑断裂作用叠加产生了现今复杂的负反转走滑断裂带。而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也有相同的构造特征,由此可推断柴达木盆地是受阿尔金走滑断裂影响的斜向压扭构造,非走滑断裂主干位移带内的拉分盆地。因此,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地区构造发育演化对于深入认识复杂的盆山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岩性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遗迹化石、生物组合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乌当湄潭晚期为一浅海内陆棚沉积环境,陆棚内有微地貌起伏。区内第三层石灰岩具有明显的风暴岩特征,第一层层状燧石(或海绵)岩为原始沉积,并与硅质海绵生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中上扬子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湖坪相主要沉积观音桥组炭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底栖生物繁盛.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五峰组上部Normal...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85,自引:3,他引:85  
根据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和控盆断裂分布分析,中生代晚期晚侏罗—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平移导致郯庐断裂带以西自北向南发育了3个北西向断堑系,即北部的渤海断堑系、中部的济阳断堑系和南部的鲁西南断堑系。从区域资料综合分析,渤海湾盆地的基本格局是早第三纪以来的新生代盆地格局。渤海湾盆地的形态、构造和沉积特征及热流值分布表明该盆地在新生代为拉分盆地。根据渤海湾盆地的各个坳陷内新生代各时期的地层分布、沉积厚度和控盆边界断裂在各时期的空间位置以及活动性质综合分析,恢复了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格局。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沉积分布特征表明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7.
西藏羌塘盆地盐相关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羌塘盆地中侏罗统盐岩层系发育,并控制了盆地变形和圈闭样式,将盆地盐相关构造和圈闭类型分为盐上、盐层(盐间)和盐下3种型式.盐上构造包括盐上滚动背斜、断弯-断展背斜、背冲断块、逆冲断层遮挡构造和盐推覆构造等;盐层(盐间)构造包括盐窿、断褶构造、鱼尾构造和盐间双冲构造等;盐下构造主要有背冲断块、断弯-断展背斜和盐下双重构造.羌塘盆地盐相关构造形成于侏罗纪末并在新生代进一步定型.根据盆地盐岩层分布和构造特点,将盆地分为盐上、盐层和盐下3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盐层和盐下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18.
依据华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叠合过程分析及沉积区与剥蚀区的叠加关系,对华北东部渤海湾地区进行叠合单元划分,并选择处于不同叠合单元的苏桥潜山-文安斜坡、孔西潜山、林樊家凸起等地区,从叠合单元的角度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史、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进行总结,探讨盆地叠合单元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认为:华北东部渤海湾地区可划分为持续沉降型、复合沉剥型、持续隆剥型3大类型叠合单元,其中复合沉剥型又可分为中沉新剥型、中复新沉型、中复新剥型和中剥新沉型4个次级类型;对于寻找源自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气藏而言,复合沉剥型中的中剥新沉、中复新沉型叠合单元最为有利,若中生代沉积厚度较薄,持续沉降型叠合单元也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