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数据姿源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科学数据管理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科学数据共享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科学数据作为资源的价值的发挥,在于对科学数据、科学数据资源、科学数据活动的有效管理”的理念;阐述了科学数据管理及其时代特点、管理的原则;论述了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并基于分类分级的共享机制,探讨了数据发布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科学数据的发展与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数据及其广泛共享已经成为推动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国家保持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美国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初就注重对科学数据的积累、有效管理与长期保存,并推动其在全社会的共享与应用,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核心的数据库,对其科学技术、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在科学数据建设与共享方面的一些重要措施,重点分析了若干国际著名的科学数据库系统,讨论了国际上科学数据共享政策研究与实施的相关问题。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总体框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科学数据是指人类社会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数据,以及按照不同需求而系统加工的数据产品和相关信息。科学数据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资源,具有明显的潜在价值和可开发价值,并在应用过程中得以增值。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在国家统一规划、政策调控和相应法规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之数据联盟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资源建设是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难点之一。本文比较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资源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指出数据交换模式更适合于当前目标定位,即建设开放共享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数据联盟模式,由此构建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可灵活地解决数据资源建设和整合问题,从而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提升服务质量;并提出了当前构建科学数据联盟模式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两点建议;最后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建设为例进行了实例说明。本研究将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学数据发布策略探讨与气象数据共享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数据是国家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宏观决策、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数据需要通过不同方式的发布才能流通、传播并被各领域应用,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其价值。可以认为,科学数据发布策略的制  相似文献   

6.
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创建共享新秩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鉴于科学数据共享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如何顺利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如何创建共享新秩序,实现科学数据的最大价值,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 综观科学数据管理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手抄和印刷时代,在此期间,所产生科学数据的量相对不大,人们对科学数据的管理主要是进行立卷和归档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论科学理论基础的虚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理论基础具有虚构特征,这种观点对于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活动都有一启发性,本文根据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和科学创造活动,分析了这种观点的含义,考察了这种观点的科学认识基础,探讨了这种观点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及科技产业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学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 在人类步入经济时代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科学数据作为信息时代基础性科技创新资源,具有显著的科技推动能力和决策支持作用。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在领导和致力于国家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而科学数据共享是其中重要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数据是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具有非排他性、无消耗性和可增值性。科学数据共享,使科学数据更加开放,数据交换更加顺畅,数据应用更加便利,一直是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时的关注焦点,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近一段时期以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科学数据共享已经在地球系统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数据共享法规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法理分析 ,探讨科学数据共享法规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工作思路 ,提出了科学数据共享过程中需要法律调整的 4个关键问题 ,即 :从法律上协调科学数据同时作为社会公有物品和市场商品两者之间的关系 ;协调和界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社会公共功能范围 ;确定和调整共享过程中当事各方之间、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从法律上确立科学数据共享技术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基石语言——XML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逐渐成为新世纪网络“国际语言”的XML;阐述了其在标记语言设计、数据交换与整合、内容管理、Web服务、语义网等应用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其在学科标记语言设计、元数据技术系统、通用科学数据描述与发布、互操作能力、元数据目录服务、精确数据服务与个性化功能服务、数据网格等科学数据共享管理诸方面的基石作用,指出了XML对于科学数据共享技术平台构架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展望了基于XML的科学数据共享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实在观念的认识论根源,揭示出实在论的超越本性,并以此为基础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科学实在论,提出当代科学实在论视野中的现象、质料或殊相和传统形而上学实在论所谓的理念、形式或共相一样,都不能作为科学理论的实在基础,只有处在实践活动中的人本身才能为科学理论提供一种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与科学说明的关系之比较中科学理解的概念、原理得以辨析清楚,其基本立场也在与一般理解概念的区别中得以凸显出来。其中判断力、逻辑力是形成科学理解的主要工具,类比是重要的机制,而陌生知识通过知识背景的整合从而丰富、改组原有知识结构是主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技术理性张扬的科学基础及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技术理性张扬与科学基础的关系,分析了随着科学基础的变化,技术理性发展的未来所存在的由自身的升级来纠正以往偏差的可能性。指出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和提升是技术理性向前推进的重要方向,而价值理性的复归将在工具理性继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完成。  相似文献   

16.
哲理数学的理论基础—同一性和对立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性和对立性的研究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定量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计算同一度、对立度和中立度的公式.与此同时,给出按照同一度、对立度和中立度的大小区分同一、对立与中立的准则,从而使得定性与定量融为一体.本文所涉及的问题与公正、平等、人道密切相关,对于研究以德治国也许不无裨益;本文提出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在经济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近来生物学哲学的进展和我国生物学哲学的现状。文中强调,作为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哲学是理论生物学创新的基础,理应引起重视。为此,文中还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化建构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和建构科技创新理论体系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创新理论支撑。在建构这一理论体系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把对科技创新理论体系的研究暂时命名为——《科技创新理论概述》。它作为一门新设定的学科或研究方向,有其自身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它涉及到科技创新的特点和类型、程序和模式、方向和途径;它还包括科技创新的要素构成、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以及科技创新成果怎样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内容;同时,研究科技创新的信息化问题以及科技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也是不客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7):117-123
科学是近代哲学的研究对象,普遍确定性的知识何以可能是认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作为现当代思想家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将新科学的萌芽视作思想滋长的土壤,认同科学与哲学的互动互释关系,并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观照了科学。他们都重视数学所具有的作为抽象思维方法的普适性与形式化表达,在物理科学的整体性背景下、生物科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阐发了唯物史观和有机宇宙论,形成了基于科学逻辑的关系思维、过程思维和机体思维。并通过批判其所处时代流行的科学认知方式,构建了实践哲学与过程哲学。一方面体现出对旧有科学思维和自然观的反思,另一方面彰显了追求和谐的社会文明与宇宙文明、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后现代科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要旨,从而表明,语境论既避免了严格的科学主义和形式主义同时也避免了相对主义,因此这是“后实在论时代的重要的哲学形态”,为科学哲学的重构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