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积分模型等效磁路的方法对继电器的电磁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提出了等效漏磁阻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考虑了实践中的物理和工艺方面诸因素,对结构参量进行了合理调整,研制成常开触点型和转换触点型超小型汞润触点开关管和继电器。 相似文献
2.
3.
单相逆变器变环宽滞环控制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滞环电流控制动态过程的定性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了环宽与频率新的关系式.以单相全桥电压型逆变器为例,在MATLAB下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调节滞环宽度、减少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开关损耗的方法.通过比较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各相输出参考电流,来调整各相的滞环宽度,以降低开关损耗较大的相的开关动作次数,同时提高开关损耗较小的相的开关动作频率,从而在保持总的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总的开关损耗.该方法只需加入一个调整电路,即可明显降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开关损耗.用电磁暂态程序进行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控制精度和开关频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开关损耗降低10%以上,而且各相开关的温升也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5.
基于固定环宽的矩阵变换器的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固定环宽滞环电流控制的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它是将矩阵变换器等效为虚拟整流器和虚拟逆变器的串接,然后在虚拟逆变器上做固定环宽滞环电流控制;分析和推导了矩阵变换器在这种策略下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给出了在一个周期里,划分输入电压相区,输出电流相区的原则,确定了开关规则表;最后通过仿真得到了输出线电压和电流波形,其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与比较传统两态滞环电流控制和三态滞环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利用三态滞环电流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导出了一种新型环宽计算公式;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逆变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并网系统电流控制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稳态性能好,实际电流波形理想,电流误差小. 相似文献
7.
曾江;叶小军;刘燕;欧阳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1)
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开关损耗较大,是影响其性价比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有源滤波器的各相输出参考电流,来调整各相的滞环宽度,以降低开关损耗较大的相的开关动作次数,同时提高开关损耗较小的相的开关动作频率,从而保持总的控制精度。该方法只需加入一个调整电路,即可明显降低有源滤波器的开关损耗。用电磁暂态程序进行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在控制精度和开关频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明显降低有源滤波器的开关损耗,而且各相开关的温升也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电流滞环控制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定频滞环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电流控制方法,这类控制方案将滞环控制与SVPWM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取得快速电流响应的同时,降低了开关频率,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本文介绍了基于不定频滞环的SVPWM电流控制原理,并用Simulink模块库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冯平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50-55
利用矩阵分解方法,在用常数界定元件成份关系斜率条件下,得到了确定高维具有滞环的非线性非自治电路唯一稳态的新条件。结果表明,该类电路的唯一稳态,可以用分解矩阵的稳定性来决定。结果中,电路元件可以是多值的。这大大放松了目前已有的经典结果中要求电路元件为单值的限制,扩展了已有的结果。同时,对于确定高维非线性自治电路的唯一稳态,比已有结果更加有力和简洁。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具有对称特点的继电器多网孔复杂磁路,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来计算,比用传统方法要简单和精确,以JKB-56C继电器为例,扼要地介绍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原理、程序及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Stoner-Wohlfarth模型研究了非对称型反铁磁耦合三层体系的磁滞特性,得到了不同磁层厚度以及磁参数下发生线性磁相变临界转换场的解析表达式,以及9种可能存在的不同类型易轴磁滞回线.基于磁相变的临界条件获得了非对称反铁磁耦合双层膜体系在k1-k2如空间的磁滞回线相图.非对称反铁磁耦合双层膜体系作为磁隧道结的自由层时,相对于单层结构自由层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Co薄膜的磁滞回线标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多晶的Co薄膜,研究了其结构、磁滞行为和标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o薄膜具有简单立方结构和沿膜面的易磁化方向;沿Co磁性薄膜的易磁化方向所得到的标度指数值α=0.90,与其它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相近;而对于沿难轴方向,Co磁性膜的标度指数(α=1.8)比沿易磁化方向的要大得多,这种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一个推广的Ginzburg-Landau-Devonshire(GLD)
自由能表达式. 其对铁电薄膜的电滞回线计算结果表明, 非中心对称铁电薄膜的电滞回线
也呈非中心对称(关于E=0, P=0). 相似文献
14.
考虑磁滞回线的变压器仿真及保护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变压器事故有所增加及保护正确动作率普遍偏低的现状,在研究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特性的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Saber,建立了变压器的精确仿真模型;并对变压器的空载合闸和包括匝间短路的多种故障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仿真计算.最后,基于小波分析理论,利用其对突变信号的强大检测能力,提出了实现变压器保护的新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变压器的内外部故障,对匝间短路也同样能精确检测.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四种常用钢的完全对称恒应变控制疲劳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的循环滞回能的循环特性,并讨论了不同循环特性材料的循环滞回能的数学描述。通过确定循环滞回能-寿命和失效总吸收能-寿命的理论与实验关系式,得出:循环滞回能表示疲劳损伤时,忽略了循环过程中材料的内部缺陷、热耗散以及加工等因素引起的次裂纹所产生的能耗;总失效吸收能与循环滞回能的关系和循环滞回能的循环变化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干转动的局域能量极小模型和经典的热激活模型研究了包含二次、双二次耦合的磁性多层膜的磁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双二次耦合和磁层的层数对多层膜的磁相图、磁滞回线、磁阻曲线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有限温度下,热激活使得磁性多层膜的磁状态间发生跳跃而达到动态平衡。当引入了具有高斯分布的微磁畴元后,计算了系统的磁状态,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和磁阻曲线。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形态各异的磁滞回线和磁阻曲线。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子统计的方法计算了三角结构铁电单晶的屏蔽电荷的激发,得到了不对称的电滞回线。传统的热力学理论无法对此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8.
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德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6):897-901
利用共蒸发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FeCu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样品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颗粒的平均直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滞回线,根据测量结果用Origin软件对样品的磁滞回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颗粒膜是颗粒取向均匀的非固溶磁性膜.矫顽力、剩磁、剩磁比均随铁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铁含量为25%左右时剩磁、剩磁比取极小值;而矫顽力在铁含量为30%左右极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改善动态性能, 设计了双闭环调速系统。 采用由电流滞环和转速外环构成的感应电动机双闭环控制, 以进一步提高动态特性。 当 1. 5 s 时, 负载由 15 N·m 变为 30 N·m, 转速仍维持恒定的1 400 r/ min, 同时加强磁链控制, 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的多重闭环控制的调速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动态性能更好, 磁链轨迹更接近于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多晶的Co薄膜,研究了退火时间对磁滞标度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薄膜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和沿膜面的易磁化方向,退火时间较长,具有更强的磁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