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绪言解放后,在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开展石油普查勘探工作,找到了克拉玛依、冷湖等油田。1955年,全国石油普查实行了“战略东移”。1959年,在松辽盆地发现了特大的大庆油田,相继又证实整个第二沉降带的深凹陷中都含有油气。目前,我国90%以上的石油是产在第二  相似文献   

2.
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要生储油层系中常发育有基性浅成侵入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在火成岩发育区常见油气富集,并伴有非烃气藏。喷发在生油岩沉积环境中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可以改变有机质富集状况;侵入生油层的辉绿岩等可以使局部具有特殊的油气生成能力;山活动放出的二氧化碳等非烃气体可以直接形成气藏。研究发现,火成岩发育区的生油岩具有早熟和油气生成量特别大等特点;火成岩发育区一般是盆地内构造应力低值区,也是圈闭和油气藏集中发育区。此外,火成岩及相关油气藏具有储集空间发育、油气充注率高、油气保存条件好等优点。以东营凹陷等火成岩发育区为实例,分析并阐明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要生储油层系中常发育有基性浅成侵入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在火成岩发育区常见油气富集 ,并伴有非烃气藏。喷发在生油岩沉积环境中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可以改变有机质富集状况 ;侵入生油层的辉绿岩等可以使局部具有特殊的油气生成能力 ;火山活动放出的二氧化碳等非烃气体可以直接形成气藏。研究发现 ,火成岩发育区的生油岩具有早熟和油气生成量特别大等特点 ;火成岩发育区一般是盆地内构造应力低值区 ,也是圈闭和油气藏集中发育区。此外 ,火成岩及相关油气藏具有储集空间发育、油气充注率高、油气保存条件好等优点。以东营凹陷等火成岩发育区为实例 ,分析并阐明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一直是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世界上很多大的油气区均是分布在三角洲盆地,如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东非鲁伍玛盆地三角洲和印尼库泰盆地马哈坎三角洲等。通过对不同类型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明确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发育的三角洲盆地的盆地结构、内部构造样式、烃源岩特征及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漂移期发育的尼日尔三角洲和鲁伍玛盆地三角洲重力滑脱推覆构造体系发育。在裂陷期拗陷阶段发育的库泰盆地马哈坎三角洲重力滑脱推覆构造体系不发育。马哈坎三角洲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均来自三角洲体系,以生油为主,具有自生自储,近源成藏的特点。东非鲁伍玛盆地烃源岩为下侏罗统海湾环境海相烃源岩,主要生裂解气,具有阶梯式长距离运移,远源成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南缘经历了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作用的复杂过程,并在不晚于早第三纪早期,已经由活动的大陆边缘转换为不活动的,具有典型的不活动边缘的重力效应特征。根据构造演化分析,大陆南缘的陆缘盆地属不活动边缘拉裂盆地,南海中央海金则属于边缘海盆地。本文阐述了亚洲大陆南缘的主要转换断裂系统,讨论了这些断裂系统所反映的太平洋—特提斯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板块边界的应力机制和活动方式,认为在特提斯—印度洋域,这些转换断裂系统从西向东延伸,分别属于右旋和左旋滑移。它们对中国大陆南缘边缘构造带和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地质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大陆东部盆地构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松辽、渤海湾和苏北等一系列中、新生代大中型含油气盆地与郯庐断裂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郯庐断裂活动是邻近地区断裂变形、深部物质作用、岩石圈减薄、岩浆作用以及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断裂活动和盆地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在印支至早燕山运动期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郯断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压扭活动。在松辽地区,派生的应力场使早期的地壳断裂成为郯庐断裂的分支,并发生张剪变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侏罗系沉积特点及油气资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吐哈盆地侏罗系沉积发育特点及油气资源。方法 采用沉积岩石学、沉积相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本区侏罗系沉积环境及油气资源进行探讨。结果 本区下、中侏罗统由灰、灰绿色含砾细粒沉积物组成,沉积环境以湖泊.沼泽相为主;上侏罗统由杂色粗粒沉积物组成,以山麓河流相环境为主及干旱气候为特征;砂岩主要属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源自盆地南北两侧;南侧觉罗塔格山是盆地的主要物源区,沉积物搬运方向总是由南向北,在盆地南部形成辫状及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在盆地北部发育冲积扇三角洲堆积。结论 本区侏罗系构成该盆地重要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松辽、渤海湾和苏北等—系列中、新生代大中型含油气盆地与郯庐断裂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郯庐断裂活动是邻近地区断裂变形、深部物质作用、岩石圈减薄、岩浆作用以及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断裂活动和盆地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在印支至早燕山运动期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郯庐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压扭活动。在松辽地区,派生的应力场使早期的地壳断裂成为郯庐断裂的分支,并发生张剪变形;在渤海湾和苏北地区,早期的两组剪切断裂联合成北凸的弧形断裂。由于断裂的触发与减压作用,地壳上部进一步张裂,形成断陷盆地。②从晚侏罗世开始至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时强时弱,郯庐断裂压扭与拉张裂陷交替进行。同时,由于重力均衡和深部幔隆的收缩作用,使松辽盆地整体下沉,渤海湾和苏北地区仍是幔隆和断陷盆地形成时期。③新生代期间,郯庐断裂分段活动,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效应,渤海湾、苏北地区和郯庐断裂带南段共同受到北西—南东方向的伸展变形,地幔再次拱升,渤海湾和苏北盆地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以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勘探现状和油气田最新资料为基础,采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源热共控"的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油气分布的规律为"内油外气":靠近海岸线附近的低热流值区发育大型油田,以RAVVA油田为代表,另有一些中小型油田;在靠近深水一侧高热流值区发育以DHIRUBHAI为代表的巨型天然气田,另有若干富气远景圈闭。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盆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是主力烃源岩的热演化受控于地热场,二者相匹配共同控制盆地油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辽河裂谷玄武岩成因机理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认为辽河裂谷第三系玄武岩由两类原生玄武岩浆喷发形成,一是形成于地下70~85km的碱性橄榄玄武岩浆,二是形成于地下35~50km的拉斑玄武岩浆。两者分别为源区岩石局部熔融3.88%和10.11%的产物。下辽河平原处于中国北方大陆地幔热柱、亚热柱之上。随着热柱的形成、拱起和岩石圈的飘移,火山活动由强而弱,由碱性趋向亚碱性,岩浆熔出位置由深而浅,源区岩石熔融程度由低而高。与此相应,下辽河裂谷盆地经历了裂前成穹、张裂破碎、拉张沉陷及拗陷4个阶段,裂谷由张裂而拗陷,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要介绍了沉积盆地动力学产生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然后重点论述了沉积盆地动力学对成盆、生烃、油气富集的影响及造山带与盆地间的耦合关系 ;最后介绍国际地学界沉积盆地研究动向 ,已由传统的构造沉积分析 ,逐步转向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处,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在其北部、西部和中南部形成了数目众多、类型各异的沉积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其中南海北部陆架区已经成为中国近海的主要油气产区之一,陆坡深水区的勘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国传统疆域内的油气资源正在不断受到南海周边国家的蚕食,因此,应该加快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4.
Barinas Apure盆地目前仅在西部前渊带取得有限规模的发现,多年来未能取得勘探突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勘探方向。为明确盆地的勘探潜力,在类比分析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的基础上,对盆地开展成藏组合分析,评价其资源潜力及分布,提出了有关勘探潜力和方向的3点新认识:1系统分析了盆地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证实其成藏条件优越,中长距离成藏模式勘探潜力大。南美北部统一的上白垩统浅海相泥岩为盆地提供了充足的油源;上白垩统和第三系浅海、河流相砂岩埋藏浅,储集性能优越;海侵泥岩封堵性能良好;常规油气为中近源成藏模式,取得一定规模发现,重油为远源成藏模式,发现较少。2首次对盆地进行了成藏组合评价。常规油气以上白垩统成藏组合为主,重油以第三系成藏组合为主。3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较大。常规油气待发现可采资源量为5.06×108t油当量,重油总资源量为14.93×108t。研究认为,对于盆地的勘探,内斜坡带重油可作为当前勘探突破的目标。常规油气以上白垩统成藏组合为主,重油以第三系成藏组合为主;前陆斜坡带是下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地层主要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经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岩性分析,下第三系布心组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泥岩、碳质泥岩和泥灰岩,是区内主要的烃源岩.布心组二段为湖泊极盛时期沉积,以暗色泥岩为主夹碳酸盐岩沉积,是盆地内主力生油岩系.烃源岩已进入成熟阶段,处于生油高峰期.三水盆地的资源量期望值为0.5271×108 t,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和开采价值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实验分析等资料,研究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的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情况,评价其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该区在新近系前发育两条稳定的断裂,进入新近系后断裂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伴生断层,最终形成现今南北两隆起背斜、中间一平台的构造格局;研究区主要发育4套油气组合,侏罗系一套,白垩系三套,油气藏类型包括带油环或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和油藏。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有限,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张连平 《科技资讯》2007,(18):36-37
反转构造是当前世界石油地质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文章介绍了反转构造的识别特征、定性分类、成因机制、研究方法及其与油气运移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至2050年前后,中国油气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从“贫油国”到油气生产大国,建成了24个油气生产基地,自主发展形成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我国油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这同时也孕育有广阔的勘探新区、新领域,待发现油气资源仍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刚进入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同时,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经济快速发展油气需求缺口日益扩大,本土资源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增大,勘探开发成本大幅上升,国际化经营拓展空间受多因素制约等。因此,必须始终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一方面立足国内,坚持不懈开展新区新领域攻坚战,保持勘探工作量、储量、产量的稳定增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分享国际能源资源,引进和勘探利用国外石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推进节约用油用气战略,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外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资料相对匮乏的问题,以呵呖高原盆地为例开展了成藏组合及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研究中以构造沉积演化成藏的递进控制作用为核心,获得了以下认识。晚古生代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期构造层序TS1和TS2;其中,TS1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浅海相滨岸、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TS2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陆相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沉积相控制下盆地内发育两套主要的生储盖组合,结合盆地的主要圈闭类型,进一步划分出已证实二叠系和远景三叠系两个一级成藏组合,4套二级成藏组合;在下一阶段的勘探中,纵向上应侧重于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的天然气勘探,平面上应重视以Phu Phan隆起为主的盆地中部及以Khorat次盆北部和Sakhon Nakhon次盆西部为主的盆地西部地区,前者发育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后者为三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20.
<正>喀斯特因其多重孔隙特征,在碳酸盐岩中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喀斯特(karst)一词源于100多年前南斯拉夫碳酸盐岩特定的地貌和水文现象的地理区。1966年在中国第二届喀斯特会议上,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喀斯特作用则改称为岩溶作用。不管是称之为喀斯特还是岩溶,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构成,那就是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指的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