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树雄花序一般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构树雄花序的烘干温度进行了摸索,得出最佳烘干温度为50℃.分别对构树新鲜雄花序和干燥雄花序的一般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每100 g干燥构树雄花序中总糖含量为27.59 g,粗脂肪含量为8.60 g,粗蛋白质含量为39.63 g,总灰分含量为8.53 g.由此可见,构树雄花序是一种总糖含量适当,粗脂肪含量低,粗蛋白质和总灰分含量高,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花序。  相似文献   

2.
袁勋模  袁艳容 《贵州科学》1996,14(1):68-70,33
本文研究构树果色素的提取以及温度,PH,光,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和添加剂对构树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构树果色素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京幕府山构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反映聚集强度的6项指标对南京幕府山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用波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构树空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幕府山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构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但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聚集强度逐级减弱,呈扩散性的趋势。波谱分析也表明构树种群在幼苗和幼树阶段其空间格局分布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大树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周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我国粗蛋白饲料原料进口的现状和畜牧业发展形势,针对人畜争粮、饲料紧缺矛盾和食品安全的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出耐干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更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的杂交构树新品种,并提出了"以树代粮、种养循环"设想,可以快速实现"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同时能够一次种植,多年收割利用,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对饲料的需求,促进贫困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杂交构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入"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成为将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推进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构树扶贫工程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成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国惠民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构树种子油的维生素E测定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法提取构树种子油,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了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分析了构树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构树种子油中VE的质量分数为410.45 mg·kg-1,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珠光脂酸等脂肪酸,且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等,亚油酸的质量分数为77.984 mg·kg-1。  相似文献   

6.
对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雌、雄花的花部结构特征和传粉机制进行了研究,统计了构树的坐果率和结实率,并对构树雄蕊先熟的现象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构树先花后叶,雄花先雌花开放;雄花柔荑花序,花小而多,每朵小花具有4个爆破性的花药,雄花发育初期雄蕊内折于花被中,花粉成熟时花丝平展,展开时强大的张力使花粉囊破裂,花粉弹出,雄花结构符合风媒传粉的特征.单个雄花序的花粉量约为6×108粒,小花朵数约217朵;雌花聚合成球状,花柱长丝状,柔软弯曲,表面具微绒毛,变态花萼2枚,具毛;构树坐果率高达100%,结实率为81.89%,果实为聚花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杂交构树组培瓶苗进行高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与性状鉴定,以期获得高蛋白含量杂交构树新品种。设置中低剂量的12C6+重离子束处理,选择目标单株进行根繁育苗并开展室内模拟平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40 Gy的中低剂量辐照处理杂交构树材料大多数表现出粗蛋白浓度被提升,占到总数的85.00%;粗蛋白浓度最大提升幅度达到77.24%,选择该杂交构树突变株为目标材料进行平行栽培试验,发现该突变株生物量、形态指标和叶绿素浓度跟粗蛋白浓度一样都得到显著提升。综合分析认为,所选杂交构树突变株具有较强的养分吸收、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快速生长并积累大量粗蛋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猪粪作为有机基质,与椰渣、珍珠岩、锯末混合成基质,利用容器袋进行播种培育,之后采集标准株,对标准株的根系进行测定分析。通过对构树容器苗根系[1]的研究,筛选出作为构树容器苗[2]培育的最佳配比,为构树苗木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Z1(猪粪∶椰渣∶珍珠岩∶锯末=4∶4∶1∶1)这个基质配方在构树容器苗根系的长度、根尖数、分叉数、连接数等指标上均有极好的表现,这些指标的数值越高,代表着根系的生长情况就越好,因此选择Z1作为构树容器苗的培育基质。  相似文献   

9.
构树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媛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4,22(2):57-60
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构树种子萌芽对水分胁迫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构树种子发芽过程的水势范围为0~-0 4MPa;随着水分胁迫加剧,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芽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当水势为-0 6MPa时,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地区,开展杂交构树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其各个构件不同收获期生物量积累以及水分含量、碳氮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对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地区水热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其各个构件形态指标、生物量以及全株总能量随着种植时间延长而增加,在不施肥情况下平均单株最大干重达到152.26 g。进一步分析发现,杂交构树粗灰分含量与氮素含量以及能量密度与碳素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综合分析,为了取得杂交构树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水平来增加其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