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许多学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他们凭着知识和激情获得了创业成功。但是总体而言,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尽管政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高校也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和指导的力度,但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  相似文献   

2.
199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比起“8”字,我更喜欢这个“9”字,含义更多,更有人情味。作为编辑,我希望我们的刊物有永久的朋友、永存的读者、长久的记忆。记得我当《竞争与谋略》编辑的时候,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说这个刊物登载的《中国,你认识 MBA 吗?》一文,让他知道了什么是 MBA,他要报考 MBA,做一名中国的工商管理精英,我们的文章终于有了知音,使我们很兴奋。当时MBA 在中国并不为人们所知,第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 MBA 境况很糟,我们做了报道,影响很好。现在 MBA 已经广为人  相似文献   

3.
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约611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党和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做出了“保就业、扩内需、促增长”的重大部署。温家宝总理亲自指示要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社会各界以及高校本身都在做出各种努力,积极推动和解决大学生的稳定就业。在这次各界合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行动中,高校科技产业界在为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有哪些优势,他们做出了什么行动?取了什么措施?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耿战修。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7,(3):111-1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诸多因素中,法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法律对大学生的创业既有推动也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法律的制度供给并规避创业中的法律风险,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应该着力把握的。从法律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规避两个方面概括分析了法律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日益重视,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促进政策,也产生了良好效果。各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课程、创业培训等,条件具备的院校还改建了大学生创业园,专供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基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调查分析,结合大学生创业过程息息相关的政府、高校、社会等实际情况,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生存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从中总结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5月22日,由杭州市科技局主办的第八届紫金创新论坛——“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大学生创业就业”暨杭州市第二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导师聘任仪式在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孵化器如何发挥企业培育功能,加强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服务,促进“创业在杭州”战略的实施为主题,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进一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1年,我从英国学习回国后,凭着一股创业的冲动,筹集6万元资金,在淄博创办了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民营科汇电力仪器研究所。经过九年的努力,使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开发出了“通信电缆线路故障检测仪器”、“电力电缆故障检测仪器”、“输电线路测距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监控器”等高科技产品。公司现有净资产2000多万元。年创利税600多万元。创业的实践为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辽宁省竞赛铜奖获得者孙冬冬,利用网络优势成立了沈阳地区第一家团购网站,目前他已拥有加盟企业五十家,会员5000人。一个原本对网页设计一窍不通的普通大学生,竟成为沈阳团购网站第一人,走上网络“富商”的道路,成就孙冬冬这一切的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重要任务。从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3个一级指标构建了20个二级指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标评价体系,通过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某高职学院2016年—2020年的创新学分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创新创业能力开展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AHP+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很好地满足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要求,为同类院校在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来信     
大学生创业不是儿戏看了贵刊上期对“大学生创业”的报道,感受颇深。上海市政府此次将大学生创业放到一个如此高的重视程度上,可以说目光很高远。的确,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我国未来的经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他们。  相似文献   

11.
张欣  张瑞 《科技信息》2009,(12):41-4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分析“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现状,认识到基于“挑战杯”平台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洁 《科技信息》2009,(29):140-140,144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招生规模扩大,使得我国人才培养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自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许多弊端。自主创业对大学生提出了相应的素质要求,同时,国家和高校应该增设创业指导课程,建立创业服务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开展,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西安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理解不充分;大学生在创业时会遇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困难;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基于调查结果,笔者从高校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网络+"是什么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调查问卷,向太原市万柏林区创业服务中心做了大学生网络创业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创业教育在世界各国高校已得到普遍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工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围绕工科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索了培养工科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的突破口。本文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在反思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提出融合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革下,创业主体正在从“精英”走向“万众”,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也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而鼓励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成了当前高校共青团的重要工作方向。通过阐述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拥有的先进组织条件和组织优势、丰富的校园内外文化活动资源和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比赛和课程的优质资源等重要优势,继而从多方合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配套措施和积极性等方面分析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性提出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中外大学生创业具有的个人特质,并指出中外大学生个人特质中对影响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特质培养的措施,以期抛砖引玉,供交流借鉴。该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观点:首先,加强中外大学生个人特质对创业倾向影响研究的重要性;其次,中外大学生对创业倾向影响较大的个人特质;再次,中外大学生个人特质对创业倾向影响的关系;最后,加强大学生创业个人特质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信息化》2010,(12):94-94
腾讯公司日前在上海举行了主题为“世博精彩永不落幕”的发布会,全面总结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网络财富,并深入探讨了后世博时代中国互联网的角色和作用。网上世博会是本届世博最大的亮点之一,腾讯公司在网上世博的建设运营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应用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竞争与合作的物理模型, 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两类创业团体能共存和发展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创业中应如何正确处理 创业团体之间以及团体内部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最后介绍了实践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市场不变的情况下,在创 业过程的竞争与合作中,创业团体内部不团结或者创业者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类矛盾等自身原因,会使两类创 业团体没有共存的可能性;反之,两类创业团体能共存和发展.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只有理性面对竞争与合作,才 能实现“双赢”或“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