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侵权责任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其中侵权责任法适用范围的扩张,特别引人注目.其适用范围的扩张具体表现为权利保护范围的拓展、人格权成为侵权责任法的保护重点、保护范围涵盖合法民事利益以及适用领域的延伸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计算机软件进行著作权保护当中所出现的软件开发者的认定、软件模块的法律保护、反向工程问题、版权侵权认定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计算机软件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客体两者之间在性质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建议我国学者从软件自身性质出发制定一部能切实保护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的特别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我国法律对合法的专利权是予以保护的,专利权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法律上说,所谓“盗版”,指的是未经许可而“复制”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行为。“盗版”同许可密切相关,因此判断软件是否盗版要根据软件许可协议以及软件的性质、分类等因素来定。软件许可协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买卖合同,它的标的是无形的商品———软件的使用权,并且这种使用权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是许可协议的基本特征。限制性条款具有法律效力,违反许可协议的行为,有些可以构成侵权。至于软件的侵权性,不同种类的软件不一样。对免费软件和试用软件,用户可以自由地复制传播,并不构成盗版;对于自由软件来说,用户使用时不能违反该软件的“通用公共许可”(GPL)版权声明;而对于商业软件来说,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必须遵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同时,合法用户的使用行为也必须符合该软件许可协议的规定,否则就为盗版。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案,跨国软件公司将其软件最终用户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的知识产权案,对西部市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计算机软件实施著作权保护中所出现的对软件开发者的认定。软件模块的法律保护,反向工程问题。版权侵权认定等一些难以解决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计算机软件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客体两者之间在性质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建议我国学者从软件自身性质出发制定一部能切实保护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的特别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从软件服务商及用户的利益双赢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保护机制的软件保护模型。一方面,该模型使得软件服务商通过安全机模块为合法用户提供生成的注册码方法达到保护软件的目的;另一方面,合法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签名技术验证软件服务商的身份从而提高了自身利益的保障。利用用户身份认证、主机硬件验证、软件权限设置机制实现了对软件的弹性保护。模型分为四个模块:客户端模块、软件服务端模块、安全机模块、数据库模块。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能同时解决了服务商与用户之间的软件保护问题与权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小翠 《科技资讯》2006,(7):250-251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一般采取版权、专利、技术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手段对软件作者及相关合法权利人的权益进行保护,但上述手段在对软件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中都有捉襟见肘的困境,即便综合应用上述手段也无法全面保护软件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专门立法保护软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科技促进发展》2010,6(3):110-110
实践证明,硬件创新远远跟不上软件创新的速度;对软件创新形成“专利为主、严禁侵权、巨额赔偿”的机制,这是美国软件行业崛起的司法基石。目前,美国继续捍卫这一基石,并把软件的专利司法保护触角伸展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最终用户软件盗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软件产品的特点,其次以软件的特点为基础,特别是网络外部性这一特点,构造了消费者在存在最终用户盗版和不存在最终用户盗版两种情况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再次基于消费者的行为变动对厂商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最终用户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涉外知识产权争议频频发生,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从打火机到剃须刀,从彩电到DVD,从电信设备到数码像机,从摩托车到汽车,对我国一些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竞争手段.在这些知识产权争议中,除了涉及到是否侵权的传统问题之外,还涉及到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因为合法获得的知识产权也可能存在不正当行使即滥用的问题.禁止知识产权的滥用与保护合法的知识产权是一致的,这实际上也就划定了正确行使知识产权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网络时代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呈现出传统侵权方式与网络侵权方式并存的特点,并在分析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网络时代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前景作了探讨,即赋予隐私权以独立性、在未来民法典中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做一般性规定、在某些特别领域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做具体性规定以及从国际私法的角度对隐私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安装软件时常常会看到一份"许可协议",假如不选中"同意协议"的操作,则无法继续安装、使用该软件。本文拟就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MICROSOFT软件最终用户许可协议》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从格式合同的视角作一解读,分析点击合同的有效性和法律后果,以保护软件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美两国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差异作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阐述了美国有关软件侵权的判例法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指出了美国的司法实践经验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具有建设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软件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中枢,GATT知识产权协议规定,计算机程序无论是原码或目标码将根据伯尔尼公约(1971)作为文字作品保护。但是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法适用于高科技产业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同一性保持权、复制、改编、认定侵权、侵权标准等都不能完全套用,有许多软件特殊问题,本文在论述了计算机程序的一些法律概念和著作权法适用于计算机程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侵权的基本原则和侵权类别。为了促进软件贸易的发展,编译了日本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许可合同和美国IBM公司的特许程序协议书。  相似文献   

16.
对行为本质的认识是对其普遍性的认识,是类型化思维模式。新闻实质是表达行为。思想表达路径虽然多种多样,但侵权的表现形式基本相似,侵害的客体都为非物质性人格利益。以表达自由为出发点和行为类型化为划分依据,根据权利客体分类和主观归责原则,新闻侵权的法律属性是人格权性质的侵权,并非特殊类型侵权。立法上可以通过制定新闻传媒法这类行业性法律法规规范新闻传媒行为,保护表达自由;在侵权责任法体系内则对非物质性人格权保护制度进行完善,以形成行业规范与权利保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侵权严重损害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由于新闻自由权与人格权的矛盾,加之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实践中很难平衡两者利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两者冲突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利益平衡的原则、新闻真实性认定标准、新闻侵权的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于输入民族信息的ActiveX控件的开发方法.通过读写文件解决了最终用户对控件属性的持久控制问题.使用本控件进行再开发时,程序员无须进行输入检查.再开发以后的软件,可以适合不同熟练程度的计算机操作人员,提高输入速度.容许猜测生僻字的读音,读错时用多媒体进行容错提示.讨论了在基于ODBC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中使用本控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B/S结构软件体系能够有效弥补主流C/S结构学生收费系统"难以适应学校各部门自动化协同办公"的缺陷,但B/S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亦导致收费系统面临"病毒入侵、黑客攻击、非法用户侵权和合法用户越权使用"等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BAC的权限控制安全机制,根据用户类型和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权限控制"和"模块分配控制",实现业务数据和功能模块的授权访问,有效地克服B/S结构的安全性缺陷,同时具备"授权管理灵活、数据访问安全、业务流程适应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促进发展》2010,6(7):93-93
2010年5月18日,微软公司宣布,它刚刚对全球知名的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com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此次起诉,微软使用了9项软件专利。这些专利分别保护:在逻辑和物理数据之间建立关系图的系统;用嵌入菜单展示网页的系统;工具条的叠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