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以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集中、统一、有序、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巴黎公社时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政党制度,关系到该国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作为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即表现了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一、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由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阶级力量对比等情况决定的政党是一定阶级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和巩固政  相似文献   

3.
总纲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逐步消灭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4.
(一) 政党是阶级的代表。我国各民主党派大都是在中旧共产党倡导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在抗日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先后建立起来的,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联盟。通过多党合作加强各民主阶级的合作、扩大革命统一战线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5.
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力量。多党制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政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作出最富价值蕴涵的选择,并根据自身性质和发展状况确定其价值目标,以此来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我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党在新世纪价值追求的出发点,是党实现新世纪价值目标的保障,是党领导中华民族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价值转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党人王金发早年自觉投身民族民方革命斗争,出生入死,历尽艰险,建立功勋。但在革命成功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他经历了掌权、失权、反袁、降袁、被杀的急剧人生变化,死时年仅33岁。他的人生悲剧比较突出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党人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落在无产阶段及其政党的肩上,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它独有的组织方法和政治力量,深入动员乡村社会中的革命阶级,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政党体系中,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改造或重建乡村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与组织,摧毁原有的传统政治权威,克服存在的各种危机,使得政党权威在乡村社会逐渐建立起来,成为获得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据。由政治动员和土地革命相互作用所推动的乡村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为实现政党扎根于乡村社会,取得权威式地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政党制度法律化的时代积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四条一在序言第十自然段末尾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表明,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已经开始法律化.一、有中回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现现代国家,政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大都是由政党在政治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该国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关系到哪个阶级、阶层执掌国家政权的大事。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容是: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0.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方法和途径,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 政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国家和政党的产物。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和国家总是要利用政策手段,来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同时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因此,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国家、政党要保持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总是要制定和实行一整套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时代特点的政策的,并且将其当作维护统治阶级利  相似文献   

12.
阶层和阶级的分化冲突只是政党的根本成因而非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李普塞特所代表的“阶层论”的错误就在于,将政党的成因当作政党制度的成因,因而误以为阶层和阶级的分化冲突是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是选举制度,因为执政党究竟是两个还是三个以上抑或一个,无疑取决于选民的投票选举,说到底,取决于多数票制还是比例制抑或混合制之投票选举制度,因而迪韦尔热所代表的“制度论”是真理。  相似文献   

13.
言论     
《世界博览》2011,(13):9
<正>"总统因他获得的经验,可以领导任何政党。总统是领导重大进程的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接受《莫斯科新闻》采访时,透露了未来出任政党党首的计划,称该党既可能是自己的党,亦可能是已经存在的党。"虽然中国的法律条文看上去和西方国家类似,但中国的司法实践却和西方有很大不同。用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看同一个法条,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使了亚洲的觉醒。亚洲大陆掀起了一场震荡世界的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在这场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土耳其与印度在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导人凯米尔和甘地的领导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土耳其在一九二三年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获得了独立。而印度的独立~直到一九四七年才实现。为什么同处于殖民压迫之下的两个国家,面临的革命任务相同,领导革命的阶级相同,在革命成功的时间上却相差这么久,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探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土耳其和印度都遭受外国殖民…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指社会上的一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为了共同的利益在一定目标下而实行的联合。而组织和领导革命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争取同盟力量,取得革命事业胜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少数民族统战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党关于少数民族的统战政策,关系着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就新时期少数民族的的统战政策作一简要的述略。  相似文献   

16.
任何哲学派别都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是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对立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王充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这种斗争的反映之一。我国汉代地主阶级在用武力取得政权以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政治生态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它带来社会生态的生机与活力。中共创立的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与和平、守法的政治文化,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的检验,实现了社会的融洽,这一政党制度的与时俱进性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摘 要: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家庭”与“革命”构成了一对彼此对立又依存的范畴。50-70年代小说中,无产阶级“革命”将“家庭”指认为“他者”,通过去掉“家庭”的“他性”建构起“革命家庭”,来实现对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确认。以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及合作化题材小说的经典作品为对象,论述了“革命家庭”的构成因素及建构规则和过程。提出“革命家庭”要具备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阶级背景,家族复仇与阶级复仇相结合并向阶级复仇转化,革命伦理通过对家庭伦理的改造与借用,确立了家庭服从革命的绝对秩序,家庭亲情由革命的基础下降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略谈井冈山精神在战争年代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的经验证明 ,任何一种事业 ,如果缺乏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 ,都是无法走向成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从事的阶级解放与民族复兴事业 ,除了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有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也正是由于同时又发扬着一种革命的精神 ,才将事业一步步地推向成功。这种精神的力量 ,在中共开始从事革命实践初期 ,即已显现出来。但在初期 ,党在思想上、政治上都还不很成熟 ,在它身上虽已体现出一种革命的精神 ,但是这种精神还处在孕育阶段 ,尚未成熟成型。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在各地领导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两支难分难解的政治力量。经过八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了两大转变,即从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夺取全国政权的政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建设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政党;从领导人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国家的政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国家的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