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与蜀是先秦时期西南地区两个强大的宗主国,古蜀国见诸于文献记载的,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朝代,巴国有廪君蛮、板楯蛮等。因为该地区由多个族群构成,所以既有崇拜白虎的氏族,也有畏惧白虎和射杀白虎的部族。古代巴、蜀的社会结构与政权模式,与中原王朝显然有着很大的不同,应是一种酋邦式的形态;由于长期小邦林立,因而在文明早期阶段经历了由部落联盟到酋邦社会的演进,形成了共主的政治局面。秦并巴、蜀之后,曾采取很多重要措施以加强统治,将北方和中原的很多东西输入了巴、蜀地区,促使并加快了巴蜀区域文明与华夏文明的融合。秦人一方面十分强势地改变了巴蜀地区的治理模式与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巴蜀文化习俗的宽容。巴蜀文化经过历代传承,吸纳和融入了许多新的因素,迄今仍充满活力,显示出鲜明而浓郁的地域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
秦灭巴蜀后,巴蜀地方社会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乃至社会意识诸方面发展具有两层明显的面相。一是巴蜀地区深度融入“中央-地方”格局,巴蜀社会接受秦文化辐射,对“中央”逐渐形成政治和文化认同,二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首长出于掌握民众的需要,在日常行政中亦能尊重和接纳巴蜀本土文化传统,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秦蜀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  相似文献   

3.
"南中"地名的含义是"(巴蜀)南方的区域",在蜀汉时期正式得名并形成。南中与西南边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南中是汉晋时期在西南边疆之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一个区域。以位于巴蜀以南和"种别域殊"为标准,这一区域经历"西南夷南部地区"、"西南夷南部郡县"、"益州南部郡县"、"南中"等阶段,在蜀汉时期形成整体,具备总体的地名指称。随着"庲降都督"成为总摄南中的高层准政区,南中区域与政区同一。  相似文献   

4.
巴蜀文化的差异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文化自古以来相邻且相融,但二者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青铜文明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巴文化和蜀文化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品位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东北官话和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次方言中相距最远的方言,二者语音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首先从人口迁徙的角度讨论了二者各自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幽燕方言—汉儿言语—东北官话;巴蜀方言—土司通语—西南官话的历时演变的预设,然后比较分析了它们在语音上的差异性,讨论了两种方言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二者比较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的巴蜀是否有士族存在,不少论者对此持有疑问。文章通过对史料的发掘梳理,得出存在巴蜀士族的结论。并认为巴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时间较短,发展曲折缓慢(其间经过“两起”“两落”),尽管巴蜀士族在魏晋这一士族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当的只是一个表演不充分的角色,但不应当忽视和冷遇它。  相似文献   

7.
两晋之际,海内大乱,(赛)人李氏干巴蜀地区割据,建立了成汉政权.成汉政权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李雄之后的几任统治者都未能处理好皇权和大族的关系,失去了六郡大族的支持,又得不到巴蜀土著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通过旅游产业构成中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比率来衡量中国国际旅游产业的结构特征,分析了1997—2005年我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变特点,同时对省际之间的演变特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最后就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考察和比较历代古籍文献中著录的古巴蜀方言词语在现代四川方言中的存留情况,由此探寻四川方言与古巴蜀土著语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东巴文和巴蜀文字的关系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发现,两种文字造字手段,符号体态各有特点,差别较大。因此两种文字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具有领从蹄结构的鼓式制动器进行试验研究及谱分析,发现制动系统的切向振动是鼓式制动器制动尖叫的主要振源。通过建立制动尖叫的力学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制动尖叫产生的机理。本文进一步推导了制动过程中的切向力激振频率计算公式。只要在通常的制动工况下能使该激振频率避开结构的共振频率,则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制动尖叫。因此,根据该方法可在设计阶段对制动器的制动尖叫进行预测,从而为预防制动器制动尖叫  相似文献   

12.
中冶京诚(营口)中试基地锅炉房为全厂生产提供蒸汽保障。其中3台国产锅炉存在汽包水位控制问题,经常造成锅炉误动作停炉,影响生产。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暨利用现有设备,调整自动化系统多个参数及相关工艺过程,改造后,既节约了资金,又保证了锅炉生产稳定,创造了长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近代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变化受到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化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和影响。探讨近代以来区域中心城市兴起及优先发展的原因、条件,说明其发展是内外双重力量推动结果,它的崛起初步奠定了中国现代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冲击压实机是一种高冲击能量的压实机械,通过破裂稳固混凝土路面,使旧路面形成嵌锁型结构,成为新铺路面的垫层或底基层.结合省道S249线坪乳公路改造工程,简要介绍了冲击压实机的工作原理,冲压施工工艺,重点对沉降效果和破烈块度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当前冲压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轴辊传送工件的自动线由于设计有合理,会造成工件在传送时产生阻滞现象。本分析了产生阻滞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孟晓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588-6591,6596
通过对电力设备视频监控中的典型画面以及典型电力设备的视觉噪声影响研究,及几种常用的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比较研究,得出小波软阈值算法能比较好地处理电力设备视频监控画面的高斯噪声和混合噪声这一实用的工程结论。针对小波去噪算法对于细线缆等轮廓线较细的设备,以及阴影较深的设备的噪声背景处理效果较差,轮廓线断裂显著等问题,提出可利用已知轮廓线对小波算法的软阈值进行启发式修正,修补轮廓线断裂缺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用ANSYS/LS—DYNA对轴向冲击的薄壁圆柱壳的动力屈曲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中考虑了大变形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径厚比、约束条件、冲击速度、材料参数等对柱壳的对称和非对称动力屈曲有明显的影响。当圆柱壳一端自由一端固定时,径厚比R/h≤26,柱壳发生轴对称屈曲;反之,发生非轴对称屈曲。当圆柱壳一端夹支一端固定时,轴对称屈曲的范围增大,其径厚比R/h≤31,发生轴对称屈曲。当径厚比、约束条件、材料参数等不变时,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屈曲由轴对称变为非轴对称。在相同条件下,柱壳高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轴对称屈曲的范围随着圆柱壳高度的增加而变大。材料的塑性强化模量?屈服应力等对薄壁圆柱壳的动力屈曲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同属犯罪的抗辩事由,二者历经了被明确区分到被淡化界分甚至被混同的过程。但普遍认为,二者存在明显不同,正当化事由是合法的、被鼓励的行为,可宽恕事由是错误的、应避免的行为,区分二者对于发挥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判断可否抵抗行为相对方、定性教唆者等第三方行为、确定是否民事赔偿与适用何种刑事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的界分,存在形式标准说、道德标准说、法益侵害说、核心特征说之争。正当化事由即刑法上无危害的行为,阻却违法,因不为犯罪从而免责;可宽恕事由即刑法上有危害的行为,阻却责任,因可责性缺陷从而免于刑罚,二者的本体和犯罪构成体系地位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运动可导致血液流变性的改变,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可能是运动能力降低、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贫血发生的原因之一.通过研究一次性运动和长期运动对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便发现血液流变学和运动能力的相关性,为进行科学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为了羁縻西北吐蕃,宋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赐予其财富和与其开展贸易,但由于贸易政策的两面性,部分官吏在贸易中的失职,贸易受政治或军事影响比较大,羁縻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