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手性季胺盐、手性冠醚等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聚合物支载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手性相转移催化不对称烃基化反应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催化剂、温度、溶剂、浓度和磁场等因素对该类烃基化反应的化学产率、光学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方法及其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手性炻唑硼烷类催化剂的应用,使用手性改型氢化铝锂的还原。手性修饰的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的应用,具有膦酰胺结构的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氢化不对称还原。不对称相转移催化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方法及其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手性恶唑硼烷类催化剂的应用,使用手性改型氢化铝锂的还原,手性修饰的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的应用,具有膦酰胺结构的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氢化不对称还原,不对称相转移催化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Ti(O-i—Pr)4-DET催化体系、手性Salen催化体系、手性酮催化体系和负载手性催化体系等在不对称催化环氧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催化环氧化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Sharpless催化体系具有操作简单、催化剂价廉易得、对映体选择性高的优点;Jacobsen催化剂对双键环氧化有一定通用性,合成相对简单;手性酮催化剂能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负载型催化剂具有催化剂易于回收、产物易于提纯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再传喜讯,我校又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是化学化工学院苏桂发教授主持的“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和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梁伟红博士主持的“重子及其激发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手性合成是有机合成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以手性催化剂催化完成的有机化学反应在手性化合物的制备中具有重要地位。壳聚糖作为含有手性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手性催化剂的制备。主要介绍了基于壳聚糖为载体材料的典型固载型手性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详细综述了手性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研究最新进展情况,按照手性催化剂的类型分3部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有机聚合物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将手性催化剂固载在成型聚合物上或者直接共聚成聚合物所形成的高聚物催化剂.由于其制备简易、性质多样和容易回收再利用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简要的总结了由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所形成聚合物手性催化剂,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介绍了合成手性氨基膦酸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从氮原子或磷原子一端引入手性源;应用手性催化剂;应用手性模板以及手性氨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手性硫脲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是一类典型的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文章综述了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硫脲的氢键活化理论模型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手性硫脲催化剂对底物的氢键活化作用的影响规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性膦配体催化剂在不对称羰基化、芳基化、烷基化、硅氢化中的催化反应,并提出了研究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孔祥荣 《河池师专学报》2003,23(2):99-101,104
系统分析了1991—2002年间发表的百余篇有关手性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文献,主要讨论了年份分布,作者国籍分布、刊物分布、内容和方向等方面的问题。从90年代以来,对手性Schiff碱的研究逐步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化,并渴望发展成为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手性催化剂以及手性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发烟硫酸磺化手性双胺双膦配体[(R.R)-C6P2(NH)2].合成了PNNP-型水溶性手性双胺双膦配体[(R.R)-C6P2(NH)2(SO3Na)4],并分别与简单的钌、铑络合物反应,制备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剂[(R,R)-C6P2(NH)2(SO3Na)4RuCl2]和铑络合物催化剂[(R,R)-C6P2(NH)2(SO3Na)4RhCl].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对手性配体及手性Ru络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进而用这些水溶性的钌,铑络合物催化剂或水溶性手性配体与铱络合物[IrHCl2(COD)]2组成的混合催化体系研究了多种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结果表明.在以异丙醇作为氢源时.对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与铑,铱催化体系相比,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体系具有更高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对于苯乙酮的氢化.其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达到91.6%和93.0%e.e..此外,进一步考察了反应温度和KOH用量对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转移氢化性能的影响,并将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催化体系应用于多种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获得了高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可达92.0%和96.4%e.e..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手性钌络合物[CR.R)-G6P2(NH)2(SO3Na)4RuCl2]是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催化氢化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性膦配体催化剂对不饱和C=C键、C=N键、C=O键的不对称氢化的催化反应,并提出了研究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有机合成手段。评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尚有待深入的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作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优势及研究近况,特别是用作手性催化剂不对称合成光学活性物质。并设计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催化醛酮不对称还原反应,可获得较高光学产率的手性醇,其%e.e值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新的反应控制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的反应控制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Ph(CH3)C·HN(CH3)3]9PW9O34,第一次将手性引入到反应控制的相转移催化系统的催化剂中,这为扩展该催化系统的应用(从非手性环氧化到手性环氧化)提供了可能性.对查尔酮的初步环氧化反应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涡旋光束因携带轨道角动量(OAM)而具有手性.通过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具有手性的涡旋光场已经被用于制备手性微结构、检验手性生物分子等.其中,根据应用需求,产生能量可控的涡旋光场尤为重要.采用“棋盘格配比法”在紧聚焦条件下实现了密集多环完美涡旋.通过调控产生了不同涡旋环的“棋盘格相位”的数量,实现了对密集多环完美涡旋中各涡旋环相对能量的调控.此外,通过调整完美涡旋的半径,使密集多环完美涡旋具有相对均匀的强度分布.利用球面波与该光场干涉,分析了各涡旋环的拓扑核数,验证了密集多环完美涡旋中各环的手性.该手性光场的产生,可以为制备手性微结构、检验生物分子提供灵活工具.  相似文献   

18.
将新颖的手性胺基磷配体,6,6'-二甲氧基-2,2'-双(二苯胺基膦)-1,1'-连苯的铑铬合物应用于烯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发现这个铑络合物是一个有效的手性催化剂,各种手性胺产物的转化率为100%,光学选择性(ee)也达到了51%-43%。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近年来聚合手性试剂的合成及应用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工作评述了Evans恶唑烷酮手性助剂,莰烷类手性试剂、恶唑啉手性试剂、C2-对称胺于性试剂以及手性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等聚合物手性试剂的和于不对称合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使用二乙基锌制备手性联萘酚-锌催化剂,用于催化硼烷对苯乙酮的不对称硼氢化,在仅使用30%配体的情况下,对映选择性可达53%ee。在进一步研究非手性添加剂三乙基胺(Et3N)和四甲基乙二胺(TMEDA)对该手性锌催化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的影响时发现,非手性添加剂对手性锌催化的不对称硼氢化有不利影响,这一结果提示手性锌催化不对称烷基化反应与手性锌催化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