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为避免股权被平仓的风险,控股股东质押股权后应该有动机降低股价波动风险,现有文献对此虽有探讨,但结论并不一致,而且对具体机制的探讨也不清楚.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股价波动负相关关系及其具体机制与路径,并选取2007年到2021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的股价波动确实显著降低;为了维持短期股价稳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股权后,会增加公司高管的短期薪酬,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高管激励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股价波动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的平滑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能力和盈余管理水平,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大股东掏空来实现的.异质性结果也说明了非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对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行为都更为敏感.本文探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的作用及其机理,从理论上对股价波动文献进行了补充,并为外部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出相应建议,对提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艳  陈收 《系统工程》2007,25(2):66-73
鉴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以1134家A股上市公司1998到2004年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根据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及其持股性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在具有不同性质和控制力的控股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表现及其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的利益导向下,资本结构因控股股东控制力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市场的融资政策和环境,以及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和股权流动性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控股股东在资本结构决策中自身利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现有关于A股市场股权质押的研究多为实证分析,但言人人殊,且与海外市场的发现存在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在无其它外部融资渠道的假设下,通过分析股权质押与内部占用两种融资方式的替代效应与潜在风险,提出了一个探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除兼容解释已有大部分实证发现之外,我们还证明:1)股权质押可提高控股股东的投资效率并降低其内部占用动机,从而缓解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提升公司估值,增进投资者和社会整体的福利;2)随着质押比例的上升,控股股东的内部占用动机增强,致使公司估值下降,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3)在此过程中,利率、质押率与市场估值的作用正负相异.拓展分析发现:4)股份减持是相对成本最高的融资方式,传递的信号也最负面.总之,股权质押拓展了控股股东的融资渠道,并对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估值以及决策等产生了非线性非单调的影响;其中质押比例是关键,质押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分析了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与公司治理机制对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行为的影响关系.选取2003--2006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中发生的85笔大额且控制股东地位发生变更的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上市公司中以大额股权转让溢价衡量的控股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规模平均达到10.66%;以独立董事比例、股权制衡水平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水平越高,控股股东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就越小;控股股东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规模与其终极持有的现金流量权比例存在统计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分步扩容为自然实验事件,选取200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卖空机制引入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意愿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融券卖空交易机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由机制检验结果发现,融券机制通过降低外部信息不对称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并促进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支持卖空机制的“信息增益效应”和“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融资约束较强、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行业竞争度较高及民营企业中,卖空机制抑制股权质押行为的治理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刻认识融券卖空机制的市场功能,为科学规范中国资本市场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股权质押逐渐成为控股股东的融资渠道,由此产生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影响了企业创新活动.以201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构建了"股权质押-管理层风险偏好-创新成效"的研究路线.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的滞后一期实质性创新,但对滞后一期策略性创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测算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了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对我国控制权私利进行了度量,在限售股解禁背景下,检验了限售股解禁给控股股东所带来的市场预期收益与控制权私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同时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盈利水平、公司规模、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有收益负相关,非流通股溢价倍数、公司负债率、股权转让比例、股权离散度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流通股规模可能并不是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全流通条件下,国有股权转让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2003~2017年A股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并且质押比例越高,调整速度越快。在考虑内生性等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弱的融资约束以及低杠杆水平会显著增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文章拓展了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影响因素的研究,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完善股权质押借款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股权集中的所有权结构下,考察控股股东是否迎合投资者情绪增加投资。使用动态面板回归发现,控股股东存在情形下,投资者情绪依然与公司资本支出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受到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在两权发生分离的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越高,控股股东迎合程度越强,不过民营控股股东的迎合程度并没有显著高于国有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视觉,将股利政策作为一个可观测变量引入Tirole企业家道德风险模型,探讨在股权分置情况下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在合理假设基础上,我们证明,控股股东对经理进行监督,不仅增加公司净现值,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效用也增加。“一股独大”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控股股东效用增加,中小股东效用不变;发放股票股利,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效用同时增加。股权制衡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效用都增加;发放股票股利,控股股东效用不变,中小股东效用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9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公司股息率水平、股息率不稳定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股息率会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分红的公司、股息率较高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较低.我们还发现,股息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偏好,进而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股息率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关系中同时具有正向中介效应和负向调节效应.另外,股息率不稳定会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机构持股是其影响渠道之一.本文的实证发现有助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制定更加合理的股息政策,同时也为监管层制定上市公司分红引导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净资产的证券投资价值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证券的价值评估有多种模式,最经典的是现金流模型,但这种模式对很多企业不分红,而股票的价格仍在上升的状况却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另一种是基于市盈率(P/E)预测的股票价值评估,其缺点是基于不断变化的股票价格,且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本文把股票价值评估用3个指标表示: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的增长率和投资回报率,并引入合理预期理论介绍股票价格的连续波动,最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模型在证券市场的应用。该证券价值评估模式能更客观地反映股票投资价值,从而为证券投资活动中的价值判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两个角度,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同伴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存在同伴效应,即公司是否派现受到同伴公司的显著影响,而且,该现象集中在高成长性且低现金流公司样本中;同时,研究并未发现上市公司的派现水平存在同伴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在半强制分红的制度背景下,高成长性低现金流公司为了争取到再融资资格,会充分考虑同伴公司的派现决策并做出反应,但它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同伴公司是否派现,而不是其派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学习、行业竞争以及高管声誉关注是公司派现意愿同伴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司财务决策同伴效应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在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理解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崔玲 《系统工程》2012,(1):32-37
以2010年湖南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为样本,对湖南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同年度湖南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经营者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描述性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业绩指标每股收益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营者货币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呈弱的正相关关系;经营者持股数与公司业绩之间呈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有控股、公司绩效与总经理变更:政府控制权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政府控制权差异,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据此检验了经营业绩和总经理变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直接控制型公司总经理变更对业绩的敏感性显著低于政府间接控制型公司,政府间接控制型公司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继任者继任初期国有法人控制型公司业绩显著下降;无论哪类公司的总经理变更都没有对业绩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方信号理论表明,上市公司遵循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变化可传递未来盈余的信息。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遵循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使得我国公司的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与西方信号理论存在一定差别,即股利变动不反映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公平是法制的基本原则.儒家是否与法律相似,会一视同仁地对待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诉求,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基于2002-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对儒家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儒家伦理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机制,不仅有效地遏制了大股东通过现金股利谋求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行为,而且提高了中小股东通过合法途径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上述结果意味着儒家伦理会差别对待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诉求,但传承儒家传统文化不可能削弱法制的治理效果.本文为理解儒家伦理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6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择内部控制质量作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现金股利与代理成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内部控制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代理成本存在门槛效应:当内部控制质量高于门槛值时,现金股利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当内部控制质量低于门槛值时,现金股利则难以降低代理成本.这说明,良好的内部控制是现金股利发挥治理功能的前提与基础.通过统计发现,高于内部控制质量门槛值的公司数量更多、股利支付公司占比更高.表明股利代理理论在我国是有效的,且正是由于该门槛效应的存在,使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更愿意支付现金股利.因此,本文不赞同以往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之间的"结果"或"替代"假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概股企业私有化退市背景,分别建立了中概股企业继续海外上市与私有化退市两种情形下的企业价值模型,模拟控股股东私有化退市决策的权衡过程。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净现金流临界值,当中概股企业的净现金流大于该临界值时,继续海外上市时的企业价值更大,控股股东应选择继续海外上市;反之应选择私有化退市。中概股企业继续海外上市的资本成本率和上市维持成本越高、获取净现金流的能力越弱,净现金流临界值越高。私有化退市后的资本成本率越低以及获取净现金流的能力越强,净现金流临界值越高。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并以智联招聘私有化退市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结论对中概股企业私有化退市决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产专用性与股利政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产专用性影响资本结构,而资本结构又对股利政策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了资产专用性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以沪深两市2000~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方程,分别运用二元选择模型、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与支付现金股利倾向、支付力度负相关,但与股票股利政策不存在显著关系。本研究为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