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导晶体 Bi_(2.8)Pb_(0.4)Sr_(3.2)Ca_(1.3)Cu_3O_x 的助熔剂法生长及多相交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助熔剂法生长了 Bi_(2.8)Pb_(0.4)Sr_(3.2)Ca_(1.3)Cu_3O_(?)超导晶体。晶体尺寸达10×4×3mm~3.晶体具有正交结构,晶胞参数为 a=5.38(?),b=5.37(?),c=30.9(?)。直流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表明 T_(c(zero)),=89K。在少数解理的薄晶片中发现多相交生现象,XRD 图显示 c=37.8(?)的高温超导相存在,R—T 曲线在103K 出现陡降,在97K 出现台阶,89K 时达到零电阻状态。文中讨论了 Pb 对高温相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制得106K(BiPb)SrCaCuO高温超导体的基础上再进行的Sn替代Bi的研究。实验表明热处理工艺对其超导电性影响很大,由于Sn的替代破坏了Bi系中原有的高温超导相。 相似文献
3.
朱经武和Maeda等在BSCCO体系中发现具有120K转变的高T_c相存在。他们的工作是在Michel等人发现BSCO在7~22K呈超导状态的基础上将Ca加入该体系而得到的。但朱经武等人的工作只在Bi系超导体中有110K相存在,并没有制备出110K零电阻温度的高温超导体。Green等人在朱经武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Pb来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4.
Bi系高温超导氧化物中掺杂(Pb、Sb、Eu)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中固态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掺 Pb、Sb、Eu的 Bi系高温超导氧化物 .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超导性能的测量 ,X射线衍射 ( XRD)分析以及扫描电镜 ( SEM)的形貌观察 ,发现 Pb、Sb的掺杂对 Bi系材料超导相 2 2 1 2相、2 2 2 3相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 Eu的掺杂只有利于 2 2 1 2相的形成却不利于 2 2 1 2相向 2 2 2 3相的转变 .在掺 Eu的样品中发现有Ca2 Cu O3 存在 .对 Bi系材料中调制结构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5.
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具有功率密度大、响应快和寿命长等优势, 在新能源电网和新能源电动船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具有优越的载流能力、较高的工作温度以及相对较低的制备成本, 在超导储能装置得领域到了广泛应用. 对氧化钇钡铜(YBCO)高温超导带材特性介绍的基础上, 分析储能装置对其的性能要求, 阐述一代高温超导储能磁体研究现状, 并结合 10 MJ 储能磁体的设计进行具体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7.
详细探讨了在制备(Bi1/2Na1/2)TiO3-BaTiO3(abbr.BNBT)系无铅压电陶瓷的过程中,合成条件Ty和烧结温度Ts对材料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制备BNBT系压电陶瓷的工艺条件,并且系统地研究了(1-x)*(Bi1/2Na1/2)TiO3-xBaTiO3(x=0.02、0.04、0.06、0.08、0.10)的性能.XRD结构分析发现系统的相界在x=0.06,此时d33等压电介电性能参数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8.
镧系大环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合镧系硝酸盐 ( )的存在下 ,2 ,2 (-亚乙二氧基 )双苯甲醛与二亚乙基三胺在乙醇介质中形成了配合物 RE(OH) (NO3) 2 L· 2 CH3CH2 OH (RE=La~ Nd) (L是相应的希夫碱大环 ) ,且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 TG- DTA分析等性质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 [Ln(OH) (NO3) L] NO3·2 CH3CH2 OH,其中镧系离子的配位数为 8.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Bi系2223单相超导材料表面和内部的正电子寿命谱,利用三态捕获模型对材料的本征寿命和缺陷分布作了估算,讨论了湮没过程的物理机制以及和材料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研究了掺杂量、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镧纳米TiO2比纯TiO2光催化效果好.在同等条件下,掺镧纳米TiO2对亚甲苯蓝的降解率最多要比纯TiO2提高30%左右.其中掺镧2%的纳米TiO2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0min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分色制网目印花版中,由于各色版网目角度不同而导致出现莫尔花纹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防止莫尔花纹形成的最佳网目相对角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磁性和非磁性杂质对高Tc超导体结构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和已有的实验定性符合。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2,28(4):137-139
用变温X-射线衍射仪、扫描量热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精心制作的Bi1.7Pb0.3Sr2Ca2Cu3Ox超导样品从室温到熔点温度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样品在此温度范围有两个热量和重量反常.分析表明这两个反常与晶体结构中纳米尺度上两个不同的结构块--钙钛矿块和盐岩块有关,这对认识高温超导体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非磁性掺杂下二维Ising系统的相图.在平面四角点阵上,以晶格Ising模型为框架,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详细观测了不同非磁性物质掺杂浓度下系统磁化强度和磁畴生长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根据有限尺寸标度理论得到其相变温度.结果发现:当掺杂浓度较低时,存在铁磁与顺磁间的相变;而掺杂浓度较高时,在仅考虑近邻作用下系统无铁磁相.当考虑次近邻相互作用时,发现相变温度将升高.另外考察了不同掺杂浓度下的自旋密度关联. 相似文献
16.
以2130酚醛树脂为碳质前驱体,乙二醇为溶剂,苯磺酰氯为催化剂,纳米单质Fe粒子为掺杂剂,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掺Fe多孔炭单体,主要分析了Fe对前驱体溶液和多孔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粒子使前驱体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开始凝胶的时间增长,不同酚醛树脂含量下纳米Fe掺杂多孔炭的微结构及性能具有明显差异。Fe主要化合态存在于FeS和C48H44Fe14.01N15O35.68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MTG法制备的YBCO超导体中的211相含量与名义配比的关系,用SEM观察了样品中211相的分布,用磁滞回线测量法估算了YBCO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与样品中211相含量的关系,总结出YBCO超导体中起钉扎中心作用的211相含量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8.
线性结构光心的自适应迭代提取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线结构光测量系统中如何提高光刀中心位置提取精度的问题,根据系统量传递理论,建立了线结构光截面强度的偏态分布分析模型,采用一种基于重心法的自适应迭代算法来提取光刀中心位置,并且分析了被曲面调制后的光刀强度分布变化对光刀中心位置提取精度的影响.分别对45°标准斜面和自由曲面进行了实验,并与阈值重心法、自适应阈值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迭代提取算法可以得到较稳定、更准确的光刀中心位置数据,精度可从50μm提高到10μm左右,并具有受外界干扰影响较小的特点,因此满足了线结构光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Iachello提出核类似的铜酸盐超导模型具有su(3)代数结构,其平均场近似下的哈密顿量可以写成su(3)生成元的线性组合.利用代数对角化方法,可得到超出su(3)子代数u(1)u(2)和so(3)范围的约化哈密顿量的本征值,并分析得到模型中相干态项对能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条纹相是在过渡金属氧化物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电荷以及电子次序排列形成所谓的条纹(stripes),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量子状态。讨论了光谱实验技术在探询过渡金属氧化物中stripes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