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的湘西作品乡土气味鲜明浓烈。善于在现实的细腻描写中浸透浪漫的抒情幻想;把人物心绪化为传神氛围,构成暗示,诱发读者体味人物的内心奥秘;清新简洁的语言富有古朴的地方色彩,具有质朴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2.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对湘西自然景观的描写,对边地风俗民情的呈现,对纯朴率真的乡下人的刻画,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神奇丰满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4.
湘西文化滋养了沈从文,他总是从湘西文化的视觉度去感受、审视、体悟生命和世界,从“乡下人”的角度做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沈从文努力用湘西原始、古朴、自然、优美的人性建造现代小说的“希腊小庙”,对人的生命原始精神进行热情赞颂和充分展现。沈从文小说生命原始精神是从男性形象的野性和强力,女性形象的水一般美的生命特质和不受物质功利污染的情欲性爱等方面得到展现的。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着双重的涵义,一种是现实中的湘西,而另一种是作为"想象性"的存在。在这个"想象"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构建了一个和谐自然的理想社会和人生图式,试图对病态的都市文明及异化的人性进行"治疗";与此同时,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也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生态理念,带有一定的生态伦理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 ,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 ,恬静淡远 ,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 ,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 ,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 ,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 ,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 ,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7.
湘西“生命世界”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生命世界”的精神内核是“人与自然相契”。诗化自然的性爱、未凿无尘的童心、血性康健的强力是其“常性”。然而,湘西“生命世界”在现代文明(外因)和自身文化隐痛(内因)的“共谋”下,原始、本真的“生命”失去原有的自然品质:人性失衡,诗性消失,由“常”趋“变”。在这种“生命”的流向中,沈从文对“精神家园”进行了现代性的思考:重建“失乐”的“桃源”,重造理想的民族人格。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魅力乃是人格魅力的直陈。沈从文遵从“乡下人”质朴心灵的呼唤,自由无畏地在《从文自传》里说真话、讲实话,客观实录湘西故里的美、丑、善、恶;同时,他又是一个对人性满怀深邃温爱的人道主义歌者。在《从文自传》里,客观的写实与温暖的抒情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9.
具有楚人个性气质的沈从文,在其湘西小说中对楚文化精神表现出特有的文化体认。这便是:崇尚自然、活泼灵动;热爱生命、尊崇人性;感世伤生、沉郁忧患;神秘奇幻、浪漫诡谲。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上风格较为独特的作家,他一生的小说创作,大致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对人性美的赞颂和讴歌,这主要表现在他已获得世界声誉的“湘西世界”小说的创作上;二是对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种种社会阴暗面或罪恶势力的揭露和鞭挞,这主要体现在沈从文的都市小...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从先辈那里接过了武器,开始了对历史的美化和向往,他以回忆抵抗现实、以想象抵抗死一般的科学逻辑,表现出渴望回到中世纪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的愿望。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这一片净土回归到了自然的天性和人性。在沈从文湘西世界的背后,他担心的是民族性的丧失,他要找回那属于我们民族的"本根",并指出只有在复兴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找到我们在这个星球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薛原 《科技信息》2003,(5M):22-24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沈从文散文选》浓缩了沈从文湘西风味的散文精华,20年前我就是从这本书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文学世界,书中收入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一个传奇的本事》和1949年后写的《新湘行记》、(1957),前三篇其实就是三个小册子,各自独立成一部小书,可以说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边城》是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对湘西世界进行的真、善、美的描绘,歌颂了原始、古朴的湘西农村生活图景和淳朴、真实的人性,构筑了作者心目中纯净自然的“世外桃源”,同时也奏响了理想与现代文明冲撞下的哀歌,以引起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和审美趣味都非常具有个性的作家。其文学作品的抒情性,意味着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可从文本营造的意象空间来理解。作为湘西历史名镇的浦市,曾对湘西民众的生活和精神产生重要影响,是他们的集体记忆。对"浦市"意象的考察和分析,不失为一种理解和认识"湘西世界"文学空间性质和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蕾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3):34-35,37
水在沈从文的生命与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沈从文作品《边城》中湘西水世界的景美、人善、情真几个方面揭示沈从文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6.
《边城》创作于1933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沈从文建造了一座淳朴之城,里面供奉着淳朴、善良和美丽。他用牧歌的音调,唱了一曲渺远的哀歌,转换之间,便是都市的乡村镜像。通过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解读,探讨其湘西世界的都市镜像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也都有着多样的特点,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从心理透视、小说的意境、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文体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在沈从文看来,美在生命,艺术创作是求得生命的永生。他的作品影响了当代文坛的一些作家,诸如张承志、水运宪、古华等。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著名的代表作,与其它小说不同的是,作者用散文式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小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宁静和谐的风土人情,展现给读者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善”的天地,赞美了湘西人民淳朴自然的人性美,留给后人一片永恒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沈从文情爱小说创作中的矛盾心理进行评析,指出矛盾的根源在于自然道德与宗法道德两种相悖的道德评判尺度产生的碰撞。进而认为沈从文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就是构筑了幻想中的彼岸世界,以美与善的标准来写湘西边地人生应然的样子,通过建筑文学乌托邦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0.
赵军平 《科技信息》2010,(35):I0419-I0419,I0441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心中理想的家园,心灵的归宿。在他湘西系列的作品中,给我们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卷,湘西是作者心中的圣士。沈从文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在那里世代生活的人们,尤其是女性,他们一任命运的拨弄而不变初衷,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泪水和欢笑;模糊了幸福与悲痛;淡忘了追求与信念,相信生来如此。沈从文则力求展现湘西女性的悲剧命运。自身性格特征与外界因素的束缚使他们无法走出命运的沼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