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TEM观察沿界断口萃取碳复型和金属薄膜.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晶界表面C/Cr比较高(或较低)的区域存在Cr7C3(或Cr23C6),炉冷时析出大尺寸的Cr7C3;775℃时效,TiC退化成Cr23C6,片状Cr7C3析出倾向较大;850℃时效,Cr23C6密集分布,数量较多.铝含量较高时,晶内γ'的沉淀倾向和长大速度较大;第三段时效热处理时γ'有两种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2.
Cr5Mo/A302异质焊头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CrMo/A302异质焊头在高温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体钢/奥氏体钢划质焊头中γ-Fe与α-Fe在熔合区有结晶相适应的结晶条件;增碳层与时效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时效中熔合区附近碳化物转变基本遵循M7C3→M23C6→M6C;增碳层中析出碳化物与奥氏体基体保持共格关系。  相似文献   

3.
回火温度对Ni—Cr—Al硬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Ni-Cr-Al硬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回火温度析出γ、(Ni3Al)相和富Cr(α)相的颗粒大小与分布状态亦不同,在550℃,5h回火处理时,析出γ、(Ni3Al)相的周围产生大量的富Cr(α)相,颗粒细小,弥散分布,使合金的咸底和弯曲强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回火温度对Ni-Cr-Al硬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Cr-Al硬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回火温度析出γ'(Ni_3Al)相和富Cr(α)相的颗粒大小与分布状态亦不同.在550℃,5h回火处理时,析出γ'(Ni_3Al)相的周围产生大量的富Cr(α)相,颗粒细小,弥散分布,使合金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含铬碳化物的氧化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解法从Fe-C-Cr合金中萃取出M3C,M7C3和M23C63种类型碳化物,在950℃大气气氛中分别经0.5h,1h及2h氧化,测定了其剩余含碳量,观察了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1)三种类型碳化物在950℃高温氧化气氛下均未发生晶型转变,只是由铁铬复合碳物氧化成为铁铬复合氧化物;(2)M7C3型碳化物的氧化稳定性最佳,M23C6型次之,M3C型最差。  相似文献   

6.
在Ni-Cr合金中加入3%Al形成弥散硬化型的高硬弹合金。试验结果表明时效温度550℃,5h时进行分级时效能获得80%质量百分数的过饱和富Cr(a)相比配制成分高40%Cr,并且测定析出富Cr(a)相颗粒的平均直径D为1.4685mm,颗粒的总面积点测绘面积的百粉数PA为15.67%,分级时效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过饱和富Cr(a)相强化合金基体,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7.
时效处理对Ni-Cr-Al-Ce高硬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Ni-Cr合金中加入3%al形成弥散硬化型的高硬弹台金.试验结果表明时效温度550℃,5h时进行分级时效能获得80%质量百分数的过饱和宫Cr(α)相比配制成分高40%Cr.并且测定析出富Cr(a)相颗粒的平均直径D为1.4685mm,颗粒的总面积占测绘面积的百分数PA为15.67%,分级时效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过饱和富Cr(α)相强化合金基体,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阻率、应力松驰性能和硬度的测定以及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u-Ni-Al-Ti合金的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该合金时效动力学符合Avrami方程,其lnln1/(1─X)与lnt之间的关系,可用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段来描述,550℃时效时两直线交于lnt=6.4处,相应于时效时间10min,时效初期相变速率极高,随后逐渐降低;连续加热时,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富溶质原子区在800~900℃区间可能重溶,γ相[Ni_3(Al,Ti)]在高温下形成,并且可能向热力学更稳定的状态转化;除形成γ相外,还可能形成其它化合物;Cu-Ni-Al-Ti合金时效稳定性极高,过时效倾向很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Cr25Ni12耐热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并对3Cr25Ni12耐热钢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等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Cr25Ni12耐热钢的奥氏体基体上有弥散分布的二次碳化物M23C6析出,这是3Cr25Ni12耐热钢具有较高热强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奥氏体基体中含有较高的铬合金元素,使其抗氧化性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FeNiCrAl合金量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Ni」/「Cr」≥0.9(摩乐兹)的合金以γ相为基体,「Ni」/「Cr」(摩尔比)=0.6-0.8和≤0.6的合金分别以γ+α双相和α相为基体,合金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由于相的析出或溶解,显示出不同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借助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分析技术测定了W-Ni-Co三元系在1100℃时的等混截面.它包含了:3个单相区,即bcc(W),μ-Co7W6和fcc;3个两相区,即bcc(W)+μ-Co7W6,bcc(W)+fcc和fcc十μ-Co7W6;1个三相区,即bcc(w)+fcc+μ-Co7W6.  相似文献   

12.
利用H-80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铬钼钢565℃蠕变过程中出现的M23C6及M6C碳化物的形貌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蠕变过程中M23C6及M6C碳化物主要以片状,棒状及块状形态存在;其中片状和棒状存在于晶内,块状在晶内和晶界都存在,从基体中析出M23C6及M6C起始呈片状,随蠕变时间的延长期形貌变化为棒状,不规则棒状,块状;而分别由Fe3C和M23C6原位转变形成的M23C6和M6C,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表面张力法,帆布沉降法,乳化法,研究了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8H17C6H4(OC2H4)10SO4Na(C8ψE10S)和十二烷甘7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C12H25(OC2H4)7SO4Na(C12E7S)与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C12H25N(CH3)3Br(C12NM3)形成的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它们不仅能在水溶液中形成透明的均匀浓度,而且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浓度(cmc)和γcmc  相似文献   

14.
Fe-69.7%(atom)Cr合金经500℃时效4年后,获得单一α'相结构,并测定了它在低温下合金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在室温300K穆斯堡尔谱为一单线洛仑兹线型,降低温度其半宽度也随着展宽,在77K时超精细场达3072.20kA/m;超精细场数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其变化规律与顺磁体模型理论值变化曲线相似,说明α'相在77K以上为一顺磁质,从1200℃至室温通过变温热循环加速了Cr句晶界扩散以及顺磁α'相在Fe-24.6%Cr-5.0%Al合金中析出,并导致合金脆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运行中渗碳的Incoloy 800H裂解管的显微组织及合金元素的分布, 采用了电子探针定性定量分析微区成分。结果表明,裂解管渗碳后显微组织 发生显著变化,其内壁最高含碳量为3%,内壁基体最低含铬量为4%;渗碳 层厚度超过2mm,管内壁基体和碳化物中Fe,Cr,Ni含量不随渗碳层厚度 变化;基体Cr含量下降大于6%,合金由抗磁性的变为铁磁性的;M23C6型碳 化物转变为M7C3型碳化物时的合金碳含量约为1.5%.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该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后的试样进行观察,用化学定量提取法分析了r相的成分,并测定富Cr(a)相微区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时效温度析出的富Cr(a)相和r相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表面张力法、帆布沉降法、乳化法,研究了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8H17C6H4(OCKH4)10SO4Na(C8E1sS)和十二烷基7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CL12H25(OC2H4)7SO4Na(C12E7S)与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C12H25N(CH3)3Br(C12NM3)形成的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它们不仅能在水溶液中形成透明的均匀溶液,而且混合体系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和γcmc比单一组分的低得多.随着混合比的增加,C8E10S-C12NM3的润湿能力先增加,后下降.混合比改变时。C8E10S-C12NM3对煤油的乳化能力出现两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安江水库黄尾密鲴三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黄尾密鲴个体绝对生殖力r=4.4215×10-5L3.7718,个体相对生殖力与体长的增长关系和r基本相同;r与r/L与肥满度基本呈正相关;(2)密鲴性成熟年龄2-3龄;体重(W)与体长(L)呈幂函数相关,W=5.0887×10-5L2.8170,(r=0.96)(3)密鲴为腐屑泥食性鱼类;(4)产卵期5-7个月,5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产卵盛期,产卵水温为22-28℃;(5)受精卵在水温24℃时经35小时40分钟孵化出苗,胚胎发育各阶段的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基本一致;(6)胚后发育描述了孵后1-5天鱼苗及稚鱼期和幼鱼期的简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2-羟基吡啶、Ni(CH3COO)2和Tb(ClO4)3在乙腈中反应,得到(Tb(CH3COO)3]n,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Tb(CH3COO)3]n的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7.913(1)A,b=8330(1)A,c=11.5733(2)A,a=70.29(1)°,β=72.23(1)°,r=65.03(1)°;[Tb(CH3COO)3]n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整个分子是长链多聚结构.  相似文献   

20.
Co—Cr—Ni系激光熔覆合金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光熔覆Co-Cr-Ni系多元合金的金相、X射线衍射和电镜研究表明,合金的主要组成相为具有FCC点阵的Co基固溶体,其中还溶有Cr,Ni,Fe,W等元素,并存在许多位错和层错;其次是与固溶液组成共晶体的碳化物,主要为具有正交点阵并含有薄片状孪晶的(Cr,Co)7C3和Cr7C3。上述亚稳结构在700℃以下,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