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小说作者正是通过现实叙述、精神叙述和殖民叙述的多重叙述手法来实现人物的多侧面塑造,赋予了鲁滨逊这个形象巨大的艺术魅力。了解小说的多重叙述特征,才能避免对文本的片面解读。  相似文献   

2.
关于鲁滨逊精神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妮娜 《科技信息》2008,(18):133-133
本文试图从论理学角度,历史一自传的角度,以及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分析笛福的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及其所.体现的鲁滨逊精神。希望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为阅读此类荒岛文学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教性.小说塑造了一个乐观进取、敢于冒险和追求财富的英国资产阶级形象,反映了18世纪英国航海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迅猛发展,体现了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乐观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李颖 《科技资讯》2013,(11):246-246
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刻画了资产者鲁滨逊凭借自己的力量,在一座孤岛上克服重重困难,返回家乡的故事。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思想感情和阶级本质在鲁滨逊的形象上得到完美体现;与此同时,鲁滨逊又具有资产者的实干精神,他身上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所以说鲁滨逊这个人物在启蒙主义文学史上是典型的冒险家、实干家、殖民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长恨歌》初稿写于1994年,对它的解读,从作者、评论家到一般读者,基本上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精美细腻、写城市、表现"城市精神"的小说,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平民精神"在主人公王琦瑶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而本文试图独立地对《长恨歌》作一个全新的解读,对"城市精神"和"平民精神"两个观点提出质疑,并从"典型化、符号化的生存环境"对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形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端木蕻良对《红楼梦》艺术的反复品味研究,成为他1940年代桂林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资源。细察此期小说文本,至少有三个方面体现出《红楼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一是塑造了以"宝玉"为原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是在"真情主义"、幻灭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鲜明的《红楼梦》式的悲剧结构和精神;三是在艺术上,神话和暗喻结构的运用、叠印手法和具体意象等方面都与《红楼梦》暗通款曲。1940年代端木蕻良桂林时期的创作可以看出《红楼梦》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是开放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7.
刘醒龙是"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分享艰难》也成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代表作。本文试从《分享艰难》中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家写作的勇气与良知以及充盈平实的审美追求三方面略谈刘醒龙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8.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9.
《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均为动物小说之经典。尽管是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两部小说却呈现出众多相似之处。将两本小说的动物意象进行对比,发现两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都与其传统意象有很大差别:狼不再自私、凶残、狡猾,而是富有智慧、团结并且有着丰富情感的精神载体。狼之间的关系与雪橇狗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强调和谐共处,而西方注重竞争。但两位作者在文中都体现出他们对尊重、爱护环境和动物的呼吁。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笛福(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1719)被誉为西方社会除《圣经》外流传最广的一部文学作品。就一般特点,《鲁滨逊漂流记》(以下简称《漂流记》)属于冒险小说,而其不朽的生命力却表明,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冒险小说”的普通涵义。本文试图从人的本体论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观出发,探讨在这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西方社会在工业革命时期形在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如萨特在其著名的探讨时间的论文中所指出的“福克纳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时间哲学可以看作是20世纪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构思《喧哗与骚动》的哲学基础,而与时间哲学相对应的时间意识则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题与结构基础。无论是小说的结构和意识流写作技法,还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赋予了作者独特的时间意识。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时间意识,使这部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溢着痴人说梦式的喧哗与骚动,从而折射出美国南方没落世家人性价值的失落及其深刻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2.
从对"文革"文化的批判、灵魂的异化和精神家园的寻找等三个角度来阐释叶弥小说中理智与情感的审美关照.  相似文献   

13.
江西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内涵有:勤劳勇敢的务实精神;母仪天下的贤母精神;重教好学的育才精神;自强不息的改革精神;勤政为民的爱国精神;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互助协作的团结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创新精神;穷本溯源的探索精神;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文章节义并重的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信念精神;争创"第一等工作"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塑造江西新形象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三者影响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观点和对法律的研究方法,并且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八一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造了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八一精神。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方志敏领导发动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并创建了红十军。本文论述了八一精神与方志敏创建红十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红十军精神。红十军精神与八一精神是具有共同特征的历史精神。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小说描写了千千万万个妖魔鬼怪,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上百个之多.这些重量级的妖魔可分成三类:天不收地不管的逍遥派;缺乏人生目标的迷失派以及重订人生目标、寻求人生理想的觉悟派.  相似文献   

17.
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艰辛的"自我建构"之旅——《紫色》的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自我身份和妇女主义精神两个主题相辅相成,贯串于小说《紫色》中。茜莉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主要变化:从女性的征服到女性的自由;从心灵的孤独到心智的健全。而在寻找妇女主义精神的过程中经过三次蜕变:从精神依附到精神叛逆;从精神赎救到精神再生;从个人主义精神到人文主义精神;最终达到精神的升华——“妇女主义精神”。文章通过对两大主题的分析,来探讨艾利斯.沃克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独特性及其对女权主义批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小说《呼兰河传》,该小说所展示的20世纪的呼兰河城是民俗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以单个人物特写为“点”,将整个呼兰河城形象和魂魄摄取,凸现于读者面前,深层揭示了呼兰河城人物的“生活相”及其共同的文化心理。作者以巧妙独特的艺术技巧,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以达到批判愚昧和改造民族灵魂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虔诚的浪漫主义追随者,艾莉丝·沃克对于神灵也有着诚挚的敬意,并从中汲取了无穷的灵感和勇气。在沃克的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她总能察觉出神灵的影响力,也因此她将《紫色》献给了神灵。《紫色》整部小说的创作都可谓是沃克与神灵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验证,作家本身则成为了神灵叙述的媒介。为了使她对神灵的信仰具体化,沃克在《紫色》里用生动的故事情节使读者认可了莎格表面看来非常叛逆的宗教信仰。西丽全盘接受了莎格"神即万物"的颠覆性宗教观,开始奋起反抗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继而实现了对自我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