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赛珍珠风味宴是以赛珍珠文化为主题,以镇江地域文化为内涵开发的特色风味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赛珍珠风味宴菜单设计应以目标顾客需求为主导,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围绕宴席主题、主导风味、主干菜品、时令季节、地方特色等原则设计和选择菜单菜品。  相似文献   

2.
服务质量是每个服务业的生命所在,一个餐厅餐饮服务质量好坏也就直接影响着整个餐厅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餐厅应针对顾客需求,从餐饮菜单的精心制作、餐饮菜品的不断创新等方面着手,切实有效提高餐饮服务质量;餐饮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餐饮设施的好坏,还取决于厨房所提供的菜肴质  相似文献   

3.
餐饮企业在生产菜品、酒水等物质产品的同时还为客人提供文化大餐,在满足客人物质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了客人精神和心理需要。餐饮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是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本文分析了餐饮命名的文化性,论述了餐厅、厅房和菜品的命名的意义,命名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文化的角度对餐厅、厅房和菜品名称进行了设计,指出餐饮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以往的中式菜品翻译策略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视角,从翻译策略的动态发展性、语言本身的包容性、食客自身的异域文化期待、中餐菜名本身内涵的丰富性、以及国际上外国餐厅菜单翻译的实际等方面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音译+注释"翻译中式菜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服务质量和服务技能是服务业的灵魂,服务质量差和服务技能不好就制约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管理者应针对需求,从服务设施的有效保证、餐饮菜单的精心制作、餐饮菜品的不断创新、服务流程的规范与优化、员工培训的有效实施以及厨师,员工与管理者的良好沟通协作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客家风味餐馆顾客体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餐饮业迅猛发展,人们的餐饮需求越来越追求体验化,但对餐馆顾客体验的研究却甚少.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龙岩市客家风味餐馆一条街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通过SPSS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顾客体验的十大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表明“材质口感”是客家风味餐馆获取顾客体验满意的关键;“菜品特色”、“就餐氛围”是客家风味餐馆稳步获取顾客体验满意的源泉;“内部环境”、“便利性”、“服务体验”是客家风味餐馆获取顾客体验满意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智能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并不会导致大面积失业,只会造成人们工作性质的转变,比如制作汉堡的厨师也许需要参与新菜单程序的编写和输入,或者为智能机器人更换坏的电路板。旧金山"易萨"餐厅里即使正当用餐时间也不见嘈杂,听不到服务员为客人点餐也见不到送餐员匆忙的身影,事实上,放眼望去一个为餐厅工作的"人"也看不到。这是一家机器人餐厅,从点餐到后厨准备原料到烹煮到配送给客户,都完全是由智能  相似文献   

8.
苏志平 《科技信息》2009,(11):98-98,60
餐饮市场的竞争,不外乎资金投入、经营理念、环境设施、菜品风味、营销策略、服务水准和价格定位等几个方面,而这一切又集中体现在人才(含经营管理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但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有诸多问题在阻碍看餐饮人才的发展。其中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思想基因状况一直未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思想基因对促进餐饮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口味偏辣的菜品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研究中国不同口味的地方菜的传播,揭示偏辣口味菜品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分析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的餐饮服务POI数据,运用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传播力指数分析每个省本地菜和外来菜的数量关系,研究中国15类地方菜餐厅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传统口味越辣的省份菜品多样性越低,口味越甜的省份菜品多样性越高;偏辣口味的菜品传播力度更大,偏甜口味的菜品传播力度相对较小.该研究结果说明:辣味偏好会让一个地区对其他口味菜品的接受度降低;而偏辣口味的菜品更容易在传统上口味不辣的省份传播,特别是传统口味偏甜的地方更容易接受辣味菜.因此,可以认为,将来人们对辛辣食物的偏好将会持续存在,随着流动性加强,这种变化甚至会加快,更多的中国人的口味偏好将会越来越辣.本研究结果,对于餐馆菜品选择甚至辣椒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食配美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菜品命名法主要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类.本文从中国菜的命名和构词方式入手,初步探讨了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意译加注等六种中国菜名的英译方法,并对中国餐饮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深入,广大师生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食堂传统的生产方式及经营理念已经成为高校食堂发展的瓶颈。高校食堂只有以餐厅式服务为市场依托,以工厂化管理为发展动力,在饮食上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办出高校餐饮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一流大学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源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流大学的重要职能。浙江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殷殷嘱托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深耕浙江沃土强合作,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杭州科创中心”)。杭州科创中心坚持使命引领、战略驱动、全链创新、文化凝聚,服务浙江“两个先行”和“重要窗口”建设,探索独具科创特色、凸显浙大优势、彰显浙江辨识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舶来品的自助餐饮在我国餐饮市场上迅猛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在丰富餐饮业态、改变市场格局的同时,引入了新的餐饮文化,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了自助餐的基本特征及我国的自助餐市场细分,分析我国自助餐市场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药食两用食物原料桔梗在药膳菜品的中应用,选用正交实验和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以风味为考核目标研制药膳菜品"桔梗雪耳煲"。选取银耳、雪梨、枸杞子和味料4种原料为正交因素,以4因素3水平的实验方案来确定菜品最佳风味时的原辅料配比。结果表明,10 g的桔梗和30 g的银耳、130 g的雪梨、10 g的枸杞子、24 g的冰糖、6 g的冰梅酱搭配制作的菜品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刘丽 《科技信息》2010,(20):I0166-I0167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趋提升,中国的饮食文化之地位日渐显著.饮食之窗口--中餐菜单,又因其蕴含厚重民族文化而增其固有的不可译性,为译者翻译增加了难度.本文在肯定其中的不可译性的前提下,分析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并以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其中的摘译、阐译和改译等变译方法,提取餐单翻译中的精髓,以弘扬民族文化,满足外国食客点餐宗旨为己任,从全新的角度对餐单英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挂靠杭州师范学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日前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20届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弘扬“水浒文化”,为建设文化名城名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特色小镇作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内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数学方法和Arcgis 10.2工具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类型呈现凝聚分布; 2)特色小镇数量在经济带大尺度范围内相对均衡,在省域尺度内小范围集中分布; 3)在空间分布密度上特色小镇东密西疏,并形成以上海、江苏南京无锡及浙江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高密度核心区;4)地区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历史文化水平、政策支持及投资偏好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复合川菜调味料生产工艺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传统川菜风味特色为基础,采用传统川味基础调味料实现了川菜调味料工业化生产.通过川菜菜品风味特点研究及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从众多川菜品种中筛选出"酸菜鱼"、"辣子鸡"、"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火锅底料"、"麻辣香水鱼"和"宫保肉丁"等川菜调味料,对其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立足浙江、服务全国,为地方茶企、茶农和产茶县政府提供科技支撑服务。茶叶是浙江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22年,浙江全省茶园总面积达310.5万亩、总产量19.4万吨、总产值264亿元。2022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浙江入围百强品牌达14个,总价值达431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浙江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背后,是近年来一批涉农科研单位送人才、送科技、送资源下乡,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餐饮业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之一,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东莞的餐饮业已基本具备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条件.对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餐饮产业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东莞餐饮业的概况及主要特点,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餐欲产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动因.为东莞餐饮产业的发展理清脉络,使其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