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3,(21):6-7
<正>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赵萌 《世界知识》2023,(21):50-51
<正>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峰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本届峰会。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肯尼亚总统鲁托等多国政要来华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3.
肖斌  刘聪 《世界知识》2023,(23):42-44
在2023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明确提出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23,(19):12-13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习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并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从2013年至2023年十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历经风雨,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逐步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张励  张安琪 《世界知识》2023,(19):26-27
<正>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节点,也迎来前往下一个“金色十年”的起点。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犹如两条纽带,连接着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在各方坚持不懈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为不确定的世界贡献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新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刘海方:2019年,习近平主席就“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新的擘画: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中非合作而言,这一思路转变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从2015年“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八大行动”,再到如今的“九项工程”,中非合作的行动举措越来越细化,也越来越具备“工笔画”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3,(12):8-9
<正>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6月2日,中国和阿根廷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合作规划全面落实中阿两国领导人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正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尤其是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沿线各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研究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各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各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达12.5%;“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显著影响沿线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位置上,“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沿线国家的政策效应要优于亚洲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技合作是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建设方面和实施举措。本文以我国与7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论文年份分布、国家分布概况基础上,重点对国内33个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论文的地区分布、合作网络、合作主导力和学科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我国及各省市制定针对性的“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转型背景下,“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成为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能源领域的绿色创新合作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契机。论文分别从能源市场、能源环境、合作主体、合作要素几方面,探讨了“一带一路”能源绿色创新合作的驱动力。能源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是外部推力,合作主体是主要推力,绿色能源资源和绿色技术是主要的内部推力,研究结果为推动“一带一路”能源绿色创新高效合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7,(10):7-7
5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杜特尔特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当前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双方关于南海问题的对话协商渠道也已经建立。我欢迎总统先生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杜特尔特表示.菲方愿维护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我期待着赴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2.
祁治业 《世界知识》2023,(23):28-29
<正>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发布。在这份清单里,有一项内容值得关注: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蒙古国经济发展部、国家林业局签署支持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暨开展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的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3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时表示,土方期待加强双方高层交往,增进彼此互信,用好现有合作机制,推动土“中间走廊”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深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领域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推动使用本币结算。王毅同意双方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间走廊”计划对接,深化5G、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经济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大项目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孙彦红 《世界知识》2023,(18):51-53
<正>近期,意大利国防部长克罗塞托在接受该国媒体《晚邮报》采访时表示,四年前意大利政府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是“草率的、鲁莽的”,并宣称要“在不伤害对华关系的前提下退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两国基于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发展需要作出的正确选择,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符合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贸易背景下量化分析“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厘清“一带一路”区域隐含碳排放和经济收益不均衡分配的内在机制,是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前提及基础.本研究基于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数据库,构建环境拓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涵盖10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且依沿线区位合并为9大研究区域,核算生产和消费视角下“一带一路”区域碳排放、增加值,追溯隐含碳排放、增加值在研究区域间的空间转移格局,通过构建双边贸易中碳不平等指标及全球贸易网络中碳不平等综合指标,全面地量化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现象.研究表明:1)2014年“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碳排放分别占全球碳排放总量(25 966.23 Mt)的65.29%和60.54%;“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增加值分别占全球增加值总额(669 714.27亿美元)的40.87%和40.10%. 2)在全球贸易中,“一带一路”区域承担来自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净碳排放转移(即“一带一路”区域向非“一带一路”区域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量)1 234.25 Mt,同时从非“一带一路”区域获得了5 154....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l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强调了信息化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以和平友好、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惠人达己为价值追求,既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理念的时代体现。“一带一路”战略价值的实现,需要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吸引力;加强文化交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科技合作对提高国家整体科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现状、热点及演进趋势,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525篇国际科技合作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量、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性情况等方面归纳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研究脉络,探讨了国际科技合作研究最新前沿趋势。研究发现,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与发展,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基础科学等关键词为当前热点话题,“十三五”以来,研究热点聚焦“一带一路”、科技外交、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等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发挥民族人文优势是西北内陆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凭,意在通过民心相通搭建经贸合作桥梁。民族人文优势是“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重要构成。文章从国际吸引力、国际感召力和国内凝聚力的三重视角进行反思,民族共同发展、和谐共处、习俗共尊应是民族人文优势的内涵;理清民族人文优势既可以保障国际参与者的最大公约数,又可以在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国内社会凝聚力;而发挥民族人文优势,将其转化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软力量,就需要注重空间场域的差异、经济实力的依托与文创载体的多元。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已被本土化的模式,如学徒制、创业教育模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以及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的培养模式,如与中国合作的OBE、EPIP及CCTE培养模式,与德国合作开展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巴基斯坦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高了巴基斯坦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必将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