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对当前美元体系弊端的正常反应。国际社会“去美元化”行动虽早已开始,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美元的主导地位却并非易事。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将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多来,“美元化”一词经常被人们提及,本刊去年第16期刊登了“拉美文元化构想能实现吗”一文,对拉美地区的美元化状况给予了轮廓性的述评。今年4月1日,厄瓜多尔政府顶着国内民众的反对,实施经济美元化,美元与该国货币苏克雷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和使用。有专家称,一些国家的美元化行动很可能构成美洲及其他经济体大规模走向美元化的第一步。看来,关于美元化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特里芬难题”的概念与涵义,分析并解释了有关“特里芬难题”与全球经济美元化趋势的悖论,指出全球经济美元化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在美元同时具有国别性货币与国际性货币身份的今天,“特里芬难题”仍然会困扰世界各国,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乌克兰危机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确信,它能够被控制在局部范围,不会引起大规模、世界性武装冲突。但是,由于美、俄、欧盟和联合国、七国集团、北约等的介入,乌克兰危机的效应外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世界加速“去美元化”进程。首先是俄罗斯“去美元化”。  相似文献   

5.
李振杰 《世界知识》2023,(11):12-13
今年年初以来,在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将采取措施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4月下旬,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佩里公开表示,印尼已经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四国实现本币结算,目前正在和韩国进行协商,以在今年5月实现“本地货币交易”。作为2022年20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印尼此番打出“去美元化大旗”,说明推动货币多极化、减少对美元依赖已日益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宋爽 《世界知识》2023,(13):56-57
<正>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货币合作不断涌现,全球“去美元化”呈加速之势。数字货币技术的发展为国际货币格局演变带来新的机遇,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被寄予厚望。作为一种新型货币形态,数字货币不仅有可能绕开传统支付体系,为跨境支付开辟新的路径;还可以降低不同货币间的转换成本,增强各国本币结算的可行性。不过,  相似文献   

7.
李振杰 《世界知识》2023,(11):14-16
<正>今年年初以来,在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将采取措施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4月下旬,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佩里公开表示,印尼已经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四国实现本币结算,目前正在和韩国进行协商,以在今年5月实现“本地货币交易”。作为2022年20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印尼此番打出“去美元化大旗”,说明推动货币多极化、减少对美元依赖已日益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贸易战此起彼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的稳定发展将对全球的经济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亚洲区域经济。中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地位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不断提高人民币的竞争力,人民币需要走出去。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是一条“宽阔却绝非平坦的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国际化有助于国际市场开发,降低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些潜在风险。中国政府与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带给我们的风险,井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去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的成本和收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力正在继续显现。这场风暴之所以会影响全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美元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以及存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很多国家都因此而被“深度套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层思考与解读,另外也对人民币国际化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吴国鼎 《世界知识》2023,(14):68-69
<正>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储备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权重中位居第三位。目前,人民币具备进一步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本刊特推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面临的挑战”系列文章,分享有关学者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欧元化或美元化均指其货币的扩张过程。欧元化开始于西欧,美元化开始于拉美;欧元化与美元化不是一样的进程,前者是金融史上的创举,后者仅是一个复制品;前者出于政治的考量,是预防危机,后者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是解决危机。欧元化进程比美元化更为艰难。亚洲国家会在美元、欧元、日元间调整外汇储备,可见的将来不会选择亚元化或日元化。  相似文献   

12.
钟飞腾 《世界博览》2009,(20):38-40
从上而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种重要的路径,从下而上寻找支持国际化的动力同样是一种选择。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遭遇汇率调整的不确定性,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然而更为重要、更需要协调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怎样服务于国家大战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弱,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紧迫的重建需求。中国凭借经济实力的壮大及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稳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几年热议的一个话题。然而,人民币迄今还不是硬通货,人民币国际化这件好事还要多"磨"些日子。硬通货本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但长期以来却被当作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的代名词,而建立在显示出长期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时下,关于名牌的话题越来越多。名牌的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如据1994年估计,“可口可乐”商标值359.50亿美元,“万宝路”330.45亿美元,“雀巢”115.45亿美元,“柯达”100.20亿美元。国内名牌商标价值也不低,如长沙的“中意”707万元人民币,杭州“娃哈哈”3600万元人民币。名牌,已成为企业产品质量与经济实力的象征。“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贝托·戈依采特曾自豪的说:“即使可口  相似文献   

16.
金融的警钟     
江涌 《世界知识》2008,(11):61-63
在人民币升值与美元贬值的夹击下,中国外汇储备每月缩水100多亿美元。 人民币资产由“香饽饽”到“烫手山芋”,仅一步之遥。 中国一旦发生房贷危机,恐怕会比美国次贷危机更加严重。 中国不能“不在意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虽然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到死都看不到人民币国际化”,但人民币的国际版图依然在悄无声息地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18.
乔艳丽 《科技信息》2010,(20):381-382
为了刺激国内需求及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降息,在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同时,财政赤字扩大,外债水平膨胀,美元不断贬值.最终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开始动摇.如何抵御这样的金融风险,各国都意识到货币单极体制的危险.如何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逐渐展开,本文从金融秩序的演变过程着手,总结历史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谨慎前行.  相似文献   

19.
徐奇渊 《世界知识》2011,(17):64-65
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两年多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也很令人振奋。在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尚处于“一国四币”的状态。即,在内地以及港、澳、台,分别存在着人民币、港币、澳门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长期来看,  相似文献   

20.
编辑札记     
经济学人眼中的人民币走向《科技智囊》很多的选题是同我们专家合作的结晶,本次“人民币悬念”的诞生也不例外。何帆在去海南度假之前专程来到杂志社,他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一直有个情结,他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于是乎,被钟伟称之为杂志社“锵锵三人行”的傅强、冯宗智还有我马上与何帆一起策划本期选题,搭建文章的框架结构。最后我们达成一致:选题的落脚点是企业,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说白了,就是让企业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各方面准备。隔日,与钟伟谈起人民币汇率的选题,钟伟依然特立独行、慷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