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对于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在安全评价时无法得到合适的指标权重。据此给出了一种组合赋权的方法,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建立决策模型;引入欧氏距离函数,建立主客观权重和偏好系数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获得更加合理的组合权重,并运用到模糊综合评价中。运用提出的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某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符合工程实际。结果表明:组合赋权能够获得合理的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指标权重,可了解应急救援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指标。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工程应用上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关系复杂,各指标相互影响,使得常规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地体现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无法对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为了提高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并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按照事故发生的时间顺序,结合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的特点,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从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灾后恢复4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将复杂问题系统化,解决了各指标下一层内部指标间以及相邻层指标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以某乙炔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了乙炔生产厂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模型,运用超级决策(SD)软件和专家打分法实现了对各评价指标的赋权和评分,最终得到该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为"良"。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通过提高预防事故能力、完善灾后恢复相关工作和增强灾后重建能力来提高该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熵权法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的特点和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建立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层次及各类因素中全部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并用熵权法对得出的权重进行修正。将2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熵权法修正指标权重之后,"火灾监测仪表的配备、维护及定期检测情况","预警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重大危险源泄漏报警装置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监测信息识别、诊断、评价"4个指标的权值大幅度增大。同时,"救援组织能力"这个指标的权值在修订以后则大幅度的减小。相比之下熵权法修订后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培训效果评估是考察培训项目是否达到培训目标、分析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重要途径。鉴于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矿山企业应急救援培训的效果评估体系,难以及时发现和针对性解决矿山企业应急救援培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及现状,制定了矿山企业应急救援培训效果评估体系设计原则;通过对柯氏经典评价模型、CIPP评价模型等国内外多种普适性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研究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估体系各项指标进行了选取,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针对于矿山企业应急救援培训的效果评估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构建了矿山安全应急救援培训效果评估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估模型不仅能够优化应急救援培训项目设计,还有助于矿山企业应急救援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标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导工具和知识载体,其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当前城市燃气管网领域已具有相对充分的标准资源,但非系统化的燃气标准规范难以满足事故应急响应快速性和精准性查询和匹配要求。本文聚焦城镇燃气管网应急标准文献,借助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针对 城镇燃气领域的标准文献进行逻辑辨析和整理,构建城镇燃气管网应急处置和救援的知识图谱,通过实例挖掘展现出知识图谱在燃气管网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决策支持价值以及相关标准化系统自我完善中的纠错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寻找更为完善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采用区间直觉模糊熵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根据不同指标的评价信息利用集成算子进行合成,得到每个决策方案对应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将其带入含有转化参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进行评价。最后利用该评价模型对同煤集团所属煤矿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事故后果评价的危化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事故直接后果、次生衍生事故、以及应急救援等因素,并提出了应急救援的风险抵消作用的建模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危化品泄漏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估,采用实际案例对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应急救援对事故后果风险的抵消作用。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事故后果情况,应急救援力量对减低事故后果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在风险评估中应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8.
考虑应急救援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后果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事故后果评价的危验化学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事故直接后果、次生衍生事故、以及应急救援等因素,并提出了应急救援的风险抵消作用的建模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危验化学品泄漏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估,采用实际案例对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应急救援对事故后果风险的抵消作用。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事故后果情况,应急救援力量对减低事故后果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在风险评估中应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我国矿山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切实减小矿山事故危害,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现场咨询等方法对我国目前矿山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进行了评估,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矿山安全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体系进行了指标完善和模型优化,为以后矿山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方面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查找我国矿山企业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弱项和普遍问题,为完善矿山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三个阶段的影响进行探讨,找出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选取并确定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具体指标,最后建立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具体应用到田陈煤矿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应急救援能力的内涵,重新界定了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在分析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对煤矿应急救援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为煤矿提升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突发灾害事件大规模破坏性的特点,借鉴城市交通路网安全性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应急救援工作的特殊性,建立了应急救援路径选择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将应急救援路径选择评价指标分为成本型和效益型,包括车辆行驶时间、车辆行驶距离、运输费用、可靠性、阻断风险、实际交通流量以及路径交叉路口数等。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计算各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贴近度,求得应急救援路径选择最优解。研究表明,本文求解结果对合理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娟 《科技促进发展》2013,9(5):105-109
城市面临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尤为频繁,造成巨大损失,而社区是各类事故灾害承受的主体。评估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对于降低伤害损失、提高综合应急准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简单化和实用化原则,论文构建了二层三级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给出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为评估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检验岳麓区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充分性及合理性.进一步明确应急救援各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各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相互配合能力,提高参与救援人员的相关技能。提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知程度。加强事故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础数据库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及时、有效地开展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根据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成熟技术,开发了可视化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煤矿现有的网络环境,以Visual C++6.0和SQL Server 2000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实现了救援队伍业务管理、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管理、矿井应急救援管理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煤矿事故的高效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控制煤矿灾害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现场分析和软件开发的方法,根据"开滦集团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基地"的实际需要,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引入矿山救援中,利用MapGuide平台,结合应急救援流程开发完成了矿山应急救援管理指挥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分析处理大量现场数据,将实时监测的数据用于分析决策中,对井下危害程度进行评价;能及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将应急救援流程化,从而有效控制危险源.该系统为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提供了保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上应急救援基地规划比较单一的问题,结合渤海海域交通流特征和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提出了应急救援基地双覆盖优化模型。综合考虑了渤海海域环境条件和事故发生率的影响,基于地理网格划分方法确定了渤海海域应急事故点,根据港口条件选定了应急救援基地候选点。应用双覆盖模型对渤海海域应急救援基地选址进行了优化分析,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得到渤海海域应急救援基地选址的最优布局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应急基地双覆盖模型比现有的选址模型有更好的覆盖效果,且适应度函数值高达0.92,充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石化企业由于其物料存在易燃易爆特性,工艺过程伴随高温高压,物料存储量较大. 一旦发生事故,应急处理不当将会引起群死群伤. 石化企业应急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系统,影响石化企业事故应急能力的因素往往是众多而复杂的.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石化企业事故应急能力评估体系,以石化企业从事前监测预备能力、事中应急处置能力、事后恢复总结能力三方面建立石化企业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分为3 个准则层,9 个二级评估指标和31 个三级评估指标. 将此方法应用于某石化企业,结果表明,可分析企业应急能力整体水平,并能识别出具体指标项目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应急救援中,救援情况各不相同,救援任务对执行时间有着严苛的限制,而救援资源又十分匮乏,以往单目标和一对一的资源分配方法很难有效解决应急救援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应急救援资源分配模型,该模型通过组合救援资源以减少救援任务的执行时间,同时可以增强救援资源的能力.另外,模型通过对多个目标的比重进行调整,并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更符合实际救援需求的资源分配方案.最后,通过采用动态规划思想中的多阶段的资源分配方式,可以解决应急救援中的救援任务和救援资源的动态性问题.由实验可以看出,该模型对不同救援任务和不同救援目标都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满足应急救援中救援任务和救援资源的动态性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其规模日趋扩大,生产过程中巨大能量潜在着危险源,尤其是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危害极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危险源而制定的一项应急反应计划。世界各国纷纷以法律的形式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了相关规定。本文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国外的发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的主要内容、法国事故应急救援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并提出了我国在这方面发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