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基础宽度修正对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沈阳市黏性土地基不同压板尺寸平板载荷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承载力考虑尺寸效应的基础宽度修正的新方法.然后分析了各种压板(基础)尺寸的沉降计算值和试验值,指出黏性土地基承载力取值应以变形作为控制指标.对于中、高压缩性土,地基的实际沉降一般大于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的沉降,尤其是基础宽度愈大,其差异愈明显.针对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地基承载力设计取值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基础工程的概念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随压板宽度增加,黏性土地基承载力呈幂函数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上埋式涵洞侧填土荷载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基于普朗特尔-赖斯纳与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研究了涵洞基础深度效应与宽度效应下涵洞基底粉质黏土、黏性土与砂土地基承载力变化规律与曲线特征。此外,基于涵洞地基的实际受力情况与涵洞地基承载力计算图示,修正了太沙基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用修正方法计算得到的涵底地基承载力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太沙基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涵洞基础深度效应与宽度效应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随着基础埋深系数的增加,粉质黏土、黏性土与砂土的地基承载力值随之增加,粉质黏土与黏性土地基增加的幅度较小,砂土地基增加的幅度较为显著;(2)当基础宽度系数k≥5时,黏土与砂土地基承载力增长幅度减小,而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增长幅度较大;(3)填土高度为6 m时,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值比有限元法大8.78%,比太沙基计算公式法大18.72%,改进方法比太沙基方法更接近涵洞地基极限承载力值。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容许承载力公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我国几座公路大桥的工程实践和试验资料分析,指出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规定的钻孔灌注桩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分段线性插值修正深度效应的方法,给出简化的计算公式,并探讨综合系数的取值.算例证明其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理论方法与数值模拟分析了地基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涵洞地基承载力与沉降的影响.并根据高填方涵洞工程的受力特性,提出了综合考虑强度与沉降控制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确定方法.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天然地基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深、宽修正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强度与变形要求来确定高填方涵洞的地基承载力,并进行深、宽修正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李根红  张海东  周同和  时刚 《河南科学》2013,(10):1686-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已于2013年6月1日施行,与2002版相比,新版规范时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复合地基承栽力应力复合计算式中单桩承载力需要进行折减,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可达1.0.通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理论和工程实例的分析,研究了新版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变化的理论依据,分析了产生的工程价值.结果表明:当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时,增强体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以根据复合地基桩间距、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栽力等设计参数、地基土条件等进行估算;新版规范客观上对复合地基增强体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保证复合地基工程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6.
梁远森  周同和 《河南科学》2012,(10):1503-1506
微型桩复合地基以列入新修订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有关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设计参数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积累资料.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采用新规范计算微型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时,增强体桩承载力发挥系数、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结果表明发挥系数与桩间距、桩径、垫层厚度、桩土相对刚度有关.满足新规范要求的一般设计条件下,λ可取0.9~0.95,对应β可取1.20~0.9.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探讨了板底脱空的形成机理及一般图式,应用有限元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基模型(文克勒地基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不同车辆荷载(单轴、双轴和三轴)作用下无限大板和有限尺寸板在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研究发现,脱空状态下板的荷载应力是未脱空时的1.0~4.6倍不等.通过引入板尺寸修正系数、脱空应力修正系数,给出了考虑脱空影响的路面板荷载应力一般计算式,回归了未脱空无限大板荷载应力,分析了板平面尺寸的影响,提供了脱空应力修正系数诺模图,结果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评定与断板防治.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9):247-253
为探究水泥土搅拌桩及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对青岛某厂区的6根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及2组3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并采用修正双曲线模型预测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6根单桩及2组复合地基均未加载到破坏,其Q-s曲线均为缓变形,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花岗岩的水泥土桩桩顶回弹量较大,弹性工作特征明显;桩端持力层为中砂层的水泥土桩桩身弹性工作特征不显著。经推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 88,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水泥土桩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范围。经工程实例验证,修正双曲线函数能够精准预测水泥土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对于确定本试验中水泥土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可信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涵侧填土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效应,由几何和动力相似条件设计了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涵侧填土高度的涵洞地基受荷,直到破坏。为了确定涵侧填土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高填方涵洞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涵侧填土高时涵洞地基受荷破坏的过程,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得到极限荷载。讨论了使用经验公式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差值。选取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桩号为RK365+510处的高填方涵洞作为试验涵洞,在涵洞底部埋设沉降观测点,测量基底沉降值和沉降差。结果表明:侧填荷载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十分显著,且提高幅度为非线性,先从18.4%增加到36.83%,然后减小到8.91%;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应考虑公式和计算参数的选择以及试验方法对力学指标的影响;现场测试的涵洞基底最大沉降值符合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圆形基础的临界荷载和形状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圆形荷载下地基中任意一点应力分量的弹性力学公式和Mohr-Coulomb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出最大塑性区深度达到1/4基础直径对应的临界荷载.通过圆形与条形基础临界荷载的比较,进一步得到了圆形基础界限荷载的承载力系数和形状系数.将这些形状系数与已有的各种极限荷载形状系数进行比较,发现与黏聚力和埋深有关的形状系数略小于极限荷载中的数值,与基础宽度有关的形状系数与极限荷载中的数值差距较大,建议按偏小的Meyerhof形状系数取值.算例表明:圆形基础临界荷载相对于极限承载力的安全系数与条形基础界限承载力相对于极限承载力的安全系数大致是匹配的.  相似文献   

11.
岩溶区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Hoek-Brown强度准则,推求了局部剪切破坏下的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根据极限平衡条件,推求了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的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推求了舍溶洞、基岩面起伏大等情形下的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岩石在地基三向围压情况下,其地基承载能力将提高.在实践中,应根据岩石地基承载力具体的确定方法,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深度和宽度修正周4,参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坡度单体山丘风速地形修正系数与越山风效应对输电塔线结构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5种规范取值与风洞试验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坡度山丘山顶位置和迎、背、侧风坡面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并探讨了山丘风场竖向风速分量与紊流度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种规范中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与高耸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坡度山丘山顶处的风速地形修正系数的取值最大;山顶位置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并非完全随坡度增大而增加,坡度大于0.577之后达到1时,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反而减小;现有的拟合公式计算山丘表面区域的侧风坡风速修正系数取值偏小,而计算上部区域的风速修正系数取值却明显偏大;山体坡度越大则竖向风速分量极大值反而越小,三类坡度山丘在迎风坡和背风坡测试的最大竖向风速分量与参考来流风速的比值分别为0.523和-0.542;山体坡度越大则表面紊流度越大,特别是陡峭山坡背风侧紊流度比较大,坡度为1时山丘背风侧0.6倍山体高度处的紊流度可高达35%.  相似文献   

13.
实际工程中常见砂—黏土双层地基,在这种分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上传统的太沙基承载力公式不再适用.工程中常用的条形基础下,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半经验计算方法可能会提供不可靠的预测.文中采用一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解的方法——不连续布局优化(DLO)对砂—黏土双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传统地基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承载力折减系数,给出了不同工况下该系数的设计图表.基于DLO的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个可适用于取值范围广泛的几何和土体强度参数的多项式回归公式.基于文献中条形基础下,砂—黏土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所提出的简化公式进行了验证和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加筋土挡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加筋土的工作机理,研究了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验算方法,提出了适合于合成材料加艋土挡墙的内,外稳定性分析验算方法及公式,考虑了粘性填土的粘聚力,加筋体布形式及分项修正系数,本文对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今后规范的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提出填土-涵洞-地基共同作用下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分析涵洞基底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传统涵洞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不足,利用有限元软件研究不同地基土质下高填方涵洞受力特点和地基应力与变形特性,确定高填方涵洞地基的破坏模式,建立地基工后沉降20 cm为控制指标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将不同填高、地基土质下的基底压力与规范公式计算值及沉降控制值进行对比,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涵洞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低估了高填方涵洞的地基承载力;涵洞和一般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涵顶应力集中,造成跳车现象;涵洞基底压力大于一般路堤,地基土强度越高,涵洞基底压力与一般路堤压力的比值越大;在一般土质与较好土质下,涵洞地基的稳定性要高于一般路堤断面的稳定性,地基土的破坏形式为典型的局部剪切破坏形式;按地基工后沉降20 cm控制地基承载力符合实际情况,规范公式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6.
计算动力触探修正系数的多项式拟合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用于计算动力触探修正系数的多项式拟合法.首先通过比对确定了拟合函数,指出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是考虑精确性和实用性的最佳契合点,通过数学分析介绍了双因素函数拟合的嵌套方法,并给出了重型动力触探修正系数在考虑杆长和实测锤击数条件下的二元二次多项式拟合函数及其行列式形式.通过拟合出的修正系数与规范所给的修正系数之间的误差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钢筋搭接接头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验证现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是否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要求,以钢筋搭接长度和搭接百分率为变量,完成了16根两点集中荷载作用下受力钢筋搭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性能试验. 对试件的裂缝发展、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破坏形态、受弯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等进行了观测. 试验结果表明:搭接百分率及钢筋搭接长度对试验梁的承载能力及变形有较大影响,钢筋搭接长度较大的梁试件均能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在使用阶段荷载下,试验梁的跨中挠度均满足限值要求,但钢筋搭接长度较小的梁裂缝宽度不满足限值要求. 基于试验数据并考虑搭接百分率及钢筋搭接长度两个参数,给出了钢筋搭接梁最大裂缝宽度与钢筋无搭接梁最大裂缝宽度的关系,并提出了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的建议值,以此为基础对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美国ACI 318规范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结合深圳地区某旋喷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做了探讨,认为利用公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要合理选择Ra,fsk,β的取值。对静载试验值极差大于平均值30%的复合地基如何确定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探讨,引进了较为合理的取值方法。提出了将大小不一的压板下载荷试验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换算成实际基础面积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新版《中国公路钢桥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国外钢桥规范的受压加劲板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实例说明几种规范的整体稳定系数和局部稳定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公路钢桥规范的整体稳定四条柱子曲线与欧洲规范a、b、c、d曲线相接近,局部稳定系数取值小于其它规范对承载力的折减,计算结果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20.
张渭波  周磊  张四化  周同和 《河南科学》2010,28(9):1161-1163
针对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修编工作中有关复合地基沉降计算问题的讨论,基于郑州地区较完整的高层、小高层住宅楼及河南省体育中心等14栋建筑沉降监测资料,研究了复合地基变形计算中分层总和法模型参数的取值问题.分别采用地基处理规范方法和本文分析方法对刚性基础条件下复合地基工程沉降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可采用规范的"当量模量法"和上下分别计算附加应力系数的应力扩散法,其中的下卧土层沉降变形经验系数,可通过地区沉降数据回归获取,无经验时也可参考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