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2023年2月14~16日,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其任内对中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会谈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中伊关系,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的友好合作,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得到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普京访华,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3月21日至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普京两天的日程安排可谓丰富——抵达北京的21日,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伊朗核问题和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当晚,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还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俄罗斯年”开幕式。22日,普京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中俄互办“国家年”(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是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根据《中俄睦邻友…  相似文献   

3.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3,(5):6-7
<正>习近平同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2023年2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伊两国传统友好,两国关系经受住各种国际风云变幻考验。面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复杂局面,中伊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携手抗击新冠疫情,战略互信不断巩固,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促进了共同利益,维护了国际公平正义,谱写了中伊友谊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朴光星 《世界知识》2013,(14):25-25
6月27日-3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对我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与以往韩国总统访华所不同的是,此次访问前后,朴槿惠的“中国情结”受到两国媒体的广泛关往。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3,(10):34-35
4月25日至26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自去年就职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时.这也是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履职以来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大国元首。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就表示,此访将凸显“中法关系的深度和高度”。针对奥朗德总统访华及中法关系等议题.24日.国际网总裁张慧君采访了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赵进军。  相似文献   

6.
张勇 《世界知识》2023,(10):62-64
<正>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卢拉第五次访华,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也是卢拉上台执政100天内首次访问的域外国家。此次卢拉访华,随行的商界领袖多达240人,堪称阵容豪华。访华期间,卢拉在上海出席了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出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的就职仪式,  相似文献   

7.
时事概览     
<正>□胡锦涛会见首次来华的奥地利总统菲舍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奥地利总统菲舍尔举行会谈。这是菲舍尔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奥友好合作关系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萨科齐访华,带走巨额订单11月25日至2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今年5月入主爱丽舍宫以来首次访华,也是他作为法国国家元首出访的第一个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9月10~1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托卡耶夫今年6月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后首次访问中国。托卡耶夫总统访问期间,两国最高领导人决定把中哈关系提升为"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牢不可破的中哈友好关系已经形成,中哈关系进入了新阶段。托卡耶夫总统访华成果丰硕尽管托卡耶夫总统此次访华的时间只有三天,但是从时间节点看非  相似文献   

10.
朴光海 《世界知识》2013,(14):24-24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2013年6月27日至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访华期间,中国政府可以说给予了朴槿惠总统“最高规格”的礼遇,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人大委员长分别与其会晤。在国宴之外,6月28日中午,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又专没午宴款待朴槿惠,这波外媒视为“破格接待”。  相似文献   

11.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首先表示,美中两国元首保持密切接触和良好工作关系令人满意。我十分期待即将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相信此次访问将有力推动美中关系向前发展。习近平强调,很高兴同总统先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经常性沟通。中方重视总统先生年内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双方要密切合作,确保此次访问富有成果,为中美关系发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2月28日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同中国领导人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双方举行历史性的会谈,中美关系随之解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积极变化。5 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大变局和中美战略博弈之际,我们能更深理解这次访问和这个公报的历史意义,也更需汲取当年两国关系打破坚冰、实现和解的智慧与勇气。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华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于8月30日~9月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阿基诺三世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同阿基诺三世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了中菲建交36年来双边关系取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事概览     
胡锦涛:欧亚之行成果丰硕6月30日至7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及在苏格兰鹰谷举行的“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对话会”。胡锦涛此次出访成果丰硕——7月1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7月4日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中哈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上海合作组织5日峰会期间,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重要文件,决定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观察员地位,决定继…  相似文献   

15.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0,(10):6-7
习近平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4月2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伊朗政府和伊朗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示诚挚慰问和坚定支持。习近平指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伊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了中伊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中国人民心系伊朗人民抗击疫情,已向伊方援助多批抗疫物资,并向贵国派遣了首个对外抗疫医疗专家组。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1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应邀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这是时隔五年伊朗总统对俄罗斯的再次访问。此前1月15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员会成员贾利勒·拉希米·贾哈纳巴迪曾在推特上表示,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准备重新互相开放大使馆。而在前一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江苏无锡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举行会谈,双方宣布启动两国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日至6日,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其上台执政后首次对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中津签署了经济技术、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姆南加古瓦还参加了两场津巴布韦投资及贸易促进活动,会见中国企业家,介绍津巴布韦最新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邀请中国投资者前往津巴布韦投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总统拜登上任伊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困境中的伊核问题能迎来转机。不妨再看一下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一、伊朗的核计划伊朗素有通过发展核技术振兴国力的愿望。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在上世纪50年代启动核计划,在70年代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保障监督协议》。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1):8-9
□波兰总统访华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于2011年12月18日~22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深化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20.
自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和伊朗都展示出了重返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的意愿。从美方动作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将以外交为主要手段,试图联合欧洲与中东地区盟友共同应对包括核、弹道导弹、“地区冒险主义活动”和“人权”等在内的“伊朗问题”。其中,拜登政府将通过重返伊核协议规制日益升级的伊朗核活动视为外交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协议承诺,美国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