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戴蒙德是一个独行大盗,多年来他习惯于游荡在欧美各国易地作案。因为他的手段非常高明,而且擅长易容术,心理素质又超出常人,所以从来没有失过手。各国警方也对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盗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2.
利伯蒂·贝利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园艺学家、植物学家.他关于人与自然间关系的思考曾启发了利奥波德:他主要基于演化论提出了生物中心论,并主张人类作为演化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应民主地、道德地对待自然的其他部分.在领导自然课运动时,他提出诠释自然的方式不只有科学一种,诗意地诠释也应当被允许;自然课的目的 并非科学...  相似文献   

3.
“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这条至理名言已经开始在很多高校学生心中松动。记者在哈尔滨市各高校走访时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热衷于经商活动。经商学生:“什么都不行了,才去学习”毕业生离校前夕,在各高校学生的寝室楼前、林荫道上及学校一些主道两边,随处都能看到毕业生在卖自己不要的用品。一位摆摊的学生告诉记者:“这不算什么,最壮观的是每年新生入学时,很多大学生都去系里申请到新生楼前卖各种用品。”他说,因为是贫困生,辅导员每年都让他出摊,他批发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一两天能把一个月的生活费赚出来。在各高校的揭示板上,记者见…  相似文献   

4.
在大庆市有一位奇人,十多年来,他一直带电为患者按摩治病,220伏的直流电从身上通过,他竟然毫无感觉。今年44岁的马显刚从16岁起就曾接受过各种各样的专家检查,可至今也没人能对他的身体特质做出科学的解释。 24日,记者赶赴大庆,亲眼见识了导电奇人的“超能力”。让二百瓦灯泡发光马显刚在大庆市龙凤区火车站旁边开了一家按摩室,记者费尽周折才找到他。  相似文献   

5.
助人即助己     
在某个场合,记者问一位农民是否可以公开他种玉米的秘密,因为他种的玉米在最佳产品比赛中连年获胜。这位农民说,他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将自己的玉米种子分给邻居们。记者问:“你为什么要把你的优良玉米种子分给邻居呢?”农民回答说:“风会将成熟玉  相似文献   

6.
李嘉诚先生拥有一个巨大的王国,成为香港的首富,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富豪之列。有位记者曾问他:“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王国,靠的是什么?”李嘉诚回答得很简明:“依靠知识。”他还告诉年轻人:“知识决定命运。”有位外商也曾问他:“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这“两靠”是李嘉诚的成功经验,也是他的人生体会。1928年,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一个书香世家。李氏家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学习上都很勤奋。李嘉诚5岁上学读书,学的是“之乎者也”的传统文化。家里有一个面积虽小但藏书却很丰富的小书房,每…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6,(5):46-47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管从何种角度讲,约翰·D.洛克菲勒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首富了。他简直能点石成金:股票、债券和油井,样样做得都很出色,这位大富豪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的神话激发了《纽约时报》记者的兴趣,他饶有兴趣地问起洛克菲勒致富的秘诀。“你是如何取得这般伟绩的?”记者问道。“很简单,”洛克菲勒回答说,“我的成功有赖于三件事情,只要认真遵循,人人都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财富:第一,我比别人更早地来到办公室,对工作更加投入、更加热情;第二,每天下班后,我总是很晚才离开办公室——一天结束之后,有很多收获;…  相似文献   

8.
我们有家     
一位记者匆忙赶到火灾现场。着火的屉子迅速在火焰中夷为平地,记者看到火场旁有一个小男孩站在父母身边,目睹大火无情地吞噬一切。记者语带同情地说:“孩子,看来你已无家可归了。”小男孩抬起头看着记者,口气坚定地说:“我们有家——我们只是少了放置它的场所。”我们有家@李莉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价值     
在一个会议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着在场的200个人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将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将手举起来。  相似文献   

10.
高贵的心     
威廉·麦金利先生是美国第25任总统。在某次国会选举期间,他被一位记者如影随形地跟踪。这位记者效力的报纸与麦金利政见相左,有人形容这位记者,"机敏、顽固,无时无刻不在活动,能迅速逮住空子,并不遗余力地加以渲染"。  相似文献   

11.
采访郑院士是在一个周末的上午,当记者按约定时间赶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时候,他已经在紧张工作了。“难道郑院士在休息日也正点上班”?面对记者的疑惑,郑院士爽朗的告诉记者,“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看来,外界有关他是“工作狂”的传言实属不假。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各地多年,他决定去拜访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还有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米巴尔教授,人体形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等。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骑马、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卡菜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巴亚·米切尔。  相似文献   

13.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将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佛瑞迪在“事求人”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他赶到时,已经有20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怎样才能引起主试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佛瑞迪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6,(21):56-57
9月21日,湖南省农科院杂交中心分子育种试验大楼学术报告厅。袁隆平答完记者问后,就去洗手间。他刚到门口,立即返回。袁院士对着记者们耸耸肩,做了一个幽默的怪动作:“哦,这一层是女厕所。”说完,就噔噔地跑到了3楼,像个年轻人。生活朴实,思维敏捷的袁院士,走路生风,谈笑幽默,丝毫看不出一位76岁老人的特征。他的工作、生活理念就是:像年轻人一样冲刺,像农民一样生活。灵感就是知识加汗水袁隆平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是打排球,在球场上很敏捷。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年轻时,游泳得过全市第一名,1951年时还考上了飞行员,准备去抗美援朝。即使是70…  相似文献   

15.
“经20多位专家研究初步确认,5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已经具有两方血统。”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穆西南近日披露了这个秘密。他说,南京猿人是在古代长江冰期,从北方来到南方,与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猿人化石不同,“南京人”的鼻梁高耸,估计和西方人有过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年轻的男作家。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是的,先生。”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20年代.随着体育运动的热起,在一个名叫赫佐格奥拉赫的德国小镇上。先后出现了三家运动鞋作坊。其中有位老板才20出头,他起初是一位跟着父亲在街头摆摊的修鞋匠,后来因为从体育上看到了商机,才大胆投资办起了一家制鞋作坊。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7,(1):24-25
洁白的婚纱,娇羞的笑靥,满眼的泪花,歆儿依偎在丈夫的肩头呢喃,“我们一生一世永远都不分开……”这个幸福的时间定格在2006年5月20日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24岁的歆儿如愿嫁给了心上人——山东小伙黄昆仑。“新娘子真漂亮啊!”婚礼上的服务人员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但她们不知道,这个娇柔的新娘是个变性人,而这场婚礼,也是吉林省首例媒体公开报道的变性人婚礼。变性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有着怎样的生活和心路历程?记者采访了三位变性人,走进了她们那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故事一主角:歆儿>>>收服他的“爱情大魔咒”!她很幸福:嫁了个如意郎小时…  相似文献   

19.
汉斯·弗赖登塔尔是20世纪荷兰一位在数学和数学教育领域均有深入研究的全能学者。在纯数学上,他的研究兴趣为拓扑学、代数学、几何学等;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创办了《数学教育研究》期刊,组织了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等,他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在今天仍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他在数学史领域也有涉猎。  相似文献   

20.
快活林     
抬价有一位爱鸟人士特别喜欢鹦鹉,有一天他经过一问鸟店,发现里面正在拍卖一只鹦鹉。他看那只鹦鹉毛色很好看,决定要买,于是他喊道:“我愿意出10元美金买下这只鹦鹉!”接着有人喊价:“我愿意出20元美金!”那位爱鸟人士不愿把那只鹦鹉拱手让人,于是他又喊了30元……可是另一个声音像在跟他作对,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