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显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导致黄河源区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青海玛多县黄河水文站1956年以来的观测记录显示,黄河源区从1960年以来发生断流4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的扎陵湖与鄂陵湖中间,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其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资源状况恶化,特别是近20多年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冲击."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研究项目在深入研究黄河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探索黄河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的新问题.以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化为主线索,在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的基础上,以可再生性维持理论为指导,以综合调控为手段,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深入揭示水沙过程变异机理、河道萎缩及小水大灾形成的机理,提出恢复流域生态环境和河道行洪能力的措施,为缓解黄河水危机和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及水灾害提供理论和应用的科学依据.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项目已取得一些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变迁与早期黄河文明中心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末期,出现了世界性的气候回暖,我国学者称其为"仰韶温暖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孕育了黄河文明。黄河文明在其发生和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多个文明中心,依次分别是晋南的陶寺,豫西的洛阳,豫北的安阳和陕西的西安,每个文明中心持续不超过300年。这些文明中心是不断转移的,其转移周期大约是200年。生态环境恶化是文明中心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转移呈现出平缓期—高峰期—平缓期交替进行的发展过程。关爱自然,保护生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4,(10):50-51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三江源,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绚丽之地,如今风沙蔓延、河流干涸、草原退化,越来越多的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开始沦为“生态难民”。从今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在三江源地区进行生态大移民,4万多名牧民将逐渐在城镇定居,5年后,三江源核心区将再成“无人区”。千年游牧一朝安居身材魁梧、脸膛黝黑的达白祖祖辈辈居住在黄河源头,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羊是这里千百年来沿袭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7月20日,42岁的他不得不带领着妻儿离开广袤的草原,搬迁到政府为他们建设的新居。达白是青…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首批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青海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12月22日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效及亮点公报。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首批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6.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奔腾而下,出潼关后与发源于陕西省华山之阳的洛水在河南巩义市交汇。在黄河、洛水的许多传说中,最有影响的当是“河图洛书”。由其不仅产生了中国元典文化《周易》八卦和《尚书·洪范》,以至后来形成了“河洛”学。  相似文献   

7.
长江源头沱沱河岸的居民已不得不去矿泉水厂买水饮用;黄河逼高,改道之势亦在所难免;淮河流域石梁河水库的渔民已无鱼虾可捞,只能捞水虫换钱糊口度日。中华民族南有长江,北有黄河,中有淮河,这三河可谓是中华民族血脉所系的生命河,保护三河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1 项目背景和研究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境内湖泊、河流、近海域水体都出现了大范围的污染,水域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在水域污染中,富营养化是非常主要的表现方式。根据新的研究结果,农业面源污染在水域富营养化中的贡献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平均已达到30%以上。究其原因,与我国人口刚性增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背景下,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农业化学品投入不尽合理、种养殖有机废弃物随意排放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生态环境要素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柴达木盆地水文生态环境特征,并认为构造隆升导致气候环境恶化是区内水文生态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导致了区内以湖泊为中心的同心状积盐、同心状水文地质结构,同心状生态环境特征、同心状地貌景观格局,从而决定了盆地内同心环状生态重建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作为"天河工程"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接受专访,就"气象学家等质疑'天河工程'"报道引发各界关注,回应业界质疑和担忧的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天河工程",重要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黄河缺水的问题。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核算,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已由原来的580亿立方米减少为535亿立方米,黄河来水如果持续减少,而且发生的概率还很高,今后  相似文献   

11.
1项目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流域水循环的平台上,统一合理调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关系,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刺参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集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我国北方刺参池塘养殖得到较快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养殖环境导致的病害频发,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提出刺参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拟以刺参养殖池塘作为实施平台,整合与集成目前应用于养殖池塘环境调控的成熟技术,改善池塘水质,改良池塘底质,降低刺参发病率,减少池塘污物排放,形成系统的刺参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模式。该技术是对刺参养殖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和改善,尽可能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人们只看到了施用化肥对产量的积极影响,造成土壤有机质过度消耗,土壤板结、沙化、次生盐渍化,营养严重失衡的耕地面积急剧增加,土壤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而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数量锐减、作物根系发育不良、代谢紊乱、抗逆能力越来越差、病虫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生物化工产业的崛起及其优势,分析了全球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现了遗传病种类和患的数量剧增,生育能力下降,抗病机能骤减等多种不断退化的现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剧,却又无法逆转,使人类逐渐走向深渊。据此本作提出了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终结的观点,并阐述了通过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改善地球环境、以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等对策,可以防止人类的退化,延缓人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2,(3):29-30
黄河河套地区是黄河灌区最大的后备耕地资源储备区,但1/3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黄河河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目前,该地区已建成20多个1500万千瓦的燃煤电厂,年产脱硫废弃物超过500万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污染威胁。盐碱地治理及燃煤废物处置已成为该地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学术研究"的一系列相关基本概念的误解,致使人们混淆了"历史"与"历史研究"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部分人文学科的学术生态环境,这或许是中国的近现代精密科学史研究之所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背景及意义 1.1贵州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贵州山地和丘陵共占土地总面积的92.3%,喀斯特分布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8%。由于人口严重超载,导致毁林毁草、陡坡垦殖的现象长期难以解决,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伦理视角分析了人与海洋动物的关系,并对海洋动物当前的生存状况、海洋动物伦理成立的可能性及其规范、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导公众培养海洋动物伦理意识,表明了当今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海洋动物带来的种种威胁,而海洋动物生存及权利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还应该诉诸伦理信念.  相似文献   

20.
草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到生态恢复的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当前生态退化现状,我国政府所采取的相应对策主要是"生态建设",结果只能使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仍然无法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恶化的态势本文通过解析草 草≠草原,得出自然界做得是最好的,而且是免费的,要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生态建设到生态恢复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