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传染病.同狂犬病一样,这种病能使人和动物都被感染.炭疽热杆菌能形成孢子结构,细菌可以在孢囊的保护下不受光、热和杀毒剂的影响,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炭疽热杆菌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可生存90年.该病主要发生于牛、羊、骆驼、羚羊等动物,人类感染炭疽热的概率很低,只有万分之一.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制品的人,如牧场工人、屠宰场工人、制革工人及剪羊毛工等.  相似文献   

2.
了解炭疽热     
何为炭疽热 炭疽热,学名"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古已有之,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易感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对炭疽最为敏感的是食草动物,其次才是人.人类感染炭疽热的概率很低,只有万分之一.炭疽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皮肤黏膜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人类感染炭疽病菌的潜伏期为12小时到12天,一般为3天.  相似文献   

3.
台军方目前已研制成主要生物战剂的病毒,包括吸入型炭疽热、肺鼠疫、免热病肺部病变、蓖麻毒素、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病毒、拉萨热病毒、天花病毒、肉毒杆菌及眼镜蛇神经毒等。  相似文献   

4.
<正>有少数动物被吃掉后还能存活下来,但在2012年,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马克·奥榭及同事在东南亚的东帝汶进行调查时,在一块石头下意外发现:一条钩盲蛇从一只黑眶蟾蜍的后部爬了出来。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被蟾蜍吃下去的猎物还能存活,也是第一次发现钩盲蛇这种体型较大的猎物经过蟾蜍的消化道后居然还能安然无恙。奥榭说,"一种有肺的脊椎动物能存活下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细菌病毒也无法生活在动物和植物,但最近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情况。研究发现,绿藻病毒导致人类认知功能降低,可能与称为海马区的大脑区域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绿藻病毒(ATCV-1)属成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单细胞、真核、无  相似文献   

6.
倔强成长     
<正>在残酷的环境中,动物宝宝每天都会面临挑战和意外,死亡率非常高。如果它们能效仿身边的成年动物,克服困难,才有可能存活下来。耐寒帝企鹅生活在零下40℃南极冰冻大陆上的帝企鹅,是最耐寒的动物。刚出生的帝企鹅宝宝身上长着灰白色的绒羽,可以御寒防风,但不防水,快要成年后绒羽才能慢慢脱掉,换成防水的翎羽。一个月  相似文献   

7.
裸鳃来目软体动物,是蜗牛的无壳亲戚,以身体绚烂的色彩而闻名,有"最艳丽的动物"之美誉.这些小海生动物通常只有2~6厘米长,分布于全球各地,从最深最暗的大洋底部到温暖的浅水区都能存活.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地球不断变暖,动物保护专家开始担忧一些依赖于寒冷环境的物种,如生活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山地中的鼠兔。不过,在近期一项研究中发现北美鼠兔(又被称为魁鼠兔)或许能在全球变暖中存活下来,因为它们找到了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食物来源。这些生活在低海拔区域的鼠兔之所以种群繁  相似文献   

9.
孔雀鱼和水蚤仅有几周或几天的生命,并且和人类一样,活力随着生命的轨迹而逐渐丧失。然而也有些看似低等的动物——如寄居蟹、红鲍鱼以及一种能存活几百年的微生物水螅,却享受着恒定的繁殖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小林 《科学大观园》2010,(24):64-64
荷兰莱顿大学的弗里克称,蛇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的毒牙是由牙齿进化而来的,这是自然界最先进的“生化武器系统”。除此之外,蛇类还具有许多奇特的特征,如几个月不进食仍能存活,并且身体仍在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胶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们受到一些重要启发。早在1962年,美国的柯亨博士等人在小鼠颌腺中发现一种新的活性成分,可促使新生小鼠开睑、长牙。随后,他们将这一活性成分加入培养的皮肤表皮  相似文献   

12.
<正>益生菌与我们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食用益生菌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喝酸奶,买益生菌片,吃发酵食品……那些咽下去的各种菌,到底有效果吗?1.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活性微生物,能够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对益生菌作了如下定义: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人体、动物体内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相似文献   

13.
医学著作中大概记录有不到90例胎中胎。胎中胎通常发生在双胞胎形成早期,一个胎儿进入另一个胎儿体内,以寄生方式继续生存。通常,两个胎儿在出生前都会死掉。但有时宿主胎儿能够存活并出生。令人惊奇的是,没人能想到巴加特的双胞胎兄弟能在他腹中呆36年。  相似文献   

14.
文彬 《科学大观园》2012,(16):61-61
古生物学家在对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南部发现的动物化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罕见的史前巨型精子。据古生物学家布莱恩-斯维克特介绍,介形亚纲动物长有分节的身体,身体被坚硬粗糙的外壳包围,它们在全世界各地的咸水和淡水环境中占据地盘。在此次研究的案例中,这种叫做"Cypria ophtalmica"的淡水介形亚纲动物的后代居然还存活在我们身边。"Cypria ophtalmica"的化石并不是非常古老,事实上,它们正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们看到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些生物时,震惊、美丽和庄严等词语就会涌上心头。但是当你见到一种外貌古怪,就好像来自另一颗星球的生命时会有怎样的感觉?日本蜘蛛蟹日本蜘蛛蟹通常潜伏在深海的黑暗中,它们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节肢动物。这种螃蟹以其他甲壳动物或者动物尸体为食,它们甚至能够存活100年。尽管体型庞大,但是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的螃蟹。篮子臭角这种古怪的真菌看起来应当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女作家杜虹的死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热议,因为她死后并未像其他人一样将遗体火化,而是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将头颅与身体分离后,用低温将头颅保存在了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能基金会,等待50年后人类医学技术进步后重新复活。器官移植或机体组织的再植在医学上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医学技术所关注的通常只是移植后的器官或机体是否能在新的躯体存活并发挥功能。像心脏移植到新躯体后,只要能继续存活就算  相似文献   

17.
聚焦生物安全保障可为加强防控动物疫情、保障动物健康提供综合性的规制视角。欧盟经验表明,动物健康立法可先后整合基于功利主义、系统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规则设定,并将生物安全保障作为基础性制度。基于此,一是在多层次的责任体系中,动物持有者承担保障生物安全和动物健康的首要责任;二是以激励方式督促责任主体采取生物安全保障措施,实现预防为主;三是政府作为动物疾病监测和集中规制者,其在基于风险的管理中既要注重科学作用也要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为风险管理决策的共识性和可接受度营造多元支持的规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1822年《马丁法案》通过以来,英国社会对如何关爱动物,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争论。1964年《动物机器》一书的出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方长达十五年对于农场动物福利问题的辩论。经过各方长期争论和磋商,英国最终于1979年确立了农场动物福利的"五大自由"思想。"五大自由"思想为动物福利科学的研究确立了基本框架、指明了发展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对动物生产的管理以及饲养者的生产实践,该思想亦成为动物福利立法、农场动物福利评估认证标准的重要基础。"五大自由"思想显然是在生产者、消费者、科学家、政府等多方利益、观念、知识等冲撞与磋商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支,故其内容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涵盖的科学范围包括理、农、医学等也最广阔,而其被使用的人口亦众多.近几十年来,又因分子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了英美新名词的创新日多,而海峡两岸因政治因素的分离,各地的科学家在做教学与研究时,常常又各行其是,于是一个英文名词,常常有多种中文翻译,例如Soft-Ware在中国大陆叫软件,而台湾则叫软体,Pseudocoelomate大陆叫假体腔动物,台湾叫伪体腔动物,Remerlinean大陆叫纽形动物,台湾叫吻腔动物,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奖主题物质--多肽Ubiquitin,在台湾就有译为泛素、泛激素、宇元、奎亭等不同译名,所以一个英文名词常常有多种中文名称的例子非常的多,但是在自然科学里首重简洁原则,尤其是在不同都说华语的地区如能将华语名词统一起来,对今后我们的科学普及,以及东方的生命科学发展,也就是如何使东方科研早日能与西方的水准并驾齐驱,是非常必要的.中文名词的混乱不止是可由学者的表达不同而引起,亦可因其他原因而产生,今将我自己的一个例子说明于后.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们普遍认为人类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自从1960年,简·古多尔发现了一群会用树枝伸进树洞中觅食白蚁的黑猩猩以后,这种理论显然就站不住脚了。后来,科学家又相继观察到很多动物都会使用工具,并希望能弄清各种动物是怎样掌握这种技能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通过相互间的模仿学会的?德国马克斯·普兰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所的萨拜因·特比奇,希望能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