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类发展史上,自从诞生了科学,并成为独立的职业以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就与科学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科学技术尚不倡明的时代,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深层次了解和探索,科学精神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学精神,就得对科学精神的含义有所了解。我们说的科学精神,首先就是要承认人们研究客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并且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因为客观规律是与客观世界的运动认识相一致的。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不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和理论物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决议指出:物理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物理学是当今众多技术发展的基石.物理教育为培养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并指出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几项重要发现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它高度评价物理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我理解,这是指近400年来走到较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道路上的,并以相对真理形式体现绝对真理而不断发展的物理学。  相似文献   

3.
进化论是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的卓越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耀眼基石。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认识或预见事物的深度和层次也必然会随着认识手段和认识能力的飞速进步而更为精深。所以,对进化论的种种质疑和争论或许能够促进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然和人类本身,而对进化论在宽容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无疑是最为理性和智慧的。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数据,例如,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海洋中的生物有多少种,太阳中心的温度有多么高……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这些数据是根本无法弄清楚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其中的许多数据已经或正在得到解读,从而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这个成就,不仅表现于登月飞行等科学的物化成果,而且表现于科学技术新概念等理论成果。现代科学技术新概念是当代科技发展的理论凝结,它是科学思想的概括。最近,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科学杂志社、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环卫局、电子工业部23研究所、上海气象局、上海测试技术研究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专业工作者合作编写了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都爱《世界科学》一位读者给我们来信.说他十分喜爱《世界科学》。原因是他从《世界科学》上学到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和知识。他拜《世界科学》为师,据他说已有13年了。这位读者叫薛广振,原是沈阳航空学院航空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研究所从事...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创新、发现、发明;有人认为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还有人认为科学研究是生产力,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以科学的结论解决问题,促进生产生活的进步;另外尚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出于兴趣,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依本人的拙见,上述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对科学研究的本质从历史和现实而言,都道出了一定的真理,然而就每一句话的认识来说又都不够完善。科学研究也许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劳动,是对物质事  相似文献   

8.
“党把科学技术进步看作解决所有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杠杆。”——戈尔巴乔夫,1985年6月。“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通用语言。”——中曾根康弘,1985年6月。“没有什么国家象我们那样依赖于科学的基础。”——里根,1985年2月。这三段话表明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的一致认识。我还要特地指出,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我们的经济进步依赖于所谓科学与工程的基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63,8(11):64-6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北京中心(根据去年9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科协第24次执行理事会会议通过的决议而成立的东亚区域中心)自1963年9月25—30日在北京举行了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北京中心成立庆祝大会和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筹备会议。这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国科学家团结合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1981年四川省遭受特大洪灾以后,在中共四川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各部门、各学科都进行了认真的科学总结。这是探索大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的必由之路。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组织科技界各方力量协同配合攻关的一次实战。1982年春天举行的四川省特大洪灾科学总结大会,是四川科技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创举。这些经验教训,将成为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这一期我们选登了11篇文章,杨超同志的《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取得更多的自由》,是一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其它如气象、植被、滑坡、泥石流、水土保持以及邮电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总结,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我们相信,这些文章对科技界、各条战线的干部和群众都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1.
武雨琴 《科学通报》1960,5(13):385-385
六十年代,是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社会主义时代,也是我国摆脱原来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状态,迅速完成我国科学现代化的任务,以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面貌矗立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时代。在六十年代里,我国将实现科学事业中的革命,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跃进到世界最先进的地位。而作为科学事业革命的主耍标志之一,将是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又紅又专的科学队伍。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物理学在探索微观世界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起了人类对电子、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物质波、质能互变、量子原理等的深刻认识。本世纪中期,又在分子生物学、半导体、受激辐射等科学以及随后的扫描隧道显微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科研手段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向微观世界大步前进。 对微观尺度物质世界的认识与直接改造,是纵贯本世纪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诸多重大发展中势头最猛的一个。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科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本新的中国期刊《自然杂志》,用这两句在刚度过漫长科学严冬的人民中大受欢迎的诗句,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ZIRAN ZAZHI的意思就是自然杂志(Nature Magazine).它是60页左右的月刊,第一期于5月份出版.它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于3月4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会议由本刊余幼根同志主持。应邀参加座谈会的领导、科技界及教育界的同志一致称赞《世界科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科技刊物。创刊十年,成绩蜚然,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身居科技界领导岗位的同志认为,常看《世界科学》对了解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热点,非常有好处。而从事科研和教育的同志认为,《世界科学》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对指导学生从事研究,确定科研方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当代科学前沿动态的交流,加深对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软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培训部邀请正在当代科学前沿工作的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讲解科学前沿动态。本刊将连续刊载这系列讲座的讲稿和录音整理稿。特告读者。  相似文献   

16.
哲学发展和科学变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本身所形成的物质和心理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追求知识、追求知识的概括性,通过概括总结规律,总结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使实践活动由不自觉转变为自觉。也就是说,对知识的追求,就是科学的探讨。哲学作为科学的概括,与科学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哲学思潮与科学观点,有着复杂的关系。下面按不同的历史阶段来讨论哲学发展与科学变革关系。  相似文献   

17.
眼睛是观察的器官,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手是劳动的器官,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两者虽然不同,却有联系.眼睛观察得越仔细、越具体,手的动作也就越敏捷、越准确.人们平时常说"眼明手快",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眼的观察和手的动作并不是直接联系的,需要通过大脑把它们联系起来.大脑对眼睛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取,然后向手发出指令,手去完成相应的动作.人们常说的"心明眼亮"、"得心应手",它的科学根据其实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相继诞生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简称“三论”),业已成为横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兴横断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论。别开生面的“三论”思想和方法像三朵奇葩,在当代科学与哲学的百花园里竞相争艳,发挥着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大综合、大统一的“元科学”作用。在当今和未来的地球科学研究中,引入“三论”科学思想与方法,势将触发地球科学的深刻变革。一、确立地球系统观与地学系统观是地学发展的必然从科学哲学意义而言,“三论”是同起一源、三位一体的。它们共同发源于“系统”的概念,现已结合为不可分离的整体。”三论”各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也为地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入核时代已经40余年了。40余年来,核武器的数量、种类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决定了世界政治稳定的局势。科学技术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已经成为新时代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科学技术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立国之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以科学社会学的思路追踪导致核时代到来的科学及其社会因素无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自古以来,人类文化的进步都是以材料的发展为其标志。一种新材料的发展可以引起人类的文化和生活以新的变化。石器、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玻璃、钢、水泥、有机高分子、单晶材料……等的发明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再创造。而材料的发展则是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实现。没有新材料的发展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现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当然,材料的发展依从于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材料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必须要遵循其它基础学科的成就和规律外,还有其个性和综合性。但是材料科学相对来说毕竟还是比较年轻的,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