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放  刘长梅  张义正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1):1281-1286
RNA干扰(RNAi)是指生物体内利用双链RNA(dsRNA)诱导同源靶基因的mRNA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RNAi主要通过核酸酶Dicer切割dsRNA生成21-23 nt的小干扰RNA(siRNA),继而由siRNA识别并靶向降解同源靶基因mRNA,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蛋白表达.近年来,RNAi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基因沉默效果,RNAi以其高特异性、高效性等显著优势将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全新手段.文中综述了该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项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外源和内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s RNA,dsRNA)在生物体内诱导同源靶基因的mRNA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目前,RNAi及相关沉默反应的机制在植物中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对RNAi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分析、抗逆性、抗病虫害和农作物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RNAi技术在植物上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RNA干扰(RNAi)是ds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是生物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之一。从RNA干扰的概念入手,系统阐述了RNA干扰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其最新进展,并对RNA干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RNA干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NA干涉(RNAi)是由双链RNA(dsRNA)引起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RNAi的分子机制、生物功能、研究策略及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基因治疗、植物品质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6.
运用RT-PCR技术,从小菜蛾幼虫总RNA反转录产物中扩增出泛素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将一段体外合成的与小菜蛾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A52同源的dsRNA注入四龄幼虫体内,以抑制小菜蛾UBA52基因的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72 h后沉默组小菜蛾幼虫体内UBA52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本实验成功沉默小菜蛾泛素基因,此RNAi干扰体系的建立为利用此技术分析小菜蛾及其他昆虫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双链RNA(dsRNA)在植物、线虫、果蝇等中进行RNA干扰(RNAi)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将其应用于哺乳动物却遇到了一定困难.随着各种转染方法的日益改进,以及各种小干扰RNAs(siRNAs)表达载体的出现和不断优化,它们在体内的转录产物(长约21~23nt的双链siRNAs)能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基因的表达,使得RNAi应用于哺乳动物系统成为可能. RNAi正在改变以往人们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功能的方式.不仅如此,RNAi正在向病毒、癌症、基因药物研制等方向迅猛发展,文中对RNA干扰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启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链RNA被核酸内切酶切割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小干扰RNA与相关的蛋白质结合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si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识别并降解靶mRNA.现在认为RNA干扰是真核生物共有的抗病毒、抗转座子、抗转基因和抗异常RNA的基因组免疫系统.随着RNA干扰的研究,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RNA干扰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RNAi(RNA interference,RNAi)是序列特异的双链RNA(dsRNA)使细胞内同源性mRNA降解,产生特异的基因沉默的过程.RNAi最早是由Fire在线虫实验中发现并提出的.随后,在其他动物包括哺乳动物中也发现了RNAi.RNAi技术是一种发展很快并有应用前景的基因控制技术,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多学科的研究,尤以医学领域的研究最为突出,它不仅可用于基础研究,而且为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RNA干涉与基因沉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体内导入双链RNA(dsRNA)后会引起体内同源基因特异的沉默,这种现象称为RNA干涉(RNAi).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就RNA干涉与基因沉默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和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RNA干涉(RNAi)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通过双链RNA(dsRNA)来抵抗病毒入侵和抑制转座 子活动的自然机制.快速发展的RNAi技术为抑制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到目前为 止,在真菌、拟南芥、线虫、锥虫、水螅、涡虫、果蝇、斑马鱼、小鼠等真核生物中都发现存在基因沉默 机制.RNAi作为基因沉默的工具,为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药物研究与开发等许多领域开辟了 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且胃癌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是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诱导特异性基因表达抑制,具有基因抑制效果确切、抑制具有严格的序列特异性、作用迅速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胃癌相关基因功能、胃癌化疗的多药耐药、胃癌的治疗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随着对RNAi机制的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RNAi技术能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害虫的预测预报、诱杀成虫、干扰交尾及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RNAi技术及其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真核生物体内的基因调控机制.在介绍RNAi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组免疫系统、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及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等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RNAi(RNA interference)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生物学现象,是由dsRNA介导的由特定酶参与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它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阻断基因的表达。RNAi是真核生物体抵抗外源基因(如病毒基因、转座子、人工转入基因等)入侵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还是生物体在不同时期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调节细胞分化的机制。RNAi已成为一种极为有用的使基因失活的工具应用于多方面的研究中。介绍了RNAi的发现、RNAi的机理、参与RNAi的酶、及其RNAi的应用等有关RNA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蝽总科昆虫是异翅亚目中的一个较大类群,据肖采瑜(1979)资料,我国约300余种,其大多数为植食性,是农、林、牧(草原)的主要害虫,但也有不少种类是捕食性天敌。对蝽总科昆虫的研究,不仅对昆虫分类区系、生态地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害虫的治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丽水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松阳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子项目“昆虫信息素诱捕器防治茶树害虫技术引进转化推广”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该技术改变了传统防治策略,利用昆虫趋性的生物学特性,使用昆虫化学信息素诱捕器技术诱捕成虫,以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免疫细胞荧光、RNA干涉(RNA interfere,RNAi)、qRT-PCR、Western blot及细胞计数等方法,设计合成三对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RNA-hnRNP K-1,2,3),对小鼠精原细胞中内源性的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K(Heterogeneous ribonucleoproteins K,hnRNP K)进行敲低并对其沉默效率进行筛选,研究其对小鼠精原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siRNA-hnRNP K-3对小鼠精原细胞具有80%以上的沉默效率,转染后发现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说明沉默hnRNP K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精原细胞的存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RNA抑制技术在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干细胞是在神经系统中发现的一种可以再生的细胞,不仅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还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对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研究热点,但其增殖、分化乃至迁移的机制仍有待解决,RNA抑制技术是目前流行的基因沉默法,利用导入小片段核酸进入细胞,对特定基因表达的翻译阶段进行抑制,从而观察基因对细胞的影响,该文在已获得分化相关基因的基础上,利用RNA干扰(RNAi)和反义RNA(antisense RNA)法检测几个基因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