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柯英俊  宋梁 《科技信息》2012,(2):42-42,4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大学生观看传统武术比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找出影响大学生观看传统武术比赛的因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为武术比赛在高校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外延.本文以传统武术白鹤拳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视阈下,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优势,搭建"校政行"多元化的"共享、共建、共赢"平台,结合传统武术永春白鹤拳的特点,从平台建设、教材建设、双导师双身份、品牌赛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公议拳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加大对公议拳的宣传力度、改良传统武术的竞赛体制、建立公议拳推广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公议拳的理论研究工作四项对策,进而为山西公议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出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历史上的"抑武"和"扬武"现象进行了探索,并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当前传统武术发展低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传统武术只有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通过大力挖掘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举办各种赛事;提高获胜者的社会地位等办法,使学习传统武术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武术才能走出低谷,从而达到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阜阳传统武术的历史与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选定安徽省阜阳市作为传统武术发展历程与现状的研究地,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的研究,发现阜阳传统武术与其他地方的传统武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也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正面临着人亡拳息,人去艺绝的濒危现状.建议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加强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力度;制定并实施对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命名、表彰,传承人认定工作;运用相应措施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126-12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高校与民间传统武术组织的科研联盟,推动竞赛模式的创新和传统武术的科学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等方法,论述休闲时代武术运动形式的定位.分析认为:竞技武术要体现技击本质以及传统武术的简单化;竞技武术应与本土的传统武术融以促进竞技武术技术体系的发展;根据休闲时代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武术运动形式必须更贴近大众的健身需求;武术比赛形式应大众化和体现中国文化深刻内涵.通过研究休闲时代武术运动形式的定位,以期为武术在休闲时代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淮北市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市的民间传统武术经历了从传入、发展到流失的兴衰过程,民间传统拳械从兴盛时的101种锐减至目前的不足20种,传统武术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通过分析民间传统武术流失的原因,就淮北市民间倍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针对传统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传统武术工作,实施"两条腿走路"战略;搞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科学研究工作;建立富有传统武术特色的竞技体制;同时在学校体育中增加传统武术的内容,大力发展传统武术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0.
传统武术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针对传统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传统武术工作,实施"两条腿走路"战略;搞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科学研究工作;建立富有传统武术特色的竞技体制;同时在学校体育中增加传统武术的内容,大力发展传统武术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1.
周雯艳 《科技信息》2009,(7):175-17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当今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因素,对传统武术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对扩大传统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中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了分析梳理.研究发现: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够传承到今天,主要是靠传统武术特有的活态传承方式;习武者在"术"与"道"之间的追求,是武术修炼过程中通过"体悟"才能领悟的;武德是古代朴素的道德观,是在武术发展传承过程中人们自觉形成共识,武德对各个时期武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靳志鑫 《科技信息》2013,(26):343-344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国传统武术,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内家拳。形意拳为我国武术类中的一种最简练、朴实无华、讲究"象形取意",内容和外形高度统一、内外兼练的拳术,其哲理文化内涵丰富、技术简明扼要并与套路动作紧密结合。形意拳有很强的技击作用,本文通过对形意五行拳力学特征的分析,掌握形意五行拳的技术,为学习更高级别的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传统武术进行整合研究可以发现:传统武术的传承,必须依据本土文化的空间,其传承力表现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传承的关键,传统武术拳械、流派以及传统武术史料、书籍的挖掘和保护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有力保障,传统武术发源地的保护和开发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最佳文化空间,传承空间的拓展是传统武术传承的营养液。此外,制度的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传统武术有效传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传承人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传承比对技术、理论的传承更为重要.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霍氏八极拳的传承发展为例,探讨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机制.根据传统武术拳种传承发展的现状,提出加强宣传引导、与教育事业相结合、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加强武术学校的扶持、加强传承意识等建议,更好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术变迁是社会变迁的表征之一。武术在现代化发展中一直遭受“传统武术不堪一击”的质疑,本文以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为分析对象,解构大众对传统武术的刻板印象,直面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舆论,重构武术文化在大众视野的崭新身份,描述社会变迁下传统武术对技击的坚守以及围绕技击文化传承而形成多元化的拳场与民间化的生存状态,重新认识隐藏于新时代之下真实的武林。研究认为,在传统武术面临时代困境中,民间武者对技击文化坚守始终如一:在追求技击文化坚定其本质的执着共性;在社会阶层与文化消费中的同源特性;以及武术多元化发展下对传统武术文化蹒跚坚守的独特属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的权益保障与价值发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制度是传统武术权益保障和价值发掘之间最有效的衔接机制. 我国传统武术面临着侵权严重、无人传承等问题,其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被忽略. 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厘清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现行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所遭遇的制度困境,并提出以"类型"为基准的著作权-商标联合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从传统武术的内涵及其传承、互联网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深入研究互联网与武术传播关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从政策、文化、科技等角度对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武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贤跃  蒋莹 《科技信息》2014,(3):84+101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直观地对中国武术文化在现阶段社会的处境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文化生态"下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生态文化视野下传统武术的存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文化生态作为视域来对这一传统文化精华进行透视。目前传统武术文化举步维艰的发展处境,需要人们的积极的保护使其持续、健康、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和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武术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传统武术在辽宁省高职高专院校更好地开展与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