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民健康和地区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已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理学视角下个体人群水平的扩散研究,对疫情“落地到人”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以此次疫情中国高发市域温州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解析疫情的时空演化特征,评估确诊病例的就...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输入性病例代际特征进行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甘肃省2020年1月23日—2月16日的疫情数据并进行病例代际分类,采用SPSS24.0软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输入性1代病例开始,2代病例为主。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男女比例为0.84:1,1代病例中男性占比高于2代病例,但年龄较2代病例低;1代病例中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的病例多于2代病例;1代病例中主动入院隔离治疗比例高于2代病例;1代病例出现症状后主动入院检查的时间间隔多长于2代病例。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分布、发热症状的比例以及患者的就医行为在1代病例和2代病例中均有差异,应进一步进行不同病例代际间的病原学研究,以综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性,为新型冠状肺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V-LPD)的临床特征、转归与预后.方法:分析2例HV-LPD典型患者的皮疹特点、伴发症状、实验室检查、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预后等资料,再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例女性患者青春期发病,以面部红斑、丘疹、丘疱疹为共同特征,血液EB病毒(EBV)DNA定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皮损组织病理:均见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或皮下组织间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弥漫淋巴样细胞,有异型性.免疫组化抗体结果显示:病例1表达CD3、CD4、CD8,Ki67(+)约10%;病例2表达CD7、CD56,Ki67(+)约占80%;EBV、GrB、TIA-1均表达.病例1给予干扰素、盐酸伐昔洛韦、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后病情缓解.病例2给予CHOP化疗、局部放疗等治疗,半年后死亡.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HV-LPD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并与其愈后转归密切相关,本研究总结的HV-LPD临床症状分值表,分数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可用于临床直观清晰地分析患者病情.结论:HV-LPD临床表现广泛且呈慢性发病过程,可进展为T/NK细胞淋巴瘤,HV-LPD临床症状分值表可协助分析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与时空分布情况,为甘肃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个案信息,对确诊病例的时间、空间变化和人群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描述。2020年1月23日甘肃兰州出现首例确诊病例,2月2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最高峰,为11例,此后新增确诊病例呈下降趋势,2月17日后新增确诊病例没有增加,甘肃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合计91例。甘肃省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兰州、天水等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男女性别比为0.71:1,以20~59岁年龄段为主,早期确诊病例以输入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每日新增病例数不断减少,但考虑到国内疫情存在零星偶发的可能,境外疫情依然复杂多变的情况,相关防控工作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探讨骶神经根周围囊肿的临床症状和低场强MRI表现。搜集经MRI诊断为骶神经根周围囊肿的172个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和MRI表现进行分析。在172个病例中,发生在第1~2骶椎水平的74例,占43%,发生在第2~3骶椎水平的89例,占52%,发生在第3骶椎水平以下的7例,占5%;146例出现骶椎后缘凹陷性压迹、骶骨椎板变薄,占85%,骶椎后缘无压迹26例,占15%;所有病例在T1WI上均呈低信号,在T2WI均呈高信号。在临床上部分病例有腰骶部疼痛、会阴部感觉异常等症状,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低场强MRI对骶神经根周围囊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简子菡  丁志伟 《河南科学》2020,38(3):476-484
基于镇域尺度通过获取2020年1月21日—2月20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的数据信息,利用空间分析法、核密度估算法,从四个时间节点分析疫情的空间演化、空间集聚、输入与扩散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时空演化看,时间维度上2月10日以前河南省累计确诊病例迅速攀升,2月10日后增长幅度趋于平缓.值得一说的是,前期单日新增病例呈波动上升,至2月3日达到峰值,之后呈波动式递减.从空间维度看,"南重北轻"、"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凸出,与河南省的经济空间结构基本呈相反的特征.②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病例集聚特征在空间上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呈现"五核"的集聚格局,东南部地区集聚现象出现较为迟缓且集聚程度较低.③从性别与结构特征来看,男性患者占据总病例数的55%,女性患者占总病例数的45%.年龄结构中,主要为中年人,占比达50%;其次为青年人,占比为38%;老年、少年和童年人群患病相对较少.④从输入与扩散的分布特征来看,河南省累计确诊病例中以输入型为主,占据病例总数的52%,扩散型病例占据病例总数的34%,剩余14%为其他感染类型.从空间上看,输入型病例的分布与河南省病例空间分布格局高度一致,由于输入型病例基数较大,扩散型病例的分布仍然以信阳、南阳两地为主,但相比之下集聚程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某孔雀场发生以排灰白色稀便、个别神经症状和部分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CND和大肠杆菌(E.coli)混合感染。采用ND油乳剂灭活苗、ND高免卵黄液和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很快疫情得以平息。  相似文献   

8.
超声显像对胆系疾病的诊断,比喻成医生的听诊器,说明B超检查对胆系病有重要诊断意义。结合我院在1985—1990年收治胆系病中,经B超检查38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381例中,男153例,女228例,男女之比为1.3:3;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78岁,其中以40—60岁发病为253例,占本组发病率66.2%。1.2 临床特征在381例中除部分病例有明显症状外,大多数无典型临床症状,故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温州市几年发生的滑坡数据为样本,运用分形理论的盒维数法计算了温州市滑坡分布的分维值,并分析了其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滑坡分布的分维值为1.394 4,相关系数R2=0.999 3,分维相关性较强;在温州市地貌分布的分维值中,高地、丘陵和平原分维值分另为1.365 1、1.456 8和1.517 7。与丘陵和平原相比,高地分维值更接近滑坡分维值,高地分维值是影响滑坡分布的重要因素。在温州市地貌类型中,高地分布是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分析硫胺(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血液透析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诊断为硫胺缺乏所致血液透析相关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包括舞蹈病、快速进展性痴呆、肌阵挛、抽搐、意识模糊、嗜睡和昏迷等。10例中7例经肌肉注射维生素B1后病情缓解,3例死亡患者其维生素B1治疗均开始于脑病表现出现1周以后。所有病例均为伴有严重消化道症状的初次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结论:血液透析病人出现难以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应高度重视硫胺缺乏所致血液透析相关性脑病的发生,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望缓解病情,否则可致患者可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指导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调查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首例病人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暴发时间为2011年4月7日~5月16日;男女性别比例为1.6∶1;最小7岁,最大13岁,8~10岁病例占69.23%;病例分布在紧密相连的三个自然村;病人均无相关疫苗免疫史;实施应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谣言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其基本传播特征,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而探究其治理对策.结果 表明:①疫情期间谣言内容方式的传播以文本为主,且主要与确诊病例和具体事件相关,微信为其主要传播平台.②谣言产生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部分谣言与热点舆情事件相关,传播周期较短;且...  相似文献   

13.
采用Crystal Ball和GIS 软件,通过分布拟合数据、批量拟合、空间自相关以及数学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省2020年1月25日至4月8日期间新冠疫情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从时间维度来看,湖北省新冠疫情发展经历了疫情高发期、稳定下降期、成果巩固期三个阶段;整体表现为非确定性和空间跳跃性、非季节性和政策干预调节性特征;2) 从空间维度来看,湖北省形成了鄂东以武汉、鄂州为中心,鄂东北以孝感、随州为中心,鄂西北以十堰、襄阳为中心的新增确诊空间格局;湖北省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整体呈现随机分布特征,武汉市为湖北全省范围内高—低扩散的唯一区域;3) 按各市州万人感染率来看,武汉和鄂州为湖北省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位于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以武汉市、鄂州市为核心的半包围结构;低风险区主要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大风险区城市间存在空间相关关系;4) 武汉市始终是湖北省疫情的中心,对全省疫情防控态势起绝对主导作用.最后基于湖北省新冠疫情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和肯定今后湖北省及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初至4月初,某蛋鸡场2号、3号、4号蛋鸡舍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或尖叫、咳嗽、喷鼻、甩头)、消化道症状(粪便为绿稀便:绿便少而碎,稀便灰黄)和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疫情。其中:4号蛋鸡舍的蛋鸡疫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3号蛋鸡舍的蛋鸡疫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2号蛋鸡舍的蛋鸡疫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产蛋率下降都十分明显。经该场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5.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一种蚊媒黄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85年9月海南儋县(现为儋州市)北部地区发生疑似登革热病例报告,随后从患者急性期血清和当地优势蚊种——埃及伊蚊(Aedes asgrpti)中分离得登革热Ⅱ型病毒。至1986年10月疫情由儋县逐渐扩散全岛十县二市,发病率高达1913/10万,病死率为0.25%。现将我科1986年7月——12月收治的7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符合下列条件:1、发生于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2、具有登革热临床特征,突然起病,发热,头部、全身肌肉及四肢关节疼痛、皮疹、粘(结)膜充血或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  相似文献   

16.
种世桂  赵玉敏 《甘肃科技》2016,(11):146-148
我国是狂犬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年报告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虽然近年狂犬病报告病例数逐年下降,但疫区不断扩大。我国的人狂犬病病例报告大部分基于临床症状及病例的流行病史,基于实验室诊断报告的病例为数甚少。而WHO要求狂犬病病例报告具有实验室诊断依据;国家新的监测方案也要求所有报告病例均应进行实验室检测。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着重对人狂犬病病例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应用原则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今后狂犬病病例的监测及实验室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部分地区爆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继大量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该病以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之后,广东、香港两地也相继发现了该病例个案。疫情发生后,农业部组织专家联合攻关,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兰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16年法定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2016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0种14 842例,报告发病率401.60/10万,死亡12人,报告死亡率0.32/10万,病死率为0.08%.发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和痢疾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7.85%;死亡病例为艾滋病(11人)和肺结核(1人);传染病类型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占48.01%.结论:2016年兰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仍应引起重视,今后应继续落实好免疫规划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并随着传染病构成的不同随时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21年4月以来,东盟各国相继出现了比以往更为严重的第三波新冠疫情。首先是东盟成员国中的"防疫优等生"越南沦陷,接着原本疫情不那么严重的柬埔寨、老挝、泰国也陷入防疫困境。其中越南累计确诊病例在3月31日还只有2603例,随后确诊病例呈几何级增加,日增确诊病例连续突破1000例、2000例、3000例、5000例。到8月5日,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8万。柬埔寨累计确诊病例从4月1日的2440例增加到8月5日的8.02万例。  相似文献   

20.
 为增强散发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从疫情防控、疫情溯源以及疫情背景3个维度,疫情持续时间、确诊病例、发现途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流调追踪、核酸检测等9个分指标,构建疫情散发防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全国32个地区散发疫情的控制情况进行计算与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散发疫情防控存在地区间防控效率差异明显、防控措施强度与疫情严重程度不相适应、地区间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缺乏统一的科学依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