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流变最为复杂的神话之一,羿神话在先秦典籍中,被记载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或将羿视为射日除害的远古英雄,或将羿论作荒淫残暴的有穷国君。这种歧义性,是羿神话发展、演变过程中羿意象的增殖与变形,更是历史因素和意义的多重累积,从而使羿神话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对欧洲文化影响巨大,英语中有大量的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短语、典故。本文仅就神话中神的名字和所衍生的单词进行简单研究与说明。  相似文献   

3.
《答约伯》是荣格最为看重的著作。荣格在《答约伯》中分析了《约伯记》、福音书、《启示录》等《圣经》叙事。从分析心理学出发,荣格认为《约伯记》揭示了上帝的双重本性,并以上帝意识的分化与整合为线,重构了《圣经》的神话历史。荣格的《答约伯》为神话研究特别是“神话历史”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心理学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神话历史的提出建立起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其烛照下神话的历史隐喻性质得到彰显:神话非但不是历史的对立面,甚至是构成历史书写和政治话语的内在机理;历史的内在神话模式也被提示了出来。在神话历史视野下重新进入中国文化,不难看出作为合法性和权威来源的神话始终在与历史、思想文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建构作用,理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神话热"是在上世纪50-70年代在文艺论坛上形成高潮的世界性现象.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中国文学范围内的维吾尔族文学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受到"神话热"的影响.穆罕默德·巴格拉西是在维吾尔族文学中第一次开创了这种创作方式、也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的代表性作家.本文主要探讨了巴格拉西各小说当中的神话成份、神话意识,并指出了作者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7.
白族的龙母神话是白族龙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以<九隆神话>为其族源神话,其中就有了始祖母崇拜的因素,是白族龙母神话的肇始.随着<九隆神话>的发展和流传,龙母神话在民间也发生了各种变异.从龙母神话的文本出发,试图解释白族龙母神话的流传和变异的过程;进而对龙母神话变异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的创作受到中国神话的影响,其中石头神和玄女神话最为突出。《水浒传》张扬了“替天行道”的主旨,而石头、玄女神话因素就构成了“天”的内蕴,即天理与天意。不仅使小说在结构上保持内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而且在内容上强化了小说的安良、安民而匡时救世的主题色彩。  相似文献   

9.
罗兰·巴特在<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中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法国当代社会中的各种大众文化形式,提出了解神话策略.他的神话研究对中国目前的大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破除迷思,以理性和科学的眼光研究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从神话的视角考察中西文化,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相似之处,也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巨大的差异,如守道与冒险、包容与排异等。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中西方各自灿烂的文化,使得中西文化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洪水遗民神话解析--以彝族洪水神话文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遗民神话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神话之一,我国西南彝族地区也流传着大量洪水神话文本,本文以各地流传的彝族洪水神话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阐释来探究其文化内涵及演变传承。  相似文献   

12.
浅析"猕猴变人"的藏族人类起源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族人类起源神话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猕猴变人”神话。该神话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猕猴变人”神话的产生与藏族先民的猴图腾崇拜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该神话带有最素朴的唯物色彩;该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后期佛教思想的明显改造;该神话反映出藏族先民们独有的原始智慧和“以善为美”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金庸的武侠小说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武侠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认识和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就从远古神话——羿射十日中寻找潜在的民族精神,运用原型批评挖掘金庸小说人物郭靖身上蕴藏着的原型形象,并分析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独山县布依族高中生为例,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探讨了布依族高中生职业兴趣的特点。结果表明:1.布依族高中生的职业兴趣倾向排序为:社会型、研究型、企业型、艺术型、现实型、常规性;2.其职业类型在年级和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3.影响其职业选择的最大因素是兴趣,社会需要对其影响较小;4.其择业的价值观主要是看工资福利,是否有利其能力、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发挥;5.在职业计划方面,总体上有明确计划的很少,但女生优于男生;6.其职业兴趣分化程度不高,一致性较差,但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淳于村的"救女坟"是否为"淳于意墓",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围绕淳于意生平事迹及其女儿"缇萦救父"的传说扑朔迷离,关于淳于意与"救女坟"的历史记载也存在诸多疑问。通过梳理传说和史料,对淳于意受刑原因、汉文帝废除肉刑和"救女坟"争议等问题进行辨析,可以认定:将"救女坟"定名"淳于意墓"不准确,墓葬的真伪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古代科学中的“易文化”现象为出发点,论述了“易数”与中国古代科学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而提出了如何评价“易文化”与“易数”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宗教信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民族中,火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对象之一。火神信仰在北方民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北方民族火神信仰及其功能进行梳理与研究,是了解北方民族传统观念、传统信仰、传统生活方式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神话作为体现早期人类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仍处在萌芽状态,但在其故事内容中却蕴涵着十分可贵的美学思想。悲剧美和崇高美是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美学特色,其艺术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圈有着丰富的太阳母题神话。多日神话乃其中之经典篇章。完整的多日神话包括生日、多日和征日三部分。古代典籍中均仅存片断,各民族传说中保存得相对完整。对于多日神话原型和寓意的阐释,“酷热干旱说”、“十干历法说”、“诸日部族称王说”等都不够圆满。其实,这个神话保存了古代先民的原始记忆,是对远古时代“幻日”这种自然天象的一种幻想性解释。最新的“多日并出”现象为之提供有力的证据。这个神话的深刻寓意则与原始宗教有关,它折射出我国古代先民自然崇拜中的日神信仰。  相似文献   

20.
环洞庭湖刘海砍樵传说是“狐精”这一古老神话原型的复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古老的民族记忆。这一神话原型在刘海砍樵传说的演变中发生了“置换变形”,表现在神话原型逐渐世俗化,英雄原型与彼岸原型植入到传说中,迎合了中国民间的“狂欢化”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