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论述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与传统逻辑三段论的区别及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自不同的哲学本体论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学本质论.他们的哲学本体论是客体性的,其文学本质论因而也是客体性的.西方哲学和文论的这种客体性起点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学创作论和批评论都从属于各自的文学本质论,并最终从属于各自的哲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在有机化学以至整个化学领域,所用的研究方法多数为不完全归纳法。从哲学上讲,“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推理,推出的结论未必可靠。因而化学领域内的许多定理、定律都是值得怀疑的,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对有机物研究方法的剖析,说明在此所使用的归纳法隐含着演绎推理,从而指出这种或然推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黄娟  齐真珍 《科技信息》2014,(4):232-233
三段论不仅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论辩模式。本文以新闻语篇为背景材料,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段论为工具,对新闻语篇中的论辩模式和论辩手段进行分析,力图揭示论辩模式及各种论辩手段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及对新闻语篇的劝说效果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三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在概念、内容、命题的表述以及规则的作用等方面都有区别,传统三段论发展了亚氏三段论的部分理论。  相似文献   

6.
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理论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史上第一次引进词项变元,建立了对当方阵,为三段论奠定了基础。接着,比较分析了现代逻辑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所作的几种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亚里士多德原意的解析。  相似文献   

7.
按照罗斯等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实践智慧的形式时运用了"实践三段论"。为了把握实践行动中的逻各斯,亚里士多德提出目标和手段相宜性的"搜索"算法,在现代逻辑中可以用问题求解程序实现。以BDI模型为代表的智能体行动逻辑分析继承了亚氏关于欲望、理性和行动间关系的思想,是亚氏实践性推理的一种现代阐释。但BDI对信念、目标、意图的形式化中存在副作用和冗余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对意向性行动的理解不够全面。无论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体的行动,情境性、交互性和整体性是其推理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逻辑学界人们总是认为,如果要检验一个三段论的式是否有效,既可以使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又可以使用三段论各格的特殊规则。也就是说,三段论各格的特殊规则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一样可以当作推理的规则使用。按理说,既然如此,检验的结果应是一样的,或都是有效式,或都是无效式。但我们却从中了现了一个问题,即有时运用三段论各格的规则和运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去检验一个三段论式,某结果却是完全相反。如果用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去检验,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发现这是一个有效式。反之,再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去检验…  相似文献   

9.
类逻辑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以类为核心概念,以类比推理为主要表现形式。类逻辑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起源与发展路径:中国古代,墨家的"故""理""类"三物逻辑为类逻辑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在西方,亚里士多德作为逻辑学创始人,在研究三段论时离不开类逻辑思维;培根在科学实验中推崇归纳法,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关于"类"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中外类逻辑研究更加深入,类逻辑思维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创新功能,是现代类逻辑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三种劝说模式在说服行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对说服这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恰当使用逻辑诉诸(logos)、人格诉诸(ethos)和情感诉诸(pathos)这三种修辞劝说模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利于最终达到说服。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中世纪他所享有的巨大权威,而且在当代也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今天的科学哲学家所关心和讨论的许多重大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已经基本上被涉及到了,诸如哲学与科学之分界、科学证明中公理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归纳法的可靠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就会使我们发现,人类的知识已经发展了几千年,但有关知识的根本的哲学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基础问题却并没有多大变化,尽管它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被视为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的创始人,他编写的论著《修辞学》被认为是西方古典修辞学的理论核心。剖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思想,可以较为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西方古典修辞理论体系,理顺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脉络,这将有利于加深对古典修辞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把握中国(汉语)修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仔细分析了各个时期转型代表作的成果和意义,揭示中国(汉语)修辞学发展的深层驱动力量,指出中国(汉语)修辞学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从狭义修辞学走向广义修辞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王左立先生的基本观点是:无"是"即无三段论。但其观点远离事实,若按他的说法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无"是"的三段论与严复的无"是"的逻辑翻译而言,也是一个逻辑神话。王先生的症结是执迷于来自张东荪的语言主义逻辑观,把逻辑当语言规则,把逻辑的载体当本体;背弃了现代逻辑对三段论的正确解释。正确的解释是:三段论是类逻辑,类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规律才是三段论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三段论是一种常用而古老的推理。早在二千三百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创立了这种推理理论,而且当时一提出来就相当完备,以致今天没有多大的增补。黑格尔对此有所评价:“亚里士多德是考察并描述三段论的各种形式和所谓格的主观意义的第一人。他做得那样严密和正确,以致从来没有人在本质上对他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黑格尔:《小逻辑》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364页)的确,对由三个直言  相似文献   

16.
修辞人格作为修辞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历来受到无数修辞学经典理论家的不断诠释和引申,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在古罗马时期又得到修辞名家西塞罗的阐释和发展。正确理解西塞罗的修辞人格这一概念对理解其修辞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西塞罗的文本、文本产生环境以及其与亚里士多德在修辞人格这一概念上的对比,有利于挖掘西塞罗文本中修辞人格的具体含义以及其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黄杨春 《科技信息》2008,(7):249-249
隐喻(метафора)和换喻(метонимия)均属于传统修辞学范畴,一直作为主要的修辞格被语言学家们加以研究,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在修辞学中.甚至在整个语言学中对两种辞格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厘清问题。对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受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期导读     
“本刊专稿”栏目重点推出了4篇文章。本刊编委、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首席教授张家龙在《亚里士多德直言命题理论的现代解析》中,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理论作了全面分析,指出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史上第一次引进词项变元,建立对当方阵,为三段论奠定了基础,张教授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20.
传统逻辑主要指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它能否被一阶语言表达并被自动证明,长期以来是不清楚的。通过研究证明传统逻辑经典化(一阶语言表达和数理化)的障碍在于它的不协调性,进而消除了传统逻辑的不协调性,建立了改进的三段论推理的数学模型,同时改进了一阶逻辑,使之能够表达改进后的三段论。这些工作使得传统逻辑完全实现了协调化、经典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