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叶以来,迅猛发展的交通、通讯和数字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地方意识构成了严重威胁,促生出强烈的失位感和漂泊感,引发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关注。"空间转向"运动通过强调空间的"物质性"而突显空间的社会生产品质,开拓出"活态空间"和"第三空间"的特殊领域,试图对"地方意识"进行呵护;文化地理学则区分出文化所标示出的空间(如洲际、国界)、文化所创造的"位置"或"景观"(如绿地、购物中心)以及充满文化意义的地方(如茶馆、咖啡屋)等不同空间,突显出主体间生活世界和"呵护之所"等"地方"的生命体验意义。这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探索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表征、空间与时间、地理与历史、地方意识与空间意识的关系问题"问题化"了,亟待生态美学作出会通和说明。本文旨在考察从"空间转向"、"活态空间"到"地方意识"的思想脉络,阐述"天气美学"作为生态审美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2.
钟运峰 《科技信息》2009,(24):I0234-I0234
本文重点介绍了苗族建筑“吊脚楼”的空间形式、平面布局以及装饰特点等概况,提出苗民同胞建房重视生态、天人合一、苗民工匠因地(材)施建等理念,分析出任何建筑与艺术都是整体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本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诸学科呈现交叉互渗的态势,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天然的依存关系,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也为文学与地理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新文化地理学”把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重视对地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脉的研究,把地点感的研究转向“地点身份”的研究,注重空间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象征学意义。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下,阿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空间化写作特征,他将地理、空间、文化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嘉绒藏区民族文化空间背景、空间记忆及其文化表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身份。空间化写作构成阿来文学文本生产空间的多元性和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也给读者阅读和阐释民族文学提供了多重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生文化生态空间环境中可保持其生态完整性和活态性,从而促进其自我发展能力。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空间,是实现其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文章以云南叶枝镇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探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文化生态空间的建设情况,并据此从加强文化生态宣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保护区整体规划、明确监管主体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空间批评”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空间转向”背景下,以新的空间观念为前提,实现文学研究批判功能的一种新型批评形态。其在融合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上,吸收了第三空间、文化身份认同和女权主义等后现代文化理论。空间批评强调对丈学空间的文化解读,关注现代性所造成的空间与文化政治的融合。其从后现代美学和文化角度阐述了文学批评的多维属性,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了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批评的“人类学转向”,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生及形成;二是从1996年始,重视东西方文化的内部对话,关注少数族裔和边缘的、弱势的族群文化及文学,它对文学的认识蕴含着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意识;三是2005年之后,重审了中国文化的多源性构成,提出了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设想,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从“地方全球化”到“全球地方化”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显示出文化寻根和文化整合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西南山区的庆元县,虽然地处僻远,却拥有为数可观的编木拱梁廊桥,而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资产。综观这些廊桥,虽与邻近浙闽边区其它地域的廊桥共享了类似的营造方式,却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具有了独特的空间美学样貌。事实上,俗称为“鹊窠桥”或“喜鹊窝桥”的庆元廊桥乃是庆元地域空间生产的中介(medium)与结果(product),值得从“地域文化”(localculture)的角度进行深度考察。着眼于此,藉助人文地理学“地域性”(locality)之类学说,对庆元廊桥特有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相应的空间美学作一初步的探究,不仅可为后续类似持续深入研究的参考,亦可作为浙闽有关县市形成合力以进行申遗之类行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家园意识”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而且蕴涵着更为本真的人的诗意栖居之意,是生态存在论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作为生态美学的重要范畴首先由海德格尔提出并阐发,并成为“同一个地球”这一现代生态观中的必有之意。而从源头上来说,它则是中西方文化的母题。在古代希腊神话与圣经中就有人类回归家园的内容,而中国古代《诗经》、《周易》与诗词中也包含浓郁的家园意识。“家园意识”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意义,需要加以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主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他的诗歌创作是在自然的滋润下完成的,清新而纯朴,给人一种宁静、独立的感受,展现了他浓厚的东方生态智慧,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文章从生态审美的三原则即“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交融性原则”入手,探讨弗罗斯特自然诗中浓郁而又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蕴,启迪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家园。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反映出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语境下,由于文化差异所引发的有关人类生存及其发展(如“文化霸权”、民族及宗教冲突等)诸多问题,受到学界关注。追问“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多元主义”思维模式即“承认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态和谐生存理念和学理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传统木建筑在结构和材料选择上的分析、解读,诠释出木建筑文化的生态思想.阐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民间广为流传的“盛木为怀”的宗教情结,表述了木建筑文化映衬出的“对称美”、“和谐美”、“生机美”、“曲线美”等建筑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和人类的价值观与行为紧密相连,是连接自然生态与人类行为的关键纽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巴音布鲁克为研究区,探讨游客对不同维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理、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包括地方感、教育价值和休憩价值,游客感知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休憩价值、教育价值、地方感;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排序为废弃物排放〉餐食〉购物〉住宿;地方感和休憩价值的感知水平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但教育价值的感知水平与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游客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进而增强其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中国当代生态诗歌而言,河南当代生态诗歌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它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批判意识和包容精神,准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更接近生态文学的精神内核,对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空间”是一个与戏剧的本质存在方式尤其是现代戏剧的特质极其相关,且可以兼顾具体作品的形式与内涵的美学范畴,笔者提议用“空间”一词建构现代戏剧批评理论。从戏剧的剧场空间、外部文化空间、内在结构空间三个层面,可建构三种批评策略的方法和前景。首先,从剧场的角度出发进行戏剧的空间批评,关注剧场空间实验的成效及其可能的拓展范围,必然为戏剧阐释带来一种有效的解读视角。其次,有鉴于文化空间理论的蓬勃发展,戏剧批评亦应努力突破传统的空间概念,结合现代文化地理学等空间批评理论,多多关注戏剧作品中地理、历史、权力关系、民族身份等文化空间问题。最后,现代戏剧创作出于体类自觉,发生了空间化叙事转向,针对这一现象的理论关注与阐述,便是直指戏剧作品本体内在之基本结构的“元空间批评”。“元空间批评”通过内部形式分析,解读作品中因空间结构错置而产生的隐喻,进而关切本原性的社会文化问题,并借助空间结构样式的分类为戏剧史研究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生态水遥感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水(层)”是本课题组近年提出的新概念。生态水指与地球表层植物体紧密相关的水体,它是大气降水转化后的一个层次,由植被、植被腐殖层、根系土壤层所储存,形成以植被为中心的“生态水层”。有如“地下水含水层”,它能对降水进行截流,并向地表河流、地下水储层补给输水,是水文循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岷江上游毛儿盖一带为实验区,综合应用遥感等新技术新方法,根据生态学、植物学、水文地质学、森林水文学及地物遥感信息成因机理,研究生态水(层)的性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生态水(层)信息指标体系和生态水(层)各指标参数的遥感反演模型,并提出了计算生态水资源量的遥感反演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他们对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前景具有相当程度的决定作用,了解传承人的真实意愿和现实需求,对提供行之有效的保护具有基础意义。我们应该立足现实,从文化多样性的大视野上、从中华文化传承角度来思考问题,培育文化生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8.
彩云深处稼轩风--论稼轩词对滇词的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作为宋词一位大家,影响深远。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元、明、清三代竞有不少人的作品明显表现出“稼轩风韵”。滇词优秀作家有意追求“稼轩风”。他们以身世之感入词,表现真性情,并承袭了稼轩词中所蕴含的人格意识、社会批判与历史反思意识,觅求知音与“回归”(归乡、归隐)意识。其艺术风格,或潜气内转,或纵横捭阖,或悲慨淋漓,或超尘高蹈,从而使滇词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相当的文化品住。  相似文献   

19.
构建富有文化感、艺术感与生活感的整体性文化空间,提升文化竞争力,是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可持续保护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三坊七巷文化空间的实地调研与考察,发现其文化空间的构建面临着重构文化空间与现代商业文化的冲突、文化附着物的消解、文化空间的“文化空心化”、游客居民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三坊七巷的改造应该本着建构完整文化空间模式的理念,让历史文化积淀在实体空间中,为游人营造“真实”可感的文化感知,从而提升其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的建设应从对各种中心主义的争论中转向对人自身的反思中来.深层生态学提出的“生态大我”概念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生态大我”的本质是自我认同模式的变革.中国传统审美范畴“意境”与“中和”很好地体现了“生态大我”的认同模式和精神诉求,丰富了“生态大我”内涵,从而启发生态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