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古代自然法思想在近代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向,通过这次转向,近代自然法抛弃了古代自然法的至善目标,而保留了其普遍主义的诉求。这一转向不但为近代自由主义学说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也决定了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取向和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2.
霍布斯是近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基于这一思想开创了近代政治哲学的先河。自然法理论是构成其政治哲学的全部基石,本文试图从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入手,结合他的人性学说,形成关于他的自然法思想的一些个人观点,加深对这位西方政治哲学之父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自然法传统与西方权利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古希腊的自然主义观念与人文理念是自然法与西方权利思想的共同理论渊源。伴随自然法理论的生成,与权利相关的各种理念也随之产生,当自然法思想发展到古典自然法阶段时,其已经成为了一种关于权利的思想学说,而且开始引导着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发展趋向。进入20世纪之后,在复兴的自然法理论的主导下,权利思想仍然得到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从而继续居于西方政治法律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4.
自然法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思想为法学家们不断的传承,它经历了古代朴素、中世纪神学、近代古典和现代复兴自然法四个阶段。自由、平等、正义、理性、人权、民主、法治等思想支撑着自然法几千年的不断延续,成为自然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由若干要件组成的集合概念。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法治进行了初步探讨,近代西方从试图为法治下精确定义转向提炼法治的要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同样非常丰富,法家提出了系统的法治观,而道、墨、儒等学派则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法思想。西方法治观与中国古代法治观的相同之处表现在所提炼的法治要件存在大量共性,并都对法治基本精神做了探索;不同之处表现在两者与人治的关系不同,提炼的法治要件完善程度不同,对法治精神的诠释不同,并且西方法治观很好地转化为实践,中国古代法治观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相似文献   

6.
社会契约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有关解释国家起源及其合法性基础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说。在批判洛克式社会契约论的同时,休谟并未回复到陈朽的中世纪神学观念,而是坚守了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基本精神,坚持了国家和政府的工具性价值,坚持了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结论。休谟对社会契约的批判和坚守标志着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方法论从契约到功利的转向,意味着近代自由主义传统自由和权威关系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7.
古典自法学是近代西方各种自然法哲学的总称,对价值的不懈追求则构成了这一学说的核心所在。古典自然法学派在整个西方法哲学的发展历程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贡献及其局限等方面对古典自然法学派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数千年法律思想的长河中,"自然法"这一名称被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目的而运用。关于"法的本源"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导致了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最早也是发展最曲折的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的诞生。回顾这一流派产生的初期,在古希腊、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时期,自然法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并且在其哲学倾向上表现出了客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特点。通过分析和认识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西方古代自然法思想的精髓,辨证和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局限性,更加全面地看待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状态的描述是自然法学派建构其政治理论的基石,也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逻辑推演的前提。卢梭、霍布斯和洛克作为自然法学派的代表,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各有不同,从而也导致其各自政治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不仅建立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思想传统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古罗马人所创立的法学或法律科学的传统的基础之上。中国大陆学者往往只认识到前者而很少论述后者。但是,法治不仅仅意味法律是良法,而重要的是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如果说自然法理论为良法确立了价值标准,那么建立在古罗马法学基础上的法学方法论是保障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分权学说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演进、政治制度的构建、政治行为的规范等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一学说是在十分复杂的理论基础指导下逐渐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性恶说是这一学说产生的前提假设,自然法思想传统中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思想是这一学说创立之目的,从柏拉图到当代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的知识有限说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分权学说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的主体性美学转向对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的探究,相比于古代的那种专注于美本质研究的客体性美学,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主体性美学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理论困境,因为它仍然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由何以可能"和"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在现代西方,以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对主体性美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在对解释学对话、视域融合、艺术游戏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中,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转向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美学思路,实现了从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自由主义之始祖的洛克阐述和论证的一些基本原则奠定了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逐渐发展为“洛克原则”,为自由主义式民主的发展做了奠基性的贡献,成为打开西方式民主的一把“金钥匙”.对洛克民主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西方民主的认识,真正理解民主的现象,也为我国民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传统,它并非只是现代哲学的特性,早在古代、近代就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古代、近代哲学那里,语言学转向主要是转向理性化方面,其生存视界尚晦暗不明。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力意拒斥形上理性,但由于主要是转向于语义或者语形,其固有的生存论视界,仍未得到朗显。直到海德格尔主张哲学应向语用方面转变,强调生存意境的诗意接受,才真正洞见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自然法观念在西方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它所蕴涵的公平、自由与正义观念造就了西方的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虽然,许多学者一直有争论,但是,中国肯定存在自然法思想,并且,从中国自然法的特征、内涵等方面同西方自然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西方自然法强调理性、法则与正义,而中国自然法重视天道与天理.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西方图书馆观念传入中国的历史,分析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影响,指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将西方图书馆的理论、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方法等带进了中国,突破了图书馆单纯的藏书性质,客观上对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产生了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古代自然法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西法律文化的源头。中国的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及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念上“正义观”与“天道观”的分歧;治国方略上“法治观”与“人治观”的对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上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对立;人性分析上“性恶观”与“性善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真正的适合社会趋向的法律制度,必须大力吸收借鉴西方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8.
霍布斯政治理论的性质是专制的还是自由的,在其生前身后均是争论的一个热点.从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产生背景来看,他不完全是在为君主专制辩护,但其构想的国家"利维坦"的主权是不加限制的、绝对的,因而"利维坦"无疑是专制的.另一方面,霍布斯政治思想的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工具主义、消极的国家观等又使其政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19.
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相应地西方近代文论就发生了创作论转向。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都主要是文学创作论,它们就是由相应的认识论哲学即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等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圣托马斯·阿奎那以经院美学独有的系统性、理性、缜密具体性、操作应用性的理论特色创造地总结了西方古代美学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审美理想,是中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已经具有了近代美学的诸多因素,是近代美学的开创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