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艺思潮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艺术创作、理论、批评以及阅读鉴赏背后的起支配性作用的文艺观念.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有三个部分:现实主义思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90年代以来的大众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艺术美在世界艺术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西方人看不懂中国画就如中国人听不懂交响乐。那么,中国艺术美的妙处何在?本文论述了这个问题,即中国艺术美的根基在中国哲学,其妙处就在“气”与“有无相生”。  相似文献   

4.
艺术美来源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外师造化”可以推动艺术技巧的发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笔法;二、艺术美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二者结合得体,才能创作出艺术美的真谛;三、艺术美离不开现实生活。中外名作均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作,所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李瑞英 《科技信息》2007,(20):257-257
本文旨在探讨文艺鉴赏依旧是一种创新活动。通过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品味,解决什么是文艺鉴赏,然后,对鉴赏中的感性和理性进行详细的阐释,得出它们具有复杂性,并对这一复杂性进行说明,最终得出:文艺鉴赏中的理性和感性的复杂性导致文艺鉴赏活动具有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庄子美学中的“言”、“意”关系问题,深刻地触及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特征.文章以此为基础,辨析了庄子“言”、“意”关系的基本内涵,进而探讨了文学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及特点,最后从符号美学的角度分析了文学语言的四个特征:情感性、意象性、非逻辑推理性及多义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及健美操教学特点,文章阐述了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快乐体育。培养学生运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建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8.
当代享乐主义混淆了“有趣的事”和“有意义的事”,错误地理解了快乐和痛苦的关系,既放弃了对“神圣性”的追求,又放弃了对“崇高性”的追求,将社会当成竞技场、游戏场,金钱是游戏场中的统一筹码,生产快乐是其直接追求。我们必须编织一个超越享乐主义的意义之网。  相似文献   

9.
“向内转”是鲁枢元1980年代文艺研究的“关键词”。“向内转”、创作心理研究与文艺心理学学科建设是鲁枢元1980年代学术研究的重心。鲁枢元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言语学研究与精神生态研究也生发于文艺心理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内向性与主体性色彩。虽然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生态学的跨界研究,分属于鲁枢元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文艺研究,但三者之间具有血脉联系和思想共性,即鲁枢元一以贯之对精神、心灵与内宇宙格外关注。因此“向内转”不仅是鲁枢元1980年代文艺研究的“关键词”,也是贯穿于鲁枢元整个学术生涯的“关键词”,体现了鲁枢元文艺思想的精神底色和学术研究的总体向度。  相似文献   

10.
历史看待近年来开始活跃的“红色文艺”概念,还处于意义建构期,直接将之运用到文艺史研究中势必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如果将“红色文艺”具体化为“红色革命文艺”,它所包含的整体性视野,对于重新审视其内部相关文艺现象的概念命名、源流关系,它们与中国古代文艺传统、外国文艺传统和“五四”文艺传统的关系,还有文献整理中的问题,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目前以具体时段划分后的“红色革命文艺”研究,在概念命名上并不严谨,对整体源流关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在与相关文艺传统关系的梳理上缺乏说服力,相关文艺梳理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形成与研究界缺乏整体视野有密切关系。在更大的视野上,“红色革命文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现当代文艺关于“启蒙-救亡”“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等重大问题悬而未决的结果,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突破,进一步深化对“红色革命文艺”历史的认识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阴谋文艺与阴谋政治的密切相关的角度,对“四人帮”炮制的阴谋文艺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在文为“帮”用上,阴谋文艺是“文艺空白”论、“文艺新纪元”论的必然升级;阴谋文艺这一文艺怪胎,经历了初露端倪的出台期、进一步恶性膨胀期和覆灭前的猖狂一跳期;“四人帮”离了阴谋诡计寸步难行,因此阴谋文艺与阴谋政治结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文艺鉴赏是世界、作家、作品、鉴赏者四要素的有机统一,是鉴赏者和作品、作家条件充分下的双向交流。上品文艺鉴赏,既需要鉴赏者一定期待视野下的再创造,也需要文艺作品具有审美、认识和文化功能,还需要营造鉴赏者“被创造”所必须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氛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中,争论得最热闹的莫过于“文艺要不要为政治服务”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认为,这个提法不科学,不能够解释文艺的全部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也没这样说过,历史上凡是为政治服务的都没出过好作品等等。据此全盘否定“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对这个问题,我赞成今后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但不同意对它全盘否定。“文艺为政治服务”之提出是有其背景和特定涵义的。对它的评价也应放到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阴谋文艺与阴谋政治的密切相关的角度,对“四人帮”炮制的阴谋文艺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在文为“帮”用上,阴谋文艺是“文艺空白”论、“文艺新纪元”论的必然升级;阴谋文艺这一文艺怪胎,经历了初露端倪的出台期、进一步恶性膨胀期和覆灭前的猖狂——跳期;“四人帮”离了阴谋诡计寸步难行,因此阴谋文艺与阴谋政治结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惜形象反映生活的。艺术对比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艺术对比技法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创作或者是鉴赏艺术美,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仅浅淡《水浒》的对比技法与艺术美。在探索人物形象塑造时,人们常常引用恩格斯给拉萨尔信中的这句话:“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引文往往就此停住,其实,这句话并没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今后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邓小平同志在此极为明确地指出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既不从属又不脱离。这是就我国长期的文艺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而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它是制订党的文艺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指针。  相似文献   

17.
“快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目的是要给学生快乐、健康的情感体验。实施“快乐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弥补了传统德育的缺失,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此,必须结合学生工作实际经验,探讨实施“快乐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8.
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美学把“意”看作是艺术美的精髓,意境美教学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产生联想,丰富想象,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理、事、情”说分析了《窦娥冤》的剧情,从而揭示其艺术美之内涵。从物质身体的生存和种族繁殖两方面论述了理;从事的必然与偶然的逻辑阐述了事;从情的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论述了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分析指出“才”与“只”在表数量义时语法意义和语义指向都不相同,“才”在语义上凸显“跟预期的数量相比较,实现的数量少”,在语义指向上具有前后双指性;而“只”在表量时单纯表限定,语义指向是单向后指的。进而文章借鉴优选论的理念和操作方法验证出“才/只”并用是合语法的,且“才+只”是优势语序。文章同时表明,语义指向源和语义指向标的之间不允许出现其他同类指向源成分,这至少在汉语中是一条优势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