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传统最小输出能量(Minimum output energy,MOE)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的性能,通过对期望用户扩频码向量的偏差进行分析,提出了鲁棒MOE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权向量投影到信号子空间,采用了正交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Orthogonal projection approximation subspace tracking,OPAST)算法实现信号子空间的自适应跟踪,从而抑制了扩频码向量偏差的影响,并且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对扩频码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基于固定信干噪比(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门限值的协作用户划分策略的不足, 在综合考虑系统平均速率和边缘用户最小平均速率基础上, 定义了协作距离。提出了基于效用函数的协作用户划分动态分簇联合多用户调度算法, 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改进的基于效用函数的协作用户划分算法能在系统整体性能和边缘用户性能上取得较好的平衡, 系统整体性能得到提升。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 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提升0.1~ 0.2 bit/(s·Hz)。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很多研究都在对虚拟现实(VR)进行发展,都在探索虚拟现实的教育优势和教学应用.虚拟现实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虚拟现实剧场是支持用户在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交互.根据虚拟现实剧场的需求,利用一个支持多设备交互和多用户协作的虚拟剧场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文章通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用户广播信道场景下的用户能量吸收效率的优化,假设用户终端采用全双工的模式,即用户在接收基站的下行能量信息的同时还会进行上行的数据传输.在保证每个用户的能量吸收效率大于某一阈值且满足基站下行功率发射限制的前提下,最大化用户中最小的上行发射功率.最后,仿真结果证实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小平均峰度(LMK)准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同步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多径慢衰落信道中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这种算法基于高阶统计量特性,算法复杂度相对较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稳态性能与子空间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相当,是一种较好的多用户检测算法,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系统中,以子带为单位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预编码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反馈开销。但当参与协作的不同基站到达用户存在传输时延差时,会导致用户经历的等效信道多径时延扩大,增大子带内信道的起伏,进一步增大逐子带信道反馈的误差。该文分析了基站传输时延差对信道反馈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传输时延差长期统计值反馈的频域相位旋转法进行定时对齐,来改善传输时延差对逐子带处理OFDM-CoMP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增加较少的运算量及反馈信息即可获得明显的系统和速率增益,适用于实际OFDM-CoMP系统。  相似文献   

7.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通过对多个小区进行联合调度和协作传输,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和扇区吞吐量。随机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系统中UE与网络建立连接、进行通信的首要过程,必将受到这种新的传输模式的影响。对其接入场景与接入流程、资源请求过程的资源分配问题、部分切换过程及新的接入方式进行探讨,提出这些过程在CoMP环境下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一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基于脏纸编码(DPC)和线性接收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子信道分配方案.每个子栽波上,各用户以其信道矩阵左奇异向量作为接收机;发射机已知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通过贪婪DPC预编码,分配空间子信道;然后,根据各子信道增益进行注水功率分配获得最大的和速率信道容量.仿真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实现接近Sato界的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下行多小区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联合调度机制,充分利用多小区间的联合调度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该方案利用多小区基站间的协作,根据用户反馈的信道信息间的相关性,在不牺牲系统资源情况下联合调度互相干扰小的用户抑制小区间的干扰.仿真表明:该方案在相同情况下与传统的多小区下行MIMO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小区平均系统吞吐量增益及边缘用户吞吐量增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基于脏纸编码(DPC)和线性接收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子信道分配方案.每个子载波上,各用户以其信道矩阵左奇异向量作为接收机;发射机已知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通过贪婪DPC预编码,分配空间子信道;然后,根据各子信道增益进行注水功率分配获得最大的和速率信道容量.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接近Sato界的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一些理想化条件下,借助仿真手段研究了与多用户分集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信道信息误差对用户分配和速率分配的影响各有什么不同;二是系统吞吐量同信道分配单元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信道信息误差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速率选择错误的原因,错选用户这一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信道分配单元也不是越小越好,适当提高分配单元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信道信息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衰落信道中基于CMA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能在多径下使用的基于CMA的多用户检测结构,实验仿真证明,在时延远小于符号时间的情况下,这种多用户检测算法能很好抵消多址干扰和克服多径衰落,算法的收敛性能稍弱于子空间自适应多用户检测,而稳态性能稍强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复杂度远低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3.
MIPv6在WLAN内快速切换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下一代移动IP(MIPv6)在WLAN内的快速切换IEEE的“Mobile IPv6 Fast Handovers for 802.11 Networks”草案提出了一种快速切换的思想,通过链路层传递切换信息对其进行改进,将第三层的切换决策权交给网络(而不是移动节点),实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切换并进,从而大大降低了切换时延.该切换算法在OPNET仿真环境下模拟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RTDX技术的多用户检测试验平台设计方法,同时阐述了如何利用RTDX技术实现多用户检测试验平台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典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其求解最优解的时间复杂度为0(2n),这是一个NP难解问题.在Pauli算子的基础上建立量子多用户信道模型,给出利用Grover算法的多用户检测解决方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2n),并且当2n足够大时,其错误的概率趋近于0.  相似文献   

16.
最佳水力断面推求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基于最小能耗原理,采用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表达式,分别推求了梯形断面渠道的最优宽深比,并就边壁与河底糙率不同时的最优断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最小能耗原理,可以推求梯形断面的最优宽深比,而且根据三种表达式所得结果是相同的;对于梯形断面渠道,当河岸糙率与河底糙率比值增加时,最优宽深比将有所增大;当边坡系数增加时,最优宽深比也将有所增大;在河岸缺少约束的条件下,河流具有向宽浅发展的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17.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和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都是基于分组交换的技术,它们空中接口上的信道特征截然不同.在对传输层协议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NS.2网络仿真器对使用了SCTP的GPRS/WLAN异构网络中的切换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始终存在着传榆中断的问题,但是从GPRS到WLAN的SCTP切换比从WLAN到GPRS的SCTP切换数据传输更流畅.  相似文献   

18.
在接地网拓扑简约分层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电网络理论和矩阵理论建立了本征接地网层上的故障诊断方程.引入能量最低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欠定方程的求解问题.对一个小型接地网的计算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在切换过程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阶层式组播技术的方案,从而改善了移动IPv6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手机切换定位技术获取交通流参数的原理搭建仿真平台建设框架,通过去除小区边界静态、理想规则分布等假设,有效改进已有切换仿真模型的缺陷. 利用Corsim交通仿真软件生成路网中所有车辆的时空位置轨迹,借助Matlab工具按照真实通信流程和协议对车辆轨迹逐点进行手机切换测算判定以产生切换样本仿真数据. 最后,选择某实际城市为对象验证仿真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仿真结果中包含实际中常见的切换序列扰动、乒乓切换、回切、切换位置扰动等特征,表明其与真实切换数据有较好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