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推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钛酸铟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其所具有的特殊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可被广泛应用于水分解、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本文阐述了钛酸铟材料在制备技术及各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这类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2.
彭鑫 《科技资讯》2014,(3):1-1,3
文章首先以氧化锌为例介绍了新型半导体包裹材料的性能并分析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催化机理、特点,然后阐述了氧化锌纳米半导体材料包覆材料的两种制备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的形式研究了氧化锌纳米半导体材料包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穆云霖  刘洪花 《科技信息》2007,(35):141-141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体现党和政府对教师的关心,把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又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抓重点带全面。一、突出工作重点,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一是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参考系。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设定相应的硬指标,如针对评审内容,设立业务工作的数质量指标;业务水平测评指标;科研能力量化指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成绩指标;  相似文献   

4.
磷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因其晶体结构多变而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单质磷包含白磷(WP)、红磷(RP)、黑磷(BP)、蓝磷(BuP)、紫磷(VP)。二维单层BP的首次合成引起了人们对单质磷基半导体材料(Phosphorus-bas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PSCM)的广泛关注。PSCM具有可调节的带隙、较高的光生载流子迁移率和光热转化效率,并且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光催化领域。首先详细阐明了PSCM的不同制备方法及相互转化过程,并归纳比较了其晶体与能带结构;然后还对PSCM在光催化产氢、光催化CO2/CO还原、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热治疗等典型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最后对今后PSCM在光催化领域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做出展望,为新型PSCM的制备及其高效光催化应用提供重要指导和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科学》2014,(1):3-3
正在科技类论文中,实验方法(Methods)往往是不可缺少的1节。撰写实验方法部分时总体要把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公知公用的方法写明其方法名称即可;引用他人的方法、标准,已有应用而尚未为人们熟悉的新方法等应注明文献出处,并对其方法做简要介绍;对改进或创新部分应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科学》2012,(6):148-148
在科技类论文中,实验方法(Methods)往往是不可缺少的1节。撰写实验方法部分时总体要把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公知公用的方法写明其方法名称即可;引用他人的方法、标准,已有应用而尚未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氮、钒掺杂量的TiO2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对罗丹明B的日光降解实验,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氮、钒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比氮掺杂TiO2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x=4(尿素与TiCl3的摩尔比)、y=0.045%(V5 摩尔含量)的氮、钒共掺杂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为博士毕业论文忙碌着.写作、整理论文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粗浅但实用的心得与体会,结合冯长根老师的《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特此撰写此文与同学们分享.  相似文献   

9.
张福占 《科技信息》2008,(23):145-145
发泡混凝土随着实践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国内开始重视发泡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泡混凝土通常是用机械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发泡,再将发泡加入到胶凝材料(水泥、石膏、菱镁)等、水及各种添加剂等组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材料,发泡混凝土因其内部存在大量封闭气泡,而气孔内有大量的空气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重质油高效转化的绿色化学与工程创新团队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该团队依托化学工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屮心,以重质油化学、新材料合成、过程强化研究为基础,通过对重质油结构和转化机制的新认识、催化剂制备和过程强化方法的创新,瞄准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集成电路.微型组件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的迅速发展,电子工业对高电气绝缘性能和高导热性能的陶瓷基板和封装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频、高效IC(集成电路)越来越高度集成化,耗电量也越来越高。因此.解决器件散热的问题尤为急迫。  相似文献   

12.
借助水热法,在酸性条件下直接加入合成体系前驱盐(Co(NO3)2·6H2O),蒸发得到复合物并通过随后的煅烧,制备了Co3O4/SBA-15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在合成原料中n(Co)∶n(Si)<1∶3制备的材料保持高度有序的二维六角介孔结构,Co3O4分散在SBA-15基体中,部分钴离子进入了介孔材料的骨架. 直接法制备的Co3O4-CeO2/SBA-15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有望作为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以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4,4′-二氟二苯甲酮(DFBP)和4,4′-联苯酚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聚醚醚酮(PEEK)。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加热而言,微波加速了反应的进行,产物PEEK特性粘度值为0.53dL/g.对于2种不同制备方法所得到的产物用IR、XRD、TGA进行了表征.在N2中的10%热失重温度均为554℃,说明产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XRD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EEK具有半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14.
Fe3 掺杂对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在制备过程中分别掺杂一定量的Fe3 .以高压汞灯做光源,用制得的纳米TiO2薄膜对苯酚作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掺杂Fe3 的纳米TiO2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并探讨了Fe3 掺杂浓度和pH值对光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提纯的L-丙交酯(LLA),用辛酸亚锡作催化剂,在减压下进行聚L-乳酸(PLLA)的开环聚合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与合成的聚L-乳酸分子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64 h,单体与催化剂比值为16 000时,合成的聚L-乳酸分子量最高.采用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所合成的聚L-乳酸的热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微波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LiFePO4/C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微波合成技术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并进行碳掺杂,合成出复合材料LiFePO4/C.通过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研究了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碳量4%时,采用40mA/g进行充放电,材料比容量可以达到109mAh/g,高倍率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邻菲哕啉合高氯酸根配离子,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晶胞为P-1,晶胞参数:a=0.73397(11),b=1.3202(2),c=2.2382(3)nm,V=2.0934(5)nm3,Z=4,Mr=460.87,Dc=1.462g/cm3,T=298(2)K,F(000)=952,μ(Mo Kα)=0.091cm-1,R=0.0675和wR=0.1770,化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球磨对前驱体进行活化处理.在940℃于空气气氛中烧结12 h制备层状结构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料为单相的六方层状结构;产物一次粒子粒径均匀,为1~2 μm,二次团聚颗粒平均粒径为10 μm左右;在2.75~4.3 V电压区间,所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以0.2C(C为充放电倍率)进行恒电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146.3 mA·h·g-1;在倍率为0.4C,0.8C,1.6C和2.0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35.2,130.1,125.8和114.7mA·h·g-1,倍率放电性能优良;在倍率为0.2C时经过30次循环,材料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43.3 mA·h·g-1和98%,循环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K的掺杂对硅酸锂吸收CO2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iO2,Li2CO3为反应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在添加不同比例的K2CO2的条件下,合成出系列可在高温500 750℃区间直接吸收CO2的硅酸锂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分别观察和评价了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掺杂适量的K元素,能够提高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在CO2气氛下,于700℃保持约15 min即可达到吸收平衡,材料的质量分数约达48%.  相似文献   

20.
采用KMnO4氧化还原和废旧电池回收2种方法合成出纳米MnO2粉体, 用显微图像仪和红外研究了MnO2粉体特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合成的纳米MnO2平均粒径都在100~120 nm,有较好的分散性.对H2O2的分解的定量实验,发现2种方法合成的纳米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活性均高于普通分析纯Mn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