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枇杷为主料,花、果、菜为辅料配制复合果汁,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研制和精选,对最佳配方的单一果汁与复合果汁进行保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物质SOD、POD 鲜汁高,之后急剧下降;抗性物质黄酮、脯氨酸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营养物质糖和pH 值相近层次呈平稳变化.  相似文献   

2.
地龙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我国已使用数千年。现代研究发现地龙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纤溶、抗凝等。主要介绍了近些年国内外对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等的研究,为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虽然地龙资源丰富易得,但是对其抗凝血活性物质的分子大小、结构、毒副作用及理化性质等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对其抗凝血活性物质分子大小及结构等的深入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乙醇、甲醇和蒸馏水作提取剂分别提取南瓜不同部位(瓜皮、瓜肉、瓜瓤)中的抗菌物质,并通过滤纸片法、琼脂孔扩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南瓜的甲醇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G+)和大肠杆菌(G-)的抑菌作用更为明显,且瓜瓤中抗菌物质含量最为丰富;南瓜的甲醇-瓤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初步鉴定瓜瓤中有良好抗菌活性的成分为脂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甜和华珍2号两个甜玉米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胁迫处理对其幼苗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利用与消耗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胁迫处理下,广东甜玉米种子的幼苗生长优于华珍2号;在萌发期10 d内两个品种的种子贮藏物质消耗率均持上升趋势,而贮藏物质利用率却呈先上升后平稳或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幼苗质量与贮藏物质利用率显著相关。通过分析不同胁迫处理对甜玉米种子萌发期贮藏物质消耗与利用率的影响,为提高甜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分析了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的蝴蝶兰和荷花的花瓣、叶片在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时期的SOD、VC、叶绿素、蛋白质、糖类等7种物质,研究分析认为:不同部位的蝴蝶兰花瓣、叶片中VC、糖类含量高;荷花花瓣、叶片中SOD、蛋白质含量高;蝴蝶兰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半开期蝴蝶兰、荷花花瓣物质含量最丰富是获得最佳物质资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8.
红曲霉的有效生理活性物质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红曲霉(Monascus)以其能产生大量天然红曲色素而著称。近年来,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挑战,天然色素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红曲色素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繁殖发酵而成的一种红色米曲。红曲的药用价值虽然在《本草纲目》等早有记载,作为改善血液循环的保健品在我国一直应用到现在,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79年日本远藤章从红色红曲霉(M.ruber)中分离出一种命名为MonacolinK的活性物质后,红曲霉的生理活性物质才引起人们的重视。1红曲霉属的分类、培养特征和重要种1.1红曲霉…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污染、合成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残留毒性、副作用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关心天然物质的研制和开发,目前一些微量的、不稳定的成份有可能得到分离,一些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得到了明确,其结构亦得到了鉴别,一些蕴藏在植物成份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断被人们所发现,许多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不断被开发形成市场商品.  相似文献   

10.
研究者已从苦参中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三萜类、酚类、多糖等,其中部分化学成分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溶剂萃取是苦参活性物质的主要提取方法,包括煎煮、回流、浸渍、超声波、微波、超临界流体萃取、亚临界水萃取等.苦参的生理活性物质以生物碱和黄酮为主,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如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心律失常、镇静镇痛等.其中,苦参生物碱已经用于临床治疗慢性乙肝和一些妇科疾病以及农业上抗病虫害.现对近年来苦参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提取方法以及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予以综述,并对苦参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超甜玉米不同采收期主要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超甜玉米品种佛甜2号为材料,从授粉后第16 d开始,每隔2 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百粒鲜重,水分、还原糖、蔗糖、水溶性多糖(WSP)、总淀粉的含量,探讨超甜玉米不同采收期籽粒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授粉后天数增加,籽粒鲜重呈线性增加,含水量呈线性下降,还原糖含量呈直线下降,蔗糖含量表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在授粉后28 d达到最大值,WSP在授粉后24 d达到最大值,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2-24 d。  相似文献   

12.
以超甜玉米自交系P13、P2、P0、P8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超甜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P13、P2比P8、P0较易诱导愈伤;幼胚长为1-2mm时,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2,4-D抑制芽生长,NAA促进芽生长,P13在高浓度的2,4-D(10mg·L^-1)配合高浓度的NAA(5或7mg·L^-1)情况下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愈伤组织;P2在2,4-D与L-Pro配合使用情况下均有较高的愈伤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以吉甜6号、粤甜3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的植株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间性状变化规律差异不明显。变异系数分析表明,超甜玉米的株高和叶片数变化比较稳定 而穗位高变异程度最大,最易受环境影响 其次是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5个甜玉米杂交种的品质性状进行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还原糖、蔗糖、可溶性总糖3个品质性状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群间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该结果为甜玉米的品质性状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对甜玉米籽粒N,P,K及可溶性糖的积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三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不同播期的播种试验,分析其籽粒产量,N,P,K和有机物质的养分积累.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甜玉米播期在3月份和9月份,养分积累的各项指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武夷科学》2019,(2):91-96
对食用型甘薯广薯87、泉薯10号、苏薯16号、赣渝3号等8个品种(系),在江西红壤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薯87、泉薯10号和浙薯21号产量较高,产量均超过30 000 kg·hm~(-2);苏薯16和泉薯10号,熟食味评分较高,8个品种(系)烘干率均在20%~27%;对甘薯农艺学性状、产量以及食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甘薯叶长与叶宽,大薯率与中薯率,纤维感同甜度和香度呈显著正相关;甜度、香度和粘度之间,纤维感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小薯率与大、中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薯块农艺性状、鲜薯产量、熟食味等指标分析得到,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有泉薯10号、广薯87、浙薯21号和紫薯品种宁紫1号。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法提取甜玉米芯多糖,分别选取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酶同时添加和分步添加对甜玉米芯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添加法比同步添加法对甜玉米芯多糖提取的效果显著,即先加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0%,p H=7,提取温度50℃,时间1.5 h);然后加果胶酶(添加量1.0%,p H=6,提取温度50℃,时间1.5 h);最后加纤维素酶(添加量1.5%,p H=7,提取温度50℃,时间1.5 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2.37%.  相似文献   

18.
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海鞘的生态特征,并按肽类、生物碱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萜类化合物类、多硫化物类等化学结构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对海鞘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显示了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为开发和利用海鞘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须为原料,研究了玉米须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温度逆境下、不同浓度浸液中抗逆物质、抗氧化物质、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嫩玉米须SOD活性最强,老玉米须黄酮、总糖、脯氨酸含量最高;低温嫩须维生素C含量最高,高温熟须蛋白质、糖类含量高;玉米须水浸液SOD活性以0.5g/100mL浓度时、黄酮以3.5g/100mL浓度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发芽条件对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玉米的发芽相对湿度、温度和时间进行研究, 得到一组最佳发芽参数: 发芽相对湿度95%, 发芽温度25℃~30℃, 发芽时间48 h. 在此条件下, 发芽率为75%左右.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未处理组、浸泡组、发芽组和未发芽组甜玉米的11个营养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累积贡献率达到8063%, 反映了所有指标包含的大部分信息. 经过发芽处理的甜玉米(发芽组与未发芽组)的特征营养指标总糖、游离氨基酸、VC、VB2、VE和Ca, 与未处理组(VB1含量)和浸泡组(淀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明显不同. 甜玉米的11个营养指标可以成功区分四组不同处理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