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NF-кB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和癌旁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特点。方法:建立VX2肝癌模型兔59只,分为A组(肝癌组)29只,B组(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介入组)30只、C组(对照组)20只,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NF-кB表达。结果:A组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21/29)、37.9%(11/29),肝癌介入治疗后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82.4%(24/30)、60%(18/30),C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10%(2/20),各组与对照比较,除A组癌旁肝组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癌旁组织,其内NF-кB的表达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介入治疗后的癌旁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等因素可能会导致NF-κB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 DSA 联合 CT 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兔 VX2 肝癌模型制作的可行性。方法 40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成 A、B 两组,每组 20 只,A 组在 DSA 联合 CT 引导下将兔 VX2 肿瘤组织块经皮肝穿刺接种于兔左肝内,B 组通过 开腹法种植 VX2 肿瘤组织块,于接种后第 2 周、4 周行全身 MR 检查,后处死实验兔行原位、异位肿瘤肉眼观察。结 果 A 组建模成功率 90% ,有 1 只出现异位种植,未发现腹水及死亡,平均手术时间( 17. 3 ± 5. 2) min; B 组建模成 功率 85% ,有 3 只出现腹水,2 只死亡,无异位种植发生,平均手术时间( 50. 7 ± 11. 3) 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DSA 联合 CT 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制作兔 VX2 肝癌模型方法简单、建模成功率高、 手术操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因子(VBGV)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头颈肿瘤发展及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头颈恶性肿瘤、20例头颈良性肿瘤、16例头颈部无瘤组织石蜡标本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头颈恶性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MVD明显高于头颈良性肿瘤及头颈无瘤组织(P<0.05),转移组比较非转移组高(P<0.05).此外,在头颈肿瘤的发展及转移中VEGF的表达及MVD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98,<0.05).VEGF与头颈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VEGF的表达和MVD的增高对头颈肿瘤发展及转移有促进作用,其检测有可能作为头颈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探讨MSP58基因在人类肝癌肿瘤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SP58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肿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两种肝癌细胞系HHCC、HepG2,22例肝癌癌区组织,13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中MSP58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有明显表达;在22例肝癌肿瘤组织中,不同级别的人肝癌肿瘤标本中mRNA及蛋白均有MSP58表达,并且MSP58的表达量随着人肝癌肿瘤恶性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13例正常肝组织无表达.MSP58在肝癌肿瘤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说明其可能对肝癌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癌模型。成瘤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芪抑瘤方低、高剂量组,顺铂组,参芪抑瘤方低、高剂量分别联合顺铂组。给药14d后剥离瘤块,计算肿瘤抑制率;剥取小鼠脾脏,计算脾指数;股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3~+、CD4~+和ICD8~+的含量。(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抑瘤方高、低剂量组和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36%、23%和52%,参芪抑瘤方高、低剂量联合顺铂组分别为63%、44%,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参芪抑瘤方高剂量组及参芪抑瘤方高剂量联合顺铂组CD3+的浓度分别升高;顺铂组、参芪抑瘤方高剂量组及参芪抑瘤方高剂量联合顺铂组CD4~+的浓度分别降低了;顺铂组、参芪抑瘤方高剂量组及参芪抑瘤方高剂量联合顺铂组CD8~+的浓度分别升高,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能有效抑制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增强H22荷瘤T细胞的活性、有效纠正荷瘤导致的Th 1/Th 2失衡以及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细小病毒抑瘤活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小病毒(PV)(包括自主性的及依存性的)有抗肿瘤活性。本文在介绍PV绵结构及理化性质、病毒复制后,阐述了PV与肿瘤的关系,即其对自发肿瘤及诱发肿瘤的抑制作用,特别虽本实验室多年来利用离体细胞培养系统广泛地测试了PVH-1及MVM抑制转化细胞及癌细胞活性得到的结果,对33株细胞及人癌(肝、肾)与癌周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测得的抑瘤效应亦列于表内。PV抑瘤机理仍在分子水平上研讨之中,文中强调了非结构蛋白NS/rep的细胞毒作用,它可部分地阐明了PV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高频小动物超声观察人 BT-B 膀胱癌和人 Huh7 肝癌两种皮下移植瘤的血管生成情况,探讨超声 造影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价值。 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建立人 BT-B 膀胱癌和人 Huh7 肝癌两种皮下移植瘤模 型,采用高频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的多种超声模式观察两种肿瘤内部结构和血管特性;采用探头式活体激光共聚 焦观察肿瘤的小血管数量和大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的血管标志物 CD31 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 结果 两 组裸鼠均成功荷瘤。 B 超模式显示 Huh7 与 BT-B 皮下瘤均为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彩色多普勒模式及频谱多普勒模 式显示 BT-B 皮下瘤血流信号和血流速度多于 Huh7 皮下瘤;超声造影显示 Huh7 肝癌组血管分布紊乱,BT-B 膀胱 癌组血管分布呈“分支状” ,与探头式活体激光共聚焦结果及病理结果一致。 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 PI) 与 MVD 呈正相关( r = 0. 844,P<0. 05) 。 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血管的分布情况,且 PI 与病理 MVD 呈正相 关,可提示肿瘤血管的增殖情况,可以作为无创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SCID小鼠肿瘤模型,为筛选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受试对象。方法 将肝癌组织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皮下,待移植瘤生长到6~7 mm时,50只荷瘤SCID小鼠分为不饱和脂肪酸低、中、高剂量组【50 mg/(kg·d)、100/(kg·d)、200 mg/(kg·d)】,五氟尿嘧啶(5-FU)组【100 mg/(kg·d)】,模型组【蒸馏水2 mL/(kg·d)】,连续给药21 d,剥取移植瘤测量其体质量和体积,比较肿瘤生长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瘤组织P21、P53、P13K、PKB/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饱和脂肪酸低、中、高剂量组和5-FU组肝癌移植瘤质量或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肝癌移植瘤P21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P53、P13K、PKB/Ak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不饱和脂肪酸对肝癌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与上调移植瘤P21水平,下调P53、P13K、PKB/Akt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921粗提物的抗前列腺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中药复方921粗提物的抗前列腺癌作用,采用SRB法考察921方粗提物对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小鼠可移植瘤模型肝癌H22、肉瘤S180、前列腺癌TRAMP-C2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裸鼠移植模型,考察其对体内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了解其与CTX合用时的增效和减毒作用。结果显示: 1) 921方粗提物对DU-145,PC-3M,EJ,TRAMP-C2等细胞株的GI_50约在1∶14.2~1∶73.5(稀释度)之间; 2) 对肝癌H22小鼠移植瘤的抑制率达42%,对肉瘤S180小鼠移植瘤的抑制率达52%,对TRAMP-C2小鼠移植瘤的抑制率达36%,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裸鼠移植瘤的抑制率达44.2%,与CTX合用能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并且不增加毒性。结果表明中药复方921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验对比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生药和酒制品的体内抑瘤活性及毒性反应差异,并对其抑瘤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灌胃的给药方式,对比不同浓度的酒制及生药瑞香狼毒溶液对小鼠S180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Caspase-3的表达水平,探讨药物的抑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酒制瑞香狼毒组与生药组相比,抑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酒制组脾指数、胸腺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酒制瑞香狼毒组S180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的Ki-67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Caspase-3的表达增强(P<0.01).因此,酒制能增强瑞香狼毒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活性,同时能减轻生药对小鼠脾指数的影响;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S180细胞中Ki-67的表达下降以抑制其增殖,Caspase-3的表达增强以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MVD及VEGF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NPC)侵袭转移关系,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生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3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20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MVD及VEGF表达,NPC中转移组49例,非转移组2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RCC)的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互相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石蜡包埋切片32例和正常肾组织切片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表达。结果 CRCC组中COX-2、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组(P〈0.01);CRCC的COX-2、VEGF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9,P〈0.01)。结论 COX-2主要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参与CR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CRCC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936^*T/C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了解该基因多态性对胃癌生成及发展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的VEGF936。T/C基因型。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936。T/C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与健康者相比无差异(精确概率法计算基因型P=0.226;卡方检验等位基因x^2=2.934,P=0.087)。Ⅲ、Ⅳ期病理分期患者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例(66.7%和82.0%)明显大于Ⅰ、Ⅱ期(12.9%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14.215,P=0.000;等位基因:X2=28.430,P=0.000)。结果表明,VEGF9360C/C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生成无关,而与胃癌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组和急性攻毒组大鼠乳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肥大细胞的活力和炎性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攻毒后6 h乳腺组织VEGF在腺泡间、小叶间质、血管周围及部分肥大细胞内的表达出现一个峰值,而后表达开始减弱,攻毒48 h后表达又迅速增强;攻毒组大鼠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随着攻毒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其变化趋势均与VEGF表达趋势相吻合;同时,小叶间质内的小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出现裂隙、脱落损伤.由此表明,VEGF和肥大细胞参与大鼠乳腺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调控CD34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FGF、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TUNEL原位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AR)。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FGF、MVD和PC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而AR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bFGF、MVD和PCNA均呈正相关。bFGF和MVD与AR均呈负相关。结论bFGF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激光医学国内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叙述了激光在眼科、皮肤、五官、妇科、脑外科、普外科和冠心病中的应用,综述了激光内窥镜,肿瘤光敏诊断及光动力学治疗,弱激光理疗,光针穴位照射及激光血液照射等技术的应用及国内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3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红景天苷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即10,20,40 mg·(kg·d)-1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1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心肌组织,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VEGF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左心室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心肌组织胞浆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景天苷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了探讨鼻咽癌(NPC)细胞凋亡及瘤内血管生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鼻咽粘膜组织及73例NPC组织的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Rate AR)、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其中,NPC复发转移组24例,未复发组49例。结果表明,正常鼻咽粘膜AR显著高于NPC(P〈0.01),NPC复发转移组的MVD及VEGF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而AR则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MVD与VEGF、MVD与AR呈正相关(P〈0.05)。在NPC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VEGF是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并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影响患者的预后,说明细胞凋亡与NPC患者的预后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应用两种不同波长激光为PDT(光动疗法)的激光源,对小鼠移植肿瘤进行杀伤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光剂量下,HPD—氩离子泵浦的染料激光(波长6300A)对肿瘤杀伤的效果强于HPD—氩离子激光(波长5145A)(P<0.01);同一波长激光在光剂量相同时,采用不同的瞬间功率,对肿瘤杀伤的效果相同(P>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