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DNA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在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资源保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的标记及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研究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发现水稻节间伸长的eui新基因及其高秆隐性种质的多型性,育成长穗颈的雄性不育系,组配成e(eui)-杂交稻,并已进入生产应用。e-杂交稻研究和发展的目标是:减少杂交稻种子生产中50%~90%的赤霉素用量,并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杂交稻增产,同时减少杂交稻种植的氮肥用量。已克隆分离出EUI1,EUI2基因,并获得该突变基因碱基缺失多样性的材料,将为植物生长发育,GA代谢激素与杂种优势,以及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和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材料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水稻育种科学发展及主要水稻育种科学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水稻育种科学贯穿于整个中国水稻科学的发展,水稻品种改良对水稻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直至今天水稻遗传育种仍然是水稻增产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正是由于近代水稻育种科学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水稻育种科学家,他们之间又形成了传承的关系,共同为水稻增产做出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遗传标记在研究甜瓜起源地、分类、遗传多样性、图谱构建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珍珠贝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贝大多数种类染色体n=14,无性染色体分化,核型的相似程度反映种间的亲缘关系。对珍珠贝的一些数量性状如形特征,壳色和生长速度等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确定数量性状的选育方法。合浦珠母贝贝壳棱柱层白色相对于褐色为隐性,现可培育出纯白色的群体。珍珠贝的生化遗传分析为选育和杂交育种提供了依据,并已用于亲子代鉴定,品系纯度检测和种间遗传  相似文献   

8.
郭嘉诚 《宜宾科技》1995,(1):14-17,5
我国近年来水稻育种研究进展较快,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一系法)育种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常规稻育种研究已形成与杂交水稻相互赶超的新格局,基因工程稻育种研究,组织细胞培养(花培)育种研究,物理、化学诱变育种研究,特种稻(紫米、黑米、香米、软米、红米、特优米)育种研究与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或领先水平,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又上一个新台阶,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和世界水稻科学必将作出新贡  相似文献   

9.
采用华矮837、8216、桂朝2号、Dawn和Starbonnet77共5个籼稻品种配制完全双列杂交。测定F_1代和各亲本的米粒长度、米粒宽度、长/宽和垩白等级4个外观品质性状。按Hayman双列杂交法估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对这4个性状进行基因型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野生稻具有栽培稻可利用的多种优良农艺性状,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对野生稻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就野生稻的遗传基础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白术是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脾、健胃、化湿、止泻等功能。本文综述了白术在自然变异、多倍体、诱发突变、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子标记鉴定与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15.
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贝类,年产值位列福建省水产养殖种类之首,其遗传改良研究对于我国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过去20余年在鲍的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评估、抗逆性状的精准测评、选择与杂交育种、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杂色鲍"东优1号"、西盘鲍...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核心种质的概念与核心种质育种、核心种质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型构建、新型核心种质的创建、核心种质分子育种、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辅助核心种质育种5个部分,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从提出到完善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伞房属(Corymbia)树种统称桉树,引入我国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种子园建设和70年代后期的种源试验,一些技术显著促进了其进程,主要有:①早期的种子园技术促进了无性繁殖困难树种的有性扩繁;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应用;③20世纪90年代末分子标记技术开启了我国桉树分子育种研究的新纪元;④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为品种创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⑤刚尝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桉树育种策略和种质资源是其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已对一些树种制定了育种策略和育种计划,兼顾纯种内轮回选择和杂种无性系的选育,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材积生长、木材密度、抗病虫和抗风等;累计已收集了近200个树种3 000余个家系的种质资源。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①几个主要树种的轮回选择和世代改良,仅尾叶桉(E. urophylla)进入了第3个世代;②杂交育种的成效显著,培育了目前仍主栽的DH32-29和DH33-27等优良杂种无性系;③无性系育种结合无性繁殖技术(尤其是组织培养)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无性系林业的发展;④开发了多种分子标记,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标记,并基于分子标记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尾叶桉等6个树种中检测了与生长、材性和/或抗逆等性状相关的基因组位点;⑤已对逆境响应、激素和木材形成等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一些功能基因显示了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⑥已优化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尝试了基因组编辑的可行性。但是,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复杂性和高质量基因组/泛基因组的缺乏,种质资源流失,新无性系缺乏,尚待从头克隆和鉴定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基因,基因组选择实用性有待探索,遗传转化率需进一步提高等。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对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意义是显著的,将有望在高世代改良、种质资源的长期评价、杂种优势的机制与利用、基因组选择的有效应用和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从而为确保水稻的大面积优势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华 《科技资讯》2006,(7):84-84
近年来,微卫星标记以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家畜遗传育种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微卫星标记的产生卡几粤及其优点,并指出了他在家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校对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从将多媒体引入传统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面进行改革.初步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